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現在義烏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企業無論碰到多大苦難,只要老板正視困難,不跑掉,政府原則上都會盡力救濟。”浙江義烏市的“風險辦”成立,或許創造了一種可以稱之為“拯救經濟的義烏模式”。
“截至2008年12月16日,已經獲批的應急資金有2億多元,轉貸回來的到賬資金有1.5億元,成功幫助了20多家企業成功避免了資金鏈斷裂的危機。不僅如此,一直困擾義烏經濟的‘高利貸’也因此得到了有效遏制。”
說起義烏市風險企業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風險辦”)成立兩個月來的成績,義烏“風險辦”審核組組長葉長森頗感滿意。
在過去20多年,義烏市曾經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義烏小商品市場模式”。然而,在2008年11月的一次半公開的會議上,金華市副市長金中梁透露,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金華市區、永康、武義等地的企業基本面還是不錯的,唯獨義烏出現的問題相對比較多。”
“做小商品錢來得比較快,義烏很多人就喜歡把這些錢投到房地產或者高利貸中去。”金中梁分析“義烏模式”出現問題的原因時說。
義烏人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2008年10月16日,義烏市抽調了包括經濟發展局、銀監辦、財政局、建設局、國土局等11個單位的一些工作人員成立了義烏市風險企業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何美華任組長,下設辦公室。這是在金融危機下,義烏市為企業排憂解難的而設立的專門機構。
“風險辦”的設立,或許創造了一種可以稱之為“拯救經濟的義烏模式”。目前,這一模式正在被金華市、杭州蕭山區等地所學習和推廣。
市政府牽頭設立“風險辦”
說到義烏風險辦的設立,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徐佶。
徐佶是銀監會浙江金華監管分局義烏辦事處主任。2008年上半年開始,她多次參加義烏市一些風險企業的處置工作,并召集相關風險企業和債權銀行,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研究制定企業救助方案。
“義烏的企業出現風險的時間比紹興等地都早,主要原因是前幾年過度投資,造成了資金鏈的緊張,有斷裂的危險,而且企業之間互相擔保,容易形成連鎖效應。”徐佶說。
因風險企業牽涉面廣,關聯關系復雜,救助方案的制定與實施涉及政府多個部門,為確保救助方案的順利實施,徐佶意識到,必須成立一個多部門組成的專業企業解困機構,并在2008年8、9月份多次呼吁盡快成立救助企業的專業機構。
2008年10月,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進一步加深,義烏許多企業的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義烏市主要領導最終排除了一些不同意見,決定成立專門救助企業的工作組,并于10月16日由市政府下文成立了“風險辦”,并由國資公司撥出1億元作為企業應急資金。
“風險辦”內設綜合組、審核組和處置組3個工作小組。綜合組主要負責收集有關風險企業信息,受理風險企業申請報告等,審核組主要負責對風險企業進行核實評審、調查處理等,處置組主要根據領導小組決定的處置方案,負責組織實施。
可以獲得義烏市風險辦扶助政策的企業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發展基礎,主營業務穩定,因對外提供擔保、履行擔保義務而引發資金鏈斷裂的企業;因融資余額較大,在多家銀行融資,且擔保鏈復雜,易引發連鎖反應,對行業及義烏龍頭企業產生較大影響的企業;主業突出且業務正常、資金周轉產生困難的企業。
救“急”不救“窮”
“有一個概念必須廓清,”徐佶說,“雖然叫‘風險辦’,但并不是只有風險暴露的企業才能得到救助。所以這1億元的資金,不叫‘風險企業應急資金’,而叫‘企業應急資金’。”
對此,徐佶解釋說,首先,一些真正有風險的企業,也就是那些主營業務狀況很差,資金鏈又非常緊張,即便進行救助也難以起死回生的企業,風險辦并不建議進行救助。她說,“我們也要保證這1億元應急資金的安全。”其次,一些企業主營業務和資產狀況很好,但資金鏈出現暫時困難的企業,一旦被戴上“風險”的帽子,反而會促使更多的銀行去收貸,而企業也因此投鼠忌器,不敢去申請風險辦的救助。
“比如一些去重組、收購其他企業的企業,在資金上可能會碰到短暫的困難;還有一些為風險企業做擔保的企業,可能會受到風險企業的擔保連累,但企業本身狀況并不壞,這些企業都不能稱之為‘風險企業’,但都該在救助的范圍之內。”
那么如何確定企業需要救助?徐佶告訴記者說,“風險辦”的信息渠道是雙向的,一種是企業主動的報告和申請,另一種是相關部門的信息反饋。法院的訴訟、勞動保護部門對企業裁員的仲裁、銀行到期貸款的拖欠等等,都可能是一個企業出現了困難的信號。一旦遇到這些情況,“風險辦”就會主動深入企業調研,并針對具體情況采取救助措施。
