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伴隨著中國服裝經濟的不斷繁榮,服裝專業展會的發展也是與時俱進,總的來說,目前國內服飾類展會大致分為這樣幾個類型:服博會、服裝交易會、時裝周、服裝節、服裝輔料展、家紡縫制設備展等,總體上可分為綜合類展會和專業性展會,蓬勃發展的中國服飾展展覽業,已經成為中國服裝走向世界的交流平臺和商貿窗口。
近年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速度十分迅猛。而一味追求“量”的普遍心態導致對“質”的不夠重視,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為,目前紡織、服裝類的展會70%上專業展,30%中綜合展,按照企業的性質細分展覽項目,提高展會的專業性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全世界共有八萬多個展會,而中國每年只有三千多個展會,對于一個龐大的中國生產消費市場來說,紡織服裝覽會數量并不是很多,但我們看到,由于展會設計不夠貼切市場,各地服裝展會紛起,新面孔不斷,照搬模式,導致同類展會偏多,市場競爭過于激烈,資源浪費嚴重,顯然不利于此類會展的健康發展,也將殃及整個紡織服裝產業的提升。
一、中國服飾展覽業的喝彩與反思。
每年3月份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國際服裝博覽會(CHIC)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五屆了,CHIC是目前亞洲最大規模和影響力的專業服飾展會,在中國服飾展覽業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CHIC期間舉辦的中紡圓桌對話、中國服裝論壇、中國服裝經銷商聯席會議、中國服裝品牌年度大獎頒獎等系列專業活動。這一系列都是令國內同類展會望塵莫及,同時也使CHIC在展會的深度與高度牢牢占據絕對優勢地位,成為國內同類服裝展會中的“霸主地位”。
在服裝市場已經進入品牌化的今天,“服裝展會向品牌化發展”的意識已經逐漸形成共識。中國(深圳)國際品牌服裝服飾交易會通過控制了展覽規模,做細現有服務,深挖客戶需求,同時引進了面料展覽,使其行業覆蓋能力和影響力迅速攀升,從眾多的紡織行業展會中脫穎而出,已經形成國內規模最大的服裝品牌展會之一。國內有一些地方服飾展會也紛紛打出了品牌,突出了個性化和專業化的特色。
日益成熟的服飾展覽業對現代市場營銷的滲透效應越來越強,眾多服裝企業視展覽會為拓展市場的跳板,在時間與空間都有可以量化為金錢的展會上,競爭高度集中,同類商家為爭奪客戶短兵相接,企業要在這樣一個完全向買方市場傾斜的環境中突出重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服裝展會已成為服裝產業的助推器和經濟增長點,在展會如林的競爭態勢下,打造真正有助于產業提升的會展品牌,是各類服裝展會組織者面臨的嚴峻課題。目前很多服裝展會項目仍舊是單調的,創新的局面沒有真正開拓出來的。在競爭中也就沒有主動權。未來的展會,要把創新當作發展的核心去研究,走特色化道路,避免重復和同質化的定位,提倡差異化競爭。
二、透視中國服飾展覽業的“五大怪圈”。
1、沒有創意的“三步曲”。
透視2006年中國服裝業大大小小的300余場展會,能見到的形式不外乎展會“三步曲”———論壇、大賽、走秀。就服裝論壇和各類服裝大賽來說,各種各樣的主辦機構,翻來覆去都是熟悉的老面孔,嘮叨那幾個不變的主題。2006年的服裝論壇,除了CHIC的中國服裝論壇之外,幾乎再沒有能給聽眾帶來真知灼見的論壇或講座,論壇或許是一個話題很好的表現形式,也許只是一個失敗的選擇。2006年,是中國服裝產業升級大發展的一年,然而中國的服飾展會并沒有創新升級。
2、秀場熱鬧,商貿冷清。
品牌化發展一直是業內展會一致的追求,主辦者期待能賦予品牌更大的想象空間,給展會注入更多的文化內涵。因此我們看到,除了展會本身,形形色色的開幕式、走秀、晚會、大賽活動等等成為眾多紡織服裝展會主辦者不懈追求的“亮點”,展會演變成一個熱鬧的秀場在炫目的秀場中,有的展會秀出了水平,有的徒費氣力,甚至為了面子苦苦掙扎。
在展會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產品或客戶是參展的唯一真實目的;對于觀眾來說,是否好看、好玩、熱鬧則是他們評判一個展會好與差的標準,究竟要迎合誰的需要,無需贅言。而有的展會,卻“誤”入歧途,為了好看,要搞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開幕式或者琳瑯滿目的明星晚會;為了好玩,南方某品牌內衣展會來了一場獨特的“超級女身秀”;為了熱鬧,請上一大堆國內外的政要名流們捧場。
