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當前,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這個新階段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農產品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農產品的生產供應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樣,河南南陽的農業與農村經濟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由于農產品市場體系還不夠健全,市場引導生產的能力低下,一方面表現為農產品區域性、結構性供大于求的矛盾,凸顯出農產品賣難、價格低迷等問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另一方面表現為農產品生產的無序性,結構調整的盲目性和趨同性,導致農產品(如糧食)安全面臨新的威脅。所以說,農產品市場流通問題已成為當前制約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成為農業市場化初期的一個突出矛盾。黨的十六大報告和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已經把“開拓農村市場,搞活農產品流通,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構建新的市場流通體系,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解決農產品市場流通問題,是當前我們農業與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所以,當前我們研究農產品流通問題對增加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下面,筆者以南陽市為例,對近年來全市的農產品流通狀況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研究,并就如何構建新型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提出對策性建議。
一、南陽農產品流通的現狀
南陽地處河南省西南部,這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適宜農、林、牧、漁各業的發展,是中西部一塊蘊藏著巨大開發潛力的寶地。1994年7月,國務院批準南陽撤地設市。現轄鄧州市、臥龍區、宛城區、方城縣、南召縣、鎮平縣、內鄉縣、西峽縣、淅川縣、唐河縣、新野縣、桐柏縣、社旗縣共1市2區10縣,230個鄉(鎮),4652個行政村。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952萬畝,總人口1045萬,其中農業人口906萬,是中西部地區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市。2003年,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達196.9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122元,第一產業增加值占河南省的比重高達15.9%,近5年年平均分別增長5.9%和2.8%。在頻頻遭受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糧食近5年年平均產量仍達395萬噸,棉花產量一直保持在12萬噸以上;肉類總產近5年增長44.6%,油料總產增長46.95%。主要農產品中,糧食產量穩居全省前列,油料、蔬菜、肉、蛋、奶等產量高居全省第一。近年來,南陽市委、市政府做出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戰略性決策,確立了重點發展的蔬菜花卉、林果、畜牧、食用菌、蠶絲、小辣椒、中藥材、優質糧棉油煙、水產、良種產業等十大支柱產業。2003年,十大支柱產業主導產品實現產值222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產值的66%,成為支撐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開放伊始,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從1985年開始,國家決定取消延續20多年的農產品統購統銷制度,對糧食、棉花實行合同定購,定購以外的糧食和其余大部分農產品逐步放開價格、放開經營渠道,實行市場購銷。這就大大促進了市場主體、流通渠道的多元化和農產品市場的蓬勃興起與發展。近年來,南陽市委、市政府把市場建設作為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長抓不懈,全市市場建設碩果累累。到2003年,南陽共擁有貿易市場554個,城市183個,農村371個,年交易額達64億元。各縣市區從當地實際出發,選擇支柱產業,在傳統農產品集散地興建新型市場,現已形成了以城鄉集市為基礎,以大中型批發市場為骨干,以支柱產業為依托,門類功能齊全的交易市場網絡,在農產品流通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市各類農產品市場達100多個,涵蓋全市13個縣市區,年成交額在1億元以上的就有10家。