由于企業的貸款很多是循環貸款,一旦銀行在收貸之后斷貸,就會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所以事實上“風險辦”工作的意義在于:對申請的風險企業的經營、負債等狀況進行審核,并協調債權銀行的利益,建議債權銀行在企業歸還貸款之后繼續放貸。
“起初我們擔心,外地的銀行不容易接受我們的建議;但總體來說,協調工作還是很順利的。畢竟,一旦企業倒閉,債權銀行的利益也將受到損失。”徐佶說。
在協調工作取得一致后,“風險辦”會采取“過河搭橋”法解決企業危局:“風險辦”調動轉貸應急資金,幫助困難企業歸還銀行的到期借款,銀行再重新給風險企業辦理續貸手續,從而解決了困難企業的資金周轉困難。考慮到困難企業的實際情況,轉貸應急資金的借款利息以6個月的貸款基準利率計算,借款期限均控制在三至五天之內。其間對資金運行進行封閉管理,資金風險極小。
“現在義烏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企業無論碰到多大苦難,只要老板正視困難,不跑掉,政府原則上都會盡力救濟。”葉長森告訴記者說。
巧解企業困局
“風險辦”成立后,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救助方式。除了上述的“過河搭橋”法,還有:
整體接盤法。很多企業的風險是因給人提供擔保引起的,對財務狀況嚴重惡化的貸款企業,風險辦積極鼓勵擔保企業進行整體接盤,同時減免相關費用,協調銀行保障資金。比如,義烏一家大型文具公司曾給一家汽銷公司提供擔保貸款。汽銷公司無法歸還貸款后,銀行向文具公司追償連帶責任。針對這種情況,義烏“風險辦”積極介入,政府相應減免企業的一些費用,同時幫助這家大型文具公司對汽銷公司進行重組。兩家企業的困局不僅得以解脫,銀行在兩家公司的信貸資產也得到了有力保障。
以債轉股法。對因民間融資過高引起的困境,“風險辦”多次召集相關債權人商討以債轉股,這種辦法一般只能用于債務人主業贏利能力強,只是因為參與民間高利貸負下巨額債務而陷入危局。
解凍法。企業銀行賬戶被法院查封,這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極大困難,但解凍賬戶只有兩條途徑,一是清償債務自動解封;二是原告撤訴申請解封。對于陷入困境中的企業來說,清償債務的可能性不大,應困境企業申請,“風險辦”出面協調解凍賬戶。
企業賬戶被查封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被債務銀行申請法院查封,一種是被民間高利發放者申請法院查封。對第一種情況,“風險辦”召集相關銀行、公司負責人共同協商,風險辦表明救助企業的決心,同時充分運用政府財政性存款的杠桿,勸導債權銀行以大局為重,與企業共度時艱,主動撤訴,給企業獲得生存發展的延緩期。對于第二種情況,先由風險辦出面協調,如果民間高利貸發放者不肯妥協讓步,就請公安經偵部門介入,追查其用于放貸的巨額資金來源,以此逼退高利貸發放者,這也給企業獲得了生機。
“現在一些放高利貸者經常會通過法院惡意查封企業,凍結企業財產,明明只有500萬元的債務,卻要查封其上億的資產,給企業經營帶來很大的干擾。”葉長森說。
鼓勵行業互助
由于上世紀90年代早期工業開發區建設不規范,部分企業無法辦理廠房的房地產證等權屬證明,導致貸款抵押落空,直接給企業融資帶來障礙。對此,義烏市敦促建設、國土、消防等部門,加快解決企業工業用房的歷史遺留問題,對規范期限前開工建設的工程,在滿足規劃、消防、環保、人防等條件下,在辦理房屋結構可靠性鑒定等手續后,予以辦理相關產權證明,以釋放企業有效資產,緩解企業融資抵押物緊缺問題。
此外,義烏市政府部門還鼓勵行業協會建立應急互助基金,并由義烏市財政部門按基金總額30%予以配套,支持企業共渡難關。
在義烏市“風險辦”,記者還看到了一份名為“義烏市無縫織造行業協會企業應急互助基金章程”的文件。這份由萬羽針織、超凡制衣、賽蝶針織、恒寶制衣等20多家義烏本土企業簽訂的協會“章程”中,記載了應急互助基金的詳細運作辦法。
比如,該行業協會企業應急互助基金共3000萬元,由基金成員企業2100萬元,按企業自愿原則認繳,在規定時間存入基金統一賬號,市財政出資900萬元。認繳的資金,其本金為認繳者所有,但一年內不得自行抽資或減資;一年后,經基金成員大會審議,可增加出資或減資。
申請借用基金資金的企業,必須是基金成員企業,資金只能用于銀行貸款的轉貸,并實行封閉流轉制度:借用的基金資金,由基金賬戶直接匯入借款企業的還貸賬戶,銀行續貸后,從企業賬戶匯回基金賬戶。
對于基金的安全使用,該章程還規定:企業每次借用資金的金額,不大于認繳金額的5倍;企業每年借用基金資金的總額不得超過其認繳總額的15倍;每次借用時間不得超過15天;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成員企業提供擔保;基金的成員企業,應是生產經營正常的企業,無不良信用記錄等。
“無縫織造行業協會建立應急互助基金,這只是一個開始。如果效果好,會在更多的行業協會中推廣。”葉長森說。
點擊次數: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