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太陽剛剛升起,新的一天開始了。
義烏,這座寧靜雅致的江南小城,早已經人語鼎沸,人流如織了。討價還價的買賣聲中,間或還能聽見許多聽不懂的外國話。在朝陽中,很容易看到膚色、眼睛和我們大不一樣的外國商人,邁著匆匆的步伐,探詢、穿梭于義烏林立的商鋪中。
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活力已經改變了這座小城的面貌。如今的義烏小商品城早已脫胎換骨成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也正在興建新的小商品交易平臺——義烏國際商貿城,喊出的口號是“打造全球最大超市,建設國際購物天堂”。然而在買賣繁榮的背后,是一些不能忽視的問題。義烏真的能夠成為國際購物天堂嗎?
價格優勢的“危機”
義烏,中國最早、最大的小商品集聚地。早年的義烏貨郎走街串巷推銷小百貨,使得義烏小商品充斥到農村城市的各個角落。隨著國內各地小商品市場的爭相模仿和自身的發展,義烏小商品市場在外貿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據義烏市場發展局資料顯示,截止到2002年12月中旬,已有200多家國外貿易機構在義烏設立了辦事處,每天有近3000名外商到義烏小商品市場采購貨物,義烏小商品已出口到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近80億元。走在義烏街頭,隨時可以看見來自各個國家的外商。經記者實地考察,每天來義烏的外商人數近3000。記者與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商人攀談得知,他每年要來義烏采購禮品4次,采購總額超過25萬美金。這名叫艾哈麥德的外商來義烏,是因為自己在巴基斯坦生意的穩步增長,為避開當地的批發環節而直接來義烏采購的。
記者采訪的所有中外商人,對義烏商品印象最深刻的都有一點—價格便宜,非常便宜。
義烏是一座市場交錯的城市,商業氣息十分濃郁。義烏小商品城由義烏國際商貿城、篁園市場、賓王市場這3個市場簇群組成,共有商位34000余個,交易小商品10萬余種,幾乎囊括了工藝品、文體、襪業、服裝等所有日用工業品,其中,飾品、襪子、玩具產銷量占全國市場1/3強。
篁園市場一位傘具經營戶說,他的攤位每年的交易額約有200萬元,從2001年開始外貿占總交易額的比重越來越大,目前已經超過40%。據這位攤主分析,這一情況在今年內將得以持續。而外貿增長的同時,內貿卻大幅縮水。由于全國各地小商品市場的爭相模仿,內地來義烏小商品城采購的人數大大減少,外貿成為近兩年來保障義烏經濟穩定增長的原動力。
在義烏外貿增長和內貿縮水局面出現的情況下,小商品市場集團開始建設國際商貿城(福田市場)項目。目前該項目第一期福田市場已投入運營,雖然各種配套設施齊全,但場內交易的外商并不多見。為什么呢?外貿增長并沒有給義烏市場的商位需求帶來壓力,卻大大緩解了內貿縮減給商城集團帶來的負面效應。資料顯示,2002年加入WTO后,義烏外貿出口較上年度增長了90%,這個數字是可怕的,也不會是長久的,由此而大興土木是不周全的策略。新建的福田市場共有7000余個商位,各種設施比老小商品城篁園市場以及各類專業街先進得多,勢必會造成鋪面租金的增加,加之新市場開始階段的生意并不景氣,只會對篁園市場和各專業街的客戶起到分流作用,無形當中福田市場和篁園市場成了競爭對手,從而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導致商家獲利水平不變的情況下交易成本增加。
據一些外商介紹,之所以來義烏采購小商品就是沖著這里的商品種類齊全和價格低廉而來的,他們擔心整個義烏市場的擴建和新增交易區會提高小商品的價格,而導致自己的交易利潤下降。
另外隨著市場面積的擴大,但可交易商品并沒有因此而大幅增加,而外商花費在商品比較、甄別上的時間卻增加了,這意味著交易所需時間成本增加,同樣采購一批商品,花費2天時間打探得到的商品成交價和花費半天時間的價格相同。
福田市場只是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第一期,緊接著陸續會有后續工程開工,這種市場擴張明顯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與義烏當初之所以“興市”而采取的循序漸進策略是背道而馳的。
