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浙江在線03月30日訊 在義烏,有一群特殊的“私家偵探”,他們專職打假,行事低調,與警方或工商部門關系密切,還有一個統一卻模糊的名字——“打假公司”。
如果不是“亮劍行動”,他們也許不會這么快浮出水面。
日前,金華警方通報了一個數據:從去年11月19日開始,以打擊侵犯知識產權、打擊制造偽劣產品為目的的“亮劍行動”席卷金華,截至目前,義烏市公安局已經破案30多起,其中70%是由“打假公司”向警方提供線報。
而據業內人士估計,在義烏,這樣的“打假公司”不下200家。
-案例回放
“打假公司”有多神通?
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民警給記者講述了一個案例。
去年5月,某“打假公司”向警方舉報,義烏有一個銷售假冒惠普、三星等牌子墨粉的窩點。
他們提供的線索中,包括售假人的私家車牌、住宅地址;假冒產品運貨車,途徑路線;倉庫地址、裝貨人員、購貨人員等圖片信息,數量多達上百張。
這些圖片清晰度高,細節豐富,甚至包括扔掉垃圾。
“這些垃圾,能判斷倉庫是生產點還是包裝點。”民警說,這個“打假公司”的專業性,讓警方都大感驚訝。
警方通過“打假公司”拍下的一個集裝箱編號,最終在寧波海關攔截下了價值10萬元的假冒墨粉,隨后順藤摸瓜,將參與售假的4名案犯抓獲,并在倉庫中再度查獲價值7.8萬元的墨粉。
-行業揭秘
一個“打假公司”有數十位“線人”
說起這些“打假公司”,知情人士總是諱莫如深,“要保護他們,有風險的,調查公司的人都不愿意透露真實姓名等信息!
經過多方打探,記者了解到:“打假公司”2000年前后開始在義烏出現,大約五六年前大規模興起,并漸漸與警方展開合作。
公司形式
在義烏的“打假公司”,一般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商標權利人內部專設的機構,比如五糧液、強生等大型公司,在義烏都有打擊假冒維權管理辦公室或者品牌維護專員;
第二種,是專門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公司,通常這種公司,會代理多個商標權利人的委托,尋找線索,為商標權利人維權。
組織結構
“打假公司”的員工也有級別,分為總代理、分代理、員工等多個級別,不過,真正參與打假調查的,往往是這些調查公司下屬的“線人”。
有的公司可能只有一兩個工作人員,但下面的“線人”多達數十人。這些“線人”大多是熟悉當地情況和相關行業的本地人。
工作方式
掌握真實的信息,是他們這行的“行規”,包括跟蹤運輸假冒產品的車子,拍攝樣品和貨物的照片。
運氣好的,一盯一個準,馬上就能向公安等部門舉報。但通常情況下,“線人”會跟蹤幾天甚至幾個月,等到貨物量最大時再舉報。因此,“線人”常常要冒著線索中斷或者被發現的風險。
-口述內幕
線人陳明:我們就像臥底
通過多方聯系,記者找到了某“打假公司”的一名線人,陳明(化名),30多歲,義烏人,平時主要負責公司義烏方面的侵權代理調查工作。
記者見到陳明時,他穿著灰色夾克,白色運動鞋,看起來很像一名包工頭。
在和記者交談的過程中,陳明始終保持著高度警覺,一直拿著手機,并堅持站在門邊,以便隨時離開。
這個行業不好做,很多時候,我們更像是一名臥底。
我只是一名普通線人,拍攝、跟蹤的具體內容,都是由上級安排的。垃圾?我當然也拍過。
做這個行業,事先要做很多功課,了解情況。但一線的調查人員素質不是很高,很多人并不知道,拍什么才是有用的。
大部分時候,上級會根據進度來安排調查內容,一些很專業的東西,都是別人安排,我們照做。
為了取得證據,調查人員經常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比如用針孔攝像機、竊聽器、夜視儀、安插內線等等。
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掌握好對方侵權的證據,但是這也意味著需要近距離、甚至零距離取證,所以非常危險。
因為調查是私密的,我們的人身安全也沒有保障,弄不好,很可能白忙活一場。
福建那邊,就有人因為調查假煙被打成重傷,不過,我還沒有聽過義烏有這樣的事情。
因為危險大,公司收的費用也高,好的品牌,會按(警方或工商部門)查獲金額的5倍支付。比如查到的假冒產品價值10萬元,支付的費用大概是50萬元。
一些特殊的商品,例如煙草之類的,因為往往一次性查獲的數量很大,則是按每條2元計算。
不過,像我這樣的下線,拿到手的并不多,中間被一層層抽掉了。
最近,我接了一個單子,負責給一個世界知名品牌調查,只是口頭約定,沒有簽合同,最后這筆錢怎么來,出現被打或者被報復該怎么辦,我都不知道。
-警方態度
“打假公司”就像民間反扒隊
在義烏市公安局經偵大隊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了厚厚的一摞名片,上面都打著“知識產權調查中心”、“企業咨詢有限公司”等名號,還有相關聯系人的電話。
“這些都是所謂的打假公司,跟我們合作,一般都是關于知識產權的保護。”一位姓沈的警官介紹說,“打假公司”往往以普通公司的名義,在工商部門進行注冊登記,因此目前還沒有有關機構對他們進行監督。
當前,義烏警方破獲的打假案件中,70%的線索來源于這些“打假公司”。對于他們的合法性,警方認為不需要深究。
“打假公司就像民間反扒隊,只不過他們給警方提供的是線索。如果太過計較,就什么事都干不成了,況且發現和拍攝一些制假線索,這是普通公民都有的權利!
公安部門最要規避的,就是“打假公司”為了取證,引誘犯罪,“比如以高利潤為誘餌,誘惑別人制假售假,這樣的情況肯定存在,但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和查處過。“
沈警官強調,警方并不會直接采用“打假公司”提供的素材,而是根據相關線索,重新調查取證。
點擊次數: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