如新野縣蔬菜市場業務已拓展到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276個市縣和104個大型蔬菜市場,成為豫、鄂、陜、川毗鄰地區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西峽縣雙龍香菇市場已經發展成為占地1.5平方公里,擁有專業門店600家,內聯陜、鄂、遼、冀等省市,外聯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集購銷、分級、加工、包裝、保鮮、貯運于一體的全國最大香菇交易市場。隨著農產品購銷政策的逐步放開和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產品流通領域的自由競爭加劇,促進了流通主體的多元化,初步形成了以農產品交易市場為核心,農產品經銷商隊伍為主體,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為輔助,供應出口為補充的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的農產品流通市場體系。
(一)農產品市場形式。2003年,全市第一產業農產品商品產值為162.16億元,商品率為48.16%。這是2003年度內全市生產的各種農產品總量中除自用外初次進入流通領域的農產品規模。目前全市除極少數農產品仍實行國家統一收購外,初次進入流通領域的農產品主要有三種途徑:
1、通過有組織的農產品市場。到2003年,南陽市共擁有貿易市場554個,城市183個,農村371個,年交易額達64億元。但農村市場貿易成交額規模遠遠低于城市規模,平均每個農村市場成交額僅為1000萬元,比城市低43%。在554個集市貿易市場中,以農副產品為主的市場有100個,占18%。位于城市的農副產品市場個數為32個,占總數的32%;位于農村的有68個,占68%,農村市場個數是城市的2倍多。
2、農戶在有組織的市場之外直接向企業、個體工商戶及機關、居民銷售。由于近年來全市農業產業化發展較快,企業與農戶之間建立了較穩固的購銷關系,農戶將農產品直接銷售給農業龍頭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至2003年底,全市有農業產業化組織281個,帶動農戶26萬戶,占全市農業生產總戶數的11%。此外,也有大型連鎖超市等企業、農貿市場的批發商直接到田間地頭收購農產品的。由于統計資料的缺乏,農戶直接向企業、個體工商戶及機關、居民銷售的農產品規模到底有多大,難以準確估算,但至少能占當年生產并初次進入流通領域的農產品的三分之一以上。
3、通過農產品的出口市場。2003年,全市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出口總值338萬美元,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進口總值為183萬美元,貿易順差為155萬美元。近年來,南陽市有目標、有重點地培育、扶持、壯大一批各具特色的農產品加工型龍頭企業,特別是對農業生產帶動力強、加工能力大、科技含量高、出口創匯多的龍頭企業,在技術改造等方面大力扶持,在出口方面提供便利,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對農戶的連接能力和帶動能力。
(二)農產品物流方式。全市農產品物流方式呈現多樣性,主要有以下幾種:
1、農戶或基地→運銷大戶。運銷大戶建立與批發商穩定的購銷業務關系,也有一些運銷戶在全國各大城市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直接設立窗口。
2、農戶→客商。這一物流方式較為普遍,如大型連鎖超市、農貿市場的批發商等在農產品收獲時直接到農戶田頭收購。
3、農戶或基地→加工企業。這種方式是農產品加工企業將自己基地的初級農產品和從農戶手中收購來的農產品經過加工后或直接出口,或出廠銷售給內地的批發商,或設立窗口直接零售到消費者手中。
4、農戶或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將社員和基地上的農產品收購來,或銷售給與自己有業務關系的批發商,或將農產品運往自己在外地設立的批發窗口、零售窗口進行批發或零售。
5、農戶或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工企業→出口。這一物流形式由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流通的中介組織發揮作用。他們接受農業加工企業由于出口需要的委托,或發動本社社員,或自辦生產基地,種植某種出口加工企業指定的農產品,然后按加工企業要求制定出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出符合出口企業要求的農產品,提供給加工企業,加工企業按出口要求進行加工,然后外貿出口。
二、南陽農產品流通的特點
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發展,農產品流通已成為自由化競爭程度最激烈的領域之一,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多經濟成份的流通格局。
(一)農民出售農產品渠道多樣化。
農產品市場的繁榮,轉移了一大批農業勞動力進入流通領域,形成了由運銷專業戶、農民經紀人、中介流通組織、農產品加工企業、城鎮職業零售商販以及季節性、臨時性的農民運銷隊伍組成的市場流通大軍。市場流通主體多元化,農戶出售農產品的去向多樣化明顯,農產品出售渠道進一步拓寬。