在義烏開設貿易中介和貿易辦事處的一些外籍機構也反映,義烏不但商位租金昂貴,辦公租金也令人咋舌。外商歐斯曼主要做工業縫紉機及配件出口,他的客戶集中在阿富汗、沙特等中東國家,他在義烏紅樓賓館413的辦公房只不過20平米,年租金要3.6萬元,而且這已經是下調后的租金了。篁園市場附近稠城中路上的一間鋪面,月租金超過萬元。如果不是外貿增長,這樣的租金對于國內商人而言也是比較沉重的。
外來勞動力成本的低廉以及遍天下的義烏商人使得義烏在原材料采購上有一定渠道優勢,這兩點再加上作坊企業投資小的優勢,以及大市場格局迫使商人不斷降低制造成本,使得義烏商品便宜到極點。在義烏,1元錢可以批發3根手機繩,商販倒賣后的市場價格是15元,也就是說,來一次義烏有可能使1元投資增值15倍。
成名后的義烏商人和商城,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優化商品組合,生產那些靠品牌產生豐厚利潤的名牌產品,而只是龜縮在用低劣小商品所掙的辛苦錢圈造的“天堂”里樂不思蜀,浙江省是個“名牌大省”,但在義烏這個小商品高度發達的地域,名牌卻少的可憐,僅有浪莎等一兩個知名品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墮落。
盲目投資為哪般
如果說早期的義烏市場形成完全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那么現在的“造市”就有房地產運作的嫌疑了,F在的義烏國際商貿城(福田市場)發展商是義烏商城集團股份公司,僅一期工程占地面積就達420畝,工程投資額達7個億。
依國際商貿城的檔次和規模,其市場內的經營產品應該是更上檔次的,事實也是如此,福田市場交易的產品質量和價格較篁園市場要稍高。而外商青睞義烏小商品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價格和種類,來義烏采購的外商中有超過60%為阿拉伯人,阿拉伯商人十分看中商品的價格。
以房地產觀念來開發市場,最終目的是什么?是房地產項目的銷售率,還是市場能否真正“成市”、“興市”?商城集團開發福田市場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搭上外貿增長的東風,為上市公司的贏利考慮?
縱觀國內的專業市場運作,如果培育市場和商業收益不能結合起來考慮,最終打造的將會是個死穴。很多地方甚至出現一種現象,一個市場起初很紅火,但一加入房地產項目運作的手法和概念盲目擴建,往往最終夭折,這種例子在安徽合肥的各類專業市場運作中十分明顯。如安徽最大的煙雜批發市場,也叫“廿鋪批發市場”,位于合肥市東廿鋪。
這個市場原來很紅火,在1995年,這個市場好的經營戶日營業額達幾十萬元。后來擴建成新長江批發市場,新長江市場一期工程倒還可以,然而隨后的市場越建越大,最終落了個冷清的結局。
義烏市場雖然是國內小商品交易平臺的航母,但如果不注意在擴張策略上加以克制,最終也將吞食自己釀造的苦果。商城集團是國際商貿城的開發商,同時又是上市公司。而國內上市公司為追求業績表現,造出“利好”消息的已屢見不鮮。
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政府根據國務院關于專業市場實行“管辦分離”的精神創立的,政府還是客觀影響商城決策的,這就使政府可能會“鞭策”商城發展和“參與”規劃。義烏國際商貿城的幾期如果全部建成,政府或市場經營者可能會分批將包括篁園市場在內的,其它市場的經營戶有組織地遷移,另外就是加大義烏國際商貿城的招商力度,但這樣也未必能讓整個市場大盤欣欣向榮。
首先,義烏市場經營戶的結構決定了招商效果不會太明顯。市場經營戶主要是廠家設立的辦事處和一些純粹的貿易商,而義烏市從1982年創建至今,前后20載,可謂名聲在外。市場經營了這么多年,打算在義烏市場設立辦事處的早已經設立,而稍微好一點的產品和商家是很忌諱以義烏市場作為市場流通渠道的,這正是義烏整體市場形象對自身發展的扼殺。
義烏缺什么
城市運力緊張
義烏小商品市場整體規模增加了,但交通環境并沒有得到改善,問及外商對義烏的城市印象如何,很多人先會說一些贊美之辭,然后就會提到一個很切實的問題,義烏的交通秩序太差,出租車太少。
義烏的城市交通和其它城市一樣,主要由公交車和出租車構成,然而現有運力對于語言有障礙的外商而言,顯然是不夠的,義烏的各種交通工具混雜,本不寬敞的路面時常擁擠,出租車很難乘到。
外商來義烏的時間安排一般很緊,而城市運力的緊張使得外商要額外花費一些時間在交通上,這對于國際小商品城的整體品牌形象也極為不利。
市場周圍的制造業水平低劣
在義烏,很多工廠還處于作坊階段,是老板的原始積累沒有完成還是其它?義烏的民間資本很充裕,在浙江僅次于溫州,但制造業并未因此而上臺階,個中原因是什么?