3、名稱升級,“鍍金”展會。
2006年,在全國服裝產業吹響“產業升級”的號角之際,中國服飾展業也竟吹“升級之風”,所謂的展會升級,大部分只是名稱的升級。一時間內國內又多了許多“國字號”的服裝展會,展會升級本身是一件好事,然而只是名稱升級,辦展水平和質量沒有升級,難免給人以“拿大旗當虎皮”的嫌疑,反而影響展會辦展宗旨和目標。
4、“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服裝展會不是政府的面子、形象和政績工程,企業并非棋子和墊腳石,在市場化日漸走向成熟的今天,政府要做的是營造良好的政策公共環境和產業環境,讓企業成為展會“唱戲”和獲益的真正主角,展會要立足于為服裝企業的長久發展打造堅實平臺,依靠市場化運作順應國際會展業發展的模式,而且要吻合現代展會的內在民展規律。
在服裝展會市場化運作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政府展會”的退出,政府資本的介入,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真正的主體企業的發展及競爭力就會被削弱。政府行為的介入,也容易形成沒有特色的展會,定位不明,專業性不夠,功能性不強,大做形象工程是政府主辦的服裝展會通病,這也是造成中國服飾業展會大量資源浪費的關健原因。
5、展會云集,資源重疊。
據國家權威機構相關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我國僅服裝節就有20個左右,而為數不少的服裝節、行業展會大部分都集中在了9月份,展會的時間趨于集中化,使得國內的生產、銷售企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參加如此眾多的展覽會,這是否意味著,參展企業將局限于當地的部分企業,而是終將導致在有限的市場空間內誰都有可能無法做大?這樣的展會效果也會因為參展商和觀眾的分流而大打折扣,同時也造成了資源上的浪費。三、中國服飾展覽業未來的發展之路。
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嚴峻現實告訴我們,要想創新升級、做大做強、必須加大推進產業的深度合作,服飾展會功能定位不能僅僅停留在促進貿易合作的層面上,而要致力于搭建起在技術、資本、商貿、和服務等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的平臺。
中國服飾展覽業必須緊貼市場,提供一個產業與專業市場互動交流的機會,從而圍繞為參展企業創造參展價值的服務,推動展會向市場發展,做好展會策劃工作。同時也要求服裝企業為服飾展會創造價值,企業展覽的內容應代表時尚前沿、展品前沿,要把最具價值的產品帶到展會,只有這樣創造雙向價值,才能使服飾展會創造更加良好的商務環境、有序的流通環境。
從總體上看,創新已成為服飾展覽業的必然選擇,從服裝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參展者思維模式的變更等層面來看,未來的服裝展會必將朝著更加理性、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永葆服裝專業展會的無限魅力,才能順應中國服裝產業的必然趨勢。
我們對中國服飾展覽業的現象進行理性的思考是必要,從我國歷屆展會參展品牌的情況來看,如今的服裝企業早已改變了以往那種蜂擁而上的局勢,而逐漸變得更加理性和謹慎。如何選擇合適的展會,如何利用好展會契機,已逐漸成為服裝企業關注的重心,可謂一大幸事。而從展會組織形式來看,由于市場同質化日趨嚴重,如何創新已成為擺在眼前的嚴峻問題。只有走特色化、走差異化之路。定位要明確,要有獨特的辦展理念。保持自己的獨特風格,根據地域狀況、產業規模以市場手段來進行運作。
中國服裝業正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國內服裝展會作為主要發展載體,要為之搭建一個平穩而開放的平臺。每個展會可以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結合自身的優勢,對市場的理解程度和未來發展的寬度,作一番深沉的考量,想必對未來的辦展有所啟示。這樣中國服飾展覽業的前景,亦會更加美好!
點擊次數: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