2003年,對全市1410個農戶的抽樣調查資料顯示,農戶糧食出售主要通過糧管所、批發或集貿市場、經紀人及運銷戶,還有一部分是售給居民、個體、機關事業單位等,其中通過糧管所出售的數量占總出售量的47%,售給經紀人及運銷戶的為53%;蔬菜銷售渠道有批發或集貿市場、經紀人及運銷戶、專業協會、農業加工企業等,其中售給批發市場經營戶的數量占總出售量的13%,農戶自己在批發或集貿市場出售的數量占49%,售給經紀人或運銷戶的為15%,售給農業加工企業的占12%;果用瓜銷售主要通過批發或集貿市場,其中售給批發市場經營戶的數量占65%左右;水果銷售主要通過經紀人和運銷戶,其市場份額占80%以上;生豬和家禽的銷售渠道主要為批發或集貿市場、經紀人及運銷戶或售給居民、個體、機關事業單位等,其中生豬通過經紀人或運銷戶銷售的約占87%,家禽通過批發或集貿市場銷售的約占82%,鮮蛋的銷售渠道主要有經紀人和運銷戶以及售給居民、個體、機關事業單位等,售給經紀人和運銷戶的占64%;水產品銷售渠道主要為批發或集貿市場、經紀人和運銷戶等,其中售給批發市場經營戶的數量在65%以上。
(二)農產品交易市場是農產品流通體系的核心。
農產品交易市場已成為農民直接出售農產品的重要渠道。同時,農戶售給運銷戶等中介組織的農產品大多數最終仍然要進入農產品交易市場進行流通。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發展,全市農產品交易市場無論從數量、規模還是布局上都有了明顯提高,成為農產品流通體系的核心。2003年,農村范圍內平均每個鄉鎮擁有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為0.43個,65-85%的鮮活農產品通過農村批發市場上市交易。
農產品批發市場是農產品交易市場的樞紐和核心,承擔著農產品集散、價格形成、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近年來,各地都建設和發展了一批規模較大、影響和輻射能力較強的農產品批發市場。2003年,年成交額在1億元以上的就有10家,其中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6個,專業性農產品市場4個。1億元以上農產品批發市場個數僅占整個以農副產品為主市場的10%,但成交額卻占整個有組織農產品市場成交額的57%,已經成為全市農產品的支撐性骨干市場。
(三)農產品販銷隊伍異軍突起,在農產品流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農產品流通市場化的發展,一部分農民棄農經商,專門從事農產品的長途販運和批發銷售,把千家萬戶農民生產的農產品與千變萬化的市場緊密而有效地聯系起來。農產品購銷專業戶作為農產品銷售的“紅娘”,在農產品流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已成為農民出售農產品的重要渠道。據統計,至2003年底,全市有農產品購銷專業大戶1萬戶,從事農產品購銷人員2萬多人,年經銷額約2億元。從我們對各縣市區部分農戶的抽樣調查看,在農戶出售的主要農產品中經紀人或運銷戶均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其中中藥材、水果、生豬、禽蛋、菌類、小辣椒等農產品主要通過經紀人或運銷戶銷售。
(四)上市產品以大宗農產品為主,加工、包裝、品牌水平比較低。
目前,全市農產品加工包裝能力還比較低下,品牌數量少、覆蓋率低,品牌及包裝產品一般是糧油等大宗農產品的初級加工品,進入市場的鮮活農產品基本上仍以散裝原產品為主。這也就導致了流通環節的利潤主要來源于市場間的差價而不是加工增值。近幾年來,雖然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流通環節的初加工、簡單包裝的品牌產品數量增長較快,但所占的市場份額仍然很小。
(五)市場流通模式仍處于現貨交易的原始集散階段,現代物流模式剛剛起步。
農產品流通的主要模式是按照“產地收購-產地市場集散-銷地市場集散-城鄉商販零售”的路徑進行現貨交易,還處于比較原始的簡單商品流通狀態。定單農業、連鎖經營等現代物流模式、期貨交易、代理交易、拍賣等現代化流通方式剛剛處于起步探索階段。
三、南陽農產品流通存在的問題
從20世紀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農產品基本上由國有商業部門壟斷經營,因供求扭曲導致農產品流通一直不暢。改革開放以來,盡管農產品流通有了較大的改善,但農民買難、賣難問題尚得不到較好解決,農業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不能較好地銜接。農產品流通仍然存在流通基礎設施落后、市場體系不健全、市場環境不完善等諸多問題。
(一)農產品市場建設缺乏統一規劃,產地市場建設滯后。
隨著市場建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各地建設農產品市場積極性較高,步子加快。但由于缺乏具有指導性的農產品市場建設總體規劃,加上市場開設的審批權在縣級,各地往往以行政區域為界各自為政,導致農產品市場的布局不盡合理,一些地方在農產品市場建設中遭遇人氣不旺、有場無市現象。
從農產品交易市場看,城市市場規模大于農村,同時,綜合性市場多,產地專業性市場少,產地市場建設較為滯后。這有其歷史的原因:改革開放前很長一段時期,農產品供給處于短缺狀況,產地市場建設未得到重視。進入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農產品的供求格局逐漸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農產品市場建設在豐富城鄉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上下了較大功夫,而對產地市場的建設相對比較滯后。目前,由于缺少大型的輻射力強的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市場信息對生產的引導作用明顯不夠。多年的調查中,有一半多的農戶要求在當地增加市場。
(二)市場發育不成熟
市場發育是否成熟,市場經濟體系最終形成的根本性標志之一是獨立利益的市場主體出現。但在目前條件下農村市場主體發育并不十分成熟,不是產權關系不明晰,就是功能受到各種限制。
(1)市場主體發育程度低。一方面,原國有農產品經營企業轉制困難,不能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產權清晰、責任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這一點在國有糧食企業身上體現特別明顯。另一方面,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低。由于農村普遍缺乏具有獨立產權的代表農民利益的經濟組織,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很低,分散、細小的生產經營方式限制了農民的交易方式,農民呈無組織分散狀態進入市場,面對社會上各利益集團的權益侵蝕和不正當競爭,缺乏市場競爭力和自我保護力。
(2)農戶并沒真正成為獨立的利益主體。首先,他們市場觀念淡薄,絕大多數生產行為仍停留在自給自足基礎上,產品的商品率低,他們對自己的勞動產品能否真正轉化成商品并不十分關心。從這點上講他們還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品生產者。其次是產權約束,他們所經營的土地所有權仍歸集體所有。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農戶組織產生短期行為或舍棄行為。第三,規模約束,農戶承包的土地面積少,塊數多,既不利于耕作方式的改進,也不利于專業化經營,不能創造規模效益,其有限的農作物產品主要用于滿足自身需要。第四,市場障礙。分散的小規模農戶家庭經營,農戶掌握市場信息既不充分又不準確,交易成本高,由于各自所占份額小,價格指示作用往往失真,不但不能在交易中競價而且往往因為急于拋售為數不多的農產品而競相壓價。同時由于市場不規范,秩序混亂,農戶組織化程度不高而倍受中間高壓價或變相壓價的盤剝。另外,由于市場信息不全甚至失真導致家庭農戶決策盲目、生產單一、產品趨同,各種經濟杠桿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不明顯,最終導致效率低、效益差,增收困難。第五,信貸約束。農村信用社本應是為廣大農戶服務的,但由于對分散的農戶貸款量小風險大使之不敢向農戶借貸。因此,小農戶闖市場困難重重,小農戶創市場更感力不從心,現階段的農戶還不完全具備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資格。
(3)合作組織不具備主體資格。在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農民自愿聯合而形成的合作組織。這種組織既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改善了農業和農民在市場中的地位,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但自身的地位和特點決定了他們不能成為市場主體。①合作組織只是民間的一種自發性組織,并沒有相應的法律地位,不是獨立的法人組織。②自身的松散和變動性使之受外界因素干擾的影響太大。③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差,對市場體系形成和完善影響力不大。
(4)市場體系建設與農業市場化需求不適應。現有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具有典型的初級市場特征,不適應農業市場化的需求,表現為:一是市場體系建設與改造的步伐與農業市場化進程不同步,大多數農產品市場交易設施陳舊,結算手段落后,信息體系、質量檢測體系建設薄弱,銷地終端市場仍以小地攤、大集貿為主,不具備發展現代流通方式的基礎和條件;二是市場自身非市場化運作。多數市場屬于村、鎮、街道主辦的集體企業,許多市場還屬于市場管委會管理,沒有進行企業化改制,以收費代管理的現象普遍存在;三是大多數農產品市場的經營是以場地、設施出租等物業管理收入為主,市場衍生產品收入為副。市場本身不是農產品流通的主體,市場實際上是“大市場、小業戶”的格局,大市場掩蓋下的千家萬戶的分散營銷難以形成合力,使得農產品流通無序、效率低下。
(三)農產品流通信息服務薄弱。
信息是農產品市場流通的命脈,直接決定流通的效益。市場信息不暢通成為當前制約農產品流通的重要因素。
(1)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化建設落后。一是信息化硬件建設落后。由于經濟效益差、信息意識落后等原因,大多數市場沒有配備信息設備,致使市場信息情報功能未能充分發揮。一些市場采用傳統的廣播、板報等方式發布少量信息,有的市場根本沒有信息服務,更談不上為農戶生產、產品流通、產品加工提供全面、持續的信息服務。二是信息資源不能共享。縣級以上政府的信息網絡較健全,信息量也較大,但缺乏一個把政府、市場、客戶和生產者聯接起來的網絡,市場供求信息不能快速傳遞。
(2)對農民的信息服務不到位。農民習慣于聽從于行政號令,缺乏對市場的分析能力。雖然當前涉農部門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絡,但主要問題是網絡在鄉、村出現斷層,使農民獲取信息的成本很高。而且大多數農民因自身素質原因缺乏對信息的分析、選擇能力,而造成農民生產和農產品流通的盲目性。
(3)農產品流通信息不暢,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大。市場調節的關鍵,是全面、準確、快捷的現代化農產品流通信息網絡系統。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農產品信息網絡建設都非常重視,各類立足“三農”的農業網站紛紛建立,免費為農民提供政策法規、市場行情、農業科技、產品供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務。但這些現代化的網絡信息系統,在農產品流通中實際所發揮的作用并不明顯,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信息不集中,例如承擔主要集散功能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各市場之間基本處于單兵作戰狀態,缺乏聯系和溝通,缺乏對農產品產銷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和發布能力;二是農民和商戶用不上,如農民電腦擁有率低、網絡意識較淡薄、網絡知識欠缺等因素制約了農民和商戶對網絡信息系統的利用率;三是信息質量低,政府網站信息過于宏觀,缺少與生產的有效對接。由于缺少集中、統一、有效的農產品流通網絡信息系統,農產品流通只能接受市場的自發調節而增大了調節的盲目性,不能適應日益擴大的農產品流通的需要。
(4)生產缺乏市場信息指導,農產品流通滯后于生產。一是各地普遍存在重農產品生產、輕農產品流通的現象,造成農產品流通滯后于生產。有些人認為農村經濟工作主要是抓生產,流通工作不用抓。有的人雖認識到流通的重要性,卻又不知如何抓,最終導致農產品賣難或買難的現象時常發生。自發形成的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產品民間流通組織普遍缺乏市場信息指導,他們受利益驅使,在農產品短缺時為從中牟利高價搶購,在農產品過剩價低時為規避風險一哄而散,從而加劇了農產品價格的波動。二是有些地方存在重市場建設,輕市場預測,不注重分析市場需求變化,造成農產品生產滯后于市場。由于市場分析、預測難度較大,因而在農產品流通中,各地只重視市場的場地建設,不搞農產品市場分析、預測,缺乏對生產的正確指導。農民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質、掌握信息、市場經濟意識等條件限制,不能掌握市場行情,生產決策的盲目性較大,經常出現“什么價高,大家就種什么,種什么,什么就難賣”的尷尬局面。
(四)農產品質量低
質量是產品的生命,也是影響市場競爭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衛生水平是贏得市場認可的關鍵,另一方面,產品的品牌化是開拓市場的基礎,對產品進行加工、包裝則會帶來更高的流通利潤。但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大多數農產品是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無品牌、無包裝、無分級的質次價低產品,優質綠色無公害產品比重還非常低,這種狀況對農產品流通向現代物流轉變帶來了很大困難。
(五)行業壟斷和地方壁壘抬高了農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阻礙了統一的農村大市場體系形成。
一些地方和政府部門出現利益集團化傾向,他們在制訂政策、法規、規劃和發展戰略時,或當地區和部門利益與公共利益和全局利益發生沖突時,往往受部門和地區利益的驅使,作出一些違背公共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選擇和決策。如在農產品區域種植結構調整中,非主產區的地方領導人不顧主產區和主銷區各自的比較優勢,過分追求“全”,這不僅不利于專業化生產和規模經濟形成,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而且人為地抬高了市場進入成本,阻礙了統一市場體系的形成。
四、構建新型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的對策建議
構建新型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必須遵循“消費引導市場,市場引導生產”的市場經濟規律。為促進農民增收,今年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圍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明確提出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搞活農產品流通。因此,我們必須建立適應生產與消費協調發展的市場體系,確保農產品市場流通渠道暢通,保證農產品消費安全,農產品能夠賣出去,賣個好價錢,農民收入得到兌現,讓農民更多地參與流通領域的利潤分配。總結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20多年來的經驗,人們認識到:市場化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只有通過培育市場的辦法加以解決。但市場經濟賴以運行的一些基本條件,特別是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和建立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通常又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為此,政府應該有一套科學的規劃和有序的安排。
第一、在宏觀調控領域里:
理順農產品流通渠道,必須依靠強有力的政府宏觀調控政策。政府的宏觀調控主要是通過財政、信貸、法律等幾種手段實現的。
(一)財政手段。財政手段是一種由政府直接掌握,靈敏高效的調控手段。財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農業稅收和農業財政支出兩個方面。
1、稅收。稅收政策主要通過稅目的增減、稅率的變動、稅收的減免來搞活農產品流通。
為了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對各類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實行減免稅的優惠政策,可以讓進入農業領域的工商企業享受比一般工商企業更為優惠的稅收政策,對與農戶有較為緊密聯系、從事農產品初級加工的企業可實行增值稅低稅率或先征后退的辦法,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為了解決農產品加工業資金短缺的問題,對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相關的金融業務減免稅,可以對外商投資興辦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為了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引進先進技術,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可以采取允許企業將引進高新技術的投資在計算所得稅之前抵扣的優惠政策;為了鼓勵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政府可以采取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實行減免稅的政策,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興辦的各類企業施行免征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措施;為了鼓勵無污染、無危害的綠色產品生產的發展,可以對這類企業在稅收上給予一定的優惠,促進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和批發市場的發展;為了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鼓勵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企業和農業技術人員進行農業先進技術推廣,可以對技術開發所得免征所得稅,對各類機構提供的技術服務所得免稅等。
2、財政直接投資。目前的財政直接投資重點應該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建立健全地區農產品儲備體系及與之相適應的風險基金和吞吐調節制度。通過政府對專項農產品的儲備吞吐,調節農產品的供求,穩定市場價格,這是政府對農產品流通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有效手段之一。而這一手段的有效實施必須依靠財政的直接投資。以財政出資為主,加強倉儲設施建設,建立風險儲備制度,設立風險基金,為農產品的吞吐調節創造良好的條件,真正發揮有效的調控作用。
(2)加強農業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科技進步。以財政出資為主,重點加強重點實驗室的改造和建設,加快重大科學工程和育種中心的建設;發展優質高產高效技術,農產品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農產品貯藏、保鮮、包裝技術,以節水灌溉為重點的降耗增效技術,以生物工程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技術;同時以現有鄉鎮技術推廣機構為基礎,有計劃、有重點地創辦一批農業科技示范場,使之成為農業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優良種苗繁育基地、實用技術培訓基地。
(3)加大對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的投入。一方面是要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包括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輸、分級檢驗等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投入建立一個高效、準確的農產品經濟信息系統。立足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農民的增收,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服務,建立以農業部門為主體,覆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中介組織、經營大戶的農業綜合信息網絡,進一步擴大和完善農產品市場信息系統,基本形成手段先進、制度規范、隊伍健全,集信息采集、分析、預測、發布于一體,及時、準確、系統、權威的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力爭使農村市場信息服務相對滯后的狀況得到根本性改變。
(二)金融手段。農業金融政策是政府利用貨幣、利率、信貸等金融手段對農業經濟活動進行調節與控制的規則,主要包括農業金融體系方面的政策措施、利率優惠政策措施及優惠利率條件下信貸規模與信貸結構方面的政策措施。
1、農業金融體系方面的政策措施。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由于農業的高風險性和低盈利性,很難吸引商業性信貸資金流向農業部門,且農業部門存在嚴重的資金外流現象。因此,要解決農產品流通中的資金問題,一要擴大農業發展銀行的信貸規模,依靠農業發展銀行,籌集和提供專項儲備資金,包括專儲收購資金、倉儲設施建設資金、儲備體系運行費用等,支持農產品的最低保護價收購工作;二要通過制定法律、政策,大力支持農村合作金融的發展,使農村信貸合作社成為農業金融的主導。
2、利率優惠政策。運用利率及貸款條件等金融杠桿,調節資金在流通各環節、各方面的分配,以達到優化農產品流通的目的。政府農業利率優惠政策的主要內容有低利貼息、提供擔保和豁免債務等。比如:對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與農民建立緊密聯系,帶動農民一起發展的龍頭企業,可以給予利率上的優惠;為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對這類企業也可以實行信貸優惠;為促進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對此類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企業給予信貸優惠。為了給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信貸方面,政府可以通過貼息、擔保等方式鼓勵各行各業,尤其是鼓勵農業產前、產后企業直接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簽訂信貸合同,以貸款、補貼等方式把資本投向農業。
3、農業信貸規模與信貸結構方面的措施。農業信貸規模政策的基本內容包括擴張性政策、緊縮性政策和穩定性政策。采用何種形式的農業信貸政策,不僅取決于農業本身發展狀況和國家的產業政策,而且取決于整個國民經濟的形勢和國家信貸規模及信貸結構的總政策。農業信貸結構政策是國家為了保證農業信貸資金在農業生產各部門和各種生產之間實現合理配置而制定的原則。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商品化的發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所以從長遠看,農業信貸規模政策應當選擇擴張性政策,對農產品流通環節的信貸規模也應該相應加大。在信貸結構上應該對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加工業、綠色產品和優產優質高效農產品的流通方面傾斜。
(三)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就是通過市場法律、法規和制度的完善理順農產品流通。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就是法制經濟。在流通領域,法律手段的作用和目標是保護經濟主體的合法產權和合法利益,創造和保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我國的法律體系還很不完善,為了理順農產品流通渠道,還需要制訂一系列的法律規范,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為了促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要制定類似《農協法》這樣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規章制度,規范其運行行為,保障其合法權益;為了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制定一系列的批發市場和期貨市場法律法規,指導批發市場和期貨市場的運作和管理,做到有法可依;為了規范政府的調控行為,制定《農業保護法》、《農產品儲備法》等;為了鼓勵和規范綠色農業和綠色食品工業的發展,制定農產品品種、生產、加工、質量安全、包裝、貯運方面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建立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質量認證體系,加快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綠色產品方面的法律法規。
第二、在農產品生產加工領域里:
1、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制度,提高農產品競爭力。
分散的小規模的農業生產方式,難以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如果土地不能有效流轉,不利于土地的規模經營,不能從根本上打破傳統的小農經濟模式,不利于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土地流轉不僅涉及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穩定和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還涉及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現代農業的建設,需要從完善生產關系和發展生產力的高度上去統籌考慮。在保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的前提下,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轉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農村土地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土地的集約化經營和規模經營,全面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
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產品質量,發展特色產業,實施品牌戰略。
(1)加大科技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農產品生產的科技競爭力。農產品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的競爭。一要大力加強良種化建設,提高優勢農產品的良種率,健全良種培育、引進和推廣體系,加強農產品的品種改良。二要大力研究和推廣農業管理新技術,提高農產品的生產管理水平。要適應各區域重點產業和產品發展的需要,調整科技研究與技術推廣方向,優化和整合科技力量布局,運用高新技術改造主導產業,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化。三要建立和完善農產品科研和技術推廣體系。充分發揮技術推廣體系的作用,示范引路,有重點地開展優質種養技術的指導和培訓工作,不斷提高種養生產者的素質;加快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提高農產品生產的技術水平。四要積極引進和培養人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產學研聯合,采用多種形式與科研單位形成利益共同體,提高科技與經濟結合度,發揮好各項生產和管理技術在成果轉化中的作用,完善科技風險投資機制,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2)培育名、優、稀、特、新品種,下大力氣改善和提高農產品質量。沒有優良的品質,就沒有優勢的品牌效應,就形不成競爭優勢。農產品質量亟待提高,我們必須樹立現代質量意識,用“大市場”的觀念看待農產品品質問題,堅持以優良的品種、優良的品質去拓展國際國內市場。當前,人們飲食需求已由溫飽、營養型向保健型過渡,對農產品高營養、無害化的需求與日人俱增。可以根據當前消費需求,組織重點攻關,增加科技投入,切實加強優質品種的選育、引進和推廣,重點培育發展能夠適應市場、拓展市場的名、優、特、稀、新等品種。另外,以國際市場的需求為標準,實行科學種養和管理,生產質優、潔凈、無污染的綠色農產品,與國際市場規格質量要求接軌,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3)圍繞市場找題目,圍繞資源做文章,集中精力發展特色產業。在市場競爭中,我們傳統農區一定要立足本地優勢,念山水經,走特色路,打優勢戰,把農業辦精、辦特、辦強。無論規模還是產量,要站在國際國內統一大市場的高度,去尋求最大的比較優勢,去定位農產品的最佳發展座標。多年的實踐和未來市場預期顯示,南陽農業的優勢在于發展蔬菜花卉、林果、畜牧、食用菌、蠶絲、小辣椒、中藥材、優質糧棉油煙、水產、良種產業等十大支柱產業。這十大支柱產業不僅適應南陽的自然氣候條件和社會環境,而且適應農產品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不僅在目前的市場競爭中形成了較強的比較優勢,而且極有可能在今后的市場競爭中找到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只有充分開發和利用特色資源,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布局,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優勢和積極性,才能把南陽的資源優勢和農業的特色優勢變為一個共同的優勢--市場優勢。
(4)積極實施品牌戰略,營造農產品品牌文化。實施品牌經營戰略的關鍵在于樹立品牌意識,并對品牌進行日常維護和監督。包括農產品生產者、流通主體、政府相關部門在內,都要牢固樹立品牌意識,通過品牌的注冊、原產地的認證等途徑,使品牌合法化、規范化。同時,有關部門、各行業協會以及專門的公益性機構要充分發揮市場監管的作用,有效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護品牌產品的合法權益。我們要選擇有一定知名度的農產品作為創名牌的重點和主攻方向,在優化品種質量和提高檔次的基礎上,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擴大知名度,在國內外市場上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設文化大市是今后南陽的發展方向之一,而農產品的高層次競爭同樣離不開文化,如果能將某一農產品提升到品牌文化的高度,其產品的競爭力是不言而喻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必然是相當可觀的。
3、培育和扶持農產品龍頭加工企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龍頭加工企業是生產、加工和銷售的組織者,上聯市場,下聯農戶,具有開拓市場、引導生產、推廣技術、加工轉化的綜合功能。通過對農產品進行精深加工,可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檔次,延長產品銷售期,達到增值、增效目的。為此,我們要多渠道多種形式培育和扶持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首先,對現有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要給予政策、資金和技術扶持,引導他們樹立品牌意識,辦大企業的志向,鼓勵他們同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和上級科研單位聯姻合作,引進國際先進生產技術設備,加快技術改造,用新技術和先進生產設備改造提升傳統產品質量與檔次,研制開發新的產品,不斷上規模、上檔次、創名牌,逐步發展成為龍頭企