義烏市場的形成原因和交易特性是這種現象的最好解釋,商品便宜,商品利潤有限導致義烏商家大規模生產的投資風險加大,在內貿縮水的今天,義烏商人不會冒這個險。
在義烏的九連工業區,所見的一些工廠明顯帶有家庭工廠的特征,4—5層的民宅不僅是老板的居所,同時還是工廠和員工宿舍所在地。
小商品集散地的地域商業特征,使得義烏出現了這樣一種鏈條:小老板開辦小作坊,小作坊生產小商品,小商品到小商品城交易。
外貿的大幅增長有可能會塑造一批企業的成長,但不可能整體提高義烏制造業的水平。換句話說,如果義烏制造業的水平得到整體提升,那么也許它的外貿出口反而會減少,義烏國際商貿城甚至會因此夭折。
商人素質制約外貿發展
義烏海關開會經常提到一個笑話,有人在胸罩出口的報關單上,填寫的重量是每個胸罩6公斤重。這個笑話直接反映了義烏商人的職業素質還不足以將外貿進行到底。在義烏,很多商人不會說普通話,不懂一些基本的外貿常識,卻又不舍得聘請翻譯或者不信任翻譯,這些都是外貿增長的不利因素。
隨著義烏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還給了一些心懷叵測的商人可趁之機,一些假洋商不費吹灰之力就將義烏當地商人的血汗錢納入囊中,究其原因還是義烏商人的知識有限,不懂得商業風險的防范,往往吃了黃連還有嘴說不出。
2002年底,有林姓中年人假冒韓國女商,虛假注冊皮包公司,利用義烏商人好利的薄弱點,假借合資,幫助買二手生產設備或幫助聯系出口商品為名,在短短幾個月騙得當地幾個義烏商人總計人民幣600余萬。而在2001年已經有韓國商人在義烏行騙得手1800萬逃脫后。
在義烏,當地商人和外商交易需要兩種外援——翻譯或者計算器。帶翻譯的是那些一點中文都不會的外商,而用計算器的則是和稍懂漢語的外商報價,由于交流障礙,經常導致交易信息不能正確理解,生意的成交率也因此減少。
經營意識和手段處于低級階段
義烏商人重利輕名,往往即使產品在質量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市場交易價格卻不上漲,為什么?品牌意識的薄弱和經營手段的原始使得義烏商人常常事倍功半。
在這個小商品生產和銷售基地,OEM貼牌生產大有可為,也確實有很多義烏商人在玩最初級的“OEM”,在義烏商人看來OEM僅僅是貼牌生產,如果要創名牌還是要學習一些大企業,有自己的流水線。其實不然,現在市面上的“花花公子”皮鞋、“華倫天奴”手袋等,有幾個不是OEM的?這些商家的成功是靠渠道運作創立名牌。很多在國內叫得很響的舶來品,其工廠在母國和義烏的工廠規模沒多大區別,但它擁有超人的經營手段,所以它們走出了自己的國度,成為了世界品牌,而義烏商品卻沒有。
如果義烏把模仿生產假冒偽劣商品的勁頭,轉化為鉆研和模仿高超的經營手段,義烏也許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小商品城,生產出屬于自己的“耐克”鞋。一味地追求利潤,使義烏商人普遍在經營上只有策略而沒有戰略,不能把握自己企業的走向,這種聽天由命的經營理念應該摒棄。
義烏商人走出去對市場造成沖擊
“義烏當地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在義烏你可以經常聽見這些抱怨。但沒有人去仔細思考為什么當地生意越來越難做了,而義烏商人走出去發展就是造成市場疲軟的重要原因之一。
義烏的很多商人紛紛攜帶資金去外埠發展,有開工廠的,有開小商品批發市場的,這一切所造成的客觀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削弱了義烏小商品城的整體競爭力。有的客商考慮運輸費用而就近采購,有的地方出現義烏小商品城的翻版,吸引了當地和周邊商人采購。
僅合肥一地,就有“安徽義烏小商品城”、“安徽大市場”和“長江批發市場”,上面3個市場現今的日子都不好過,這是一種“服務過!爆F象,是一種值得警惕的市場。
市場最懼怕什么?就是人氣減弱,義烏小商品城人氣被一些地域市場蠶食或瓜分,義烏市場的內貿交易額下降證明了這一切是事實。
義烏商品還沒有“世界競爭力”
國內的學者曾經透過義烏的小商品來解釋中國商品的“世界競爭力”,因為在發達的日本國的“百元店”以及世界上最貧困的阿富汗都充斥著那些標著“MADEINCHINA”的小商品,仔細打聽是來自于“CHINAYIWU”的小商品,這也是義烏商人甚至義烏商城、義烏政府經常陶醉的。
如果某天義烏產的筆記本電腦,和IBM一樣配置,價格卻只有別人的一大半或者更低,那么義烏商品才可以稱具有“世界競爭力”。我們的商品更多情況下被別人當成一次性商品,這是件悲哀的事,哪能宣揚或標榜?
2003年2月15日,義烏的“北方聯”托運市場發生了一起因爭奪業務而造成的爆炸案,兩個業主殞命,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此次事件反映了義烏的某些經濟增長有些“傳說”的成分。發展地域經濟無可厚非,但其初衷一旦違背了市場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不考慮其中真實的制約因素,就有可能適得其反。今天的義烏,正在探索一條通往國際“采購天堂”的路,生死未卜。
點擊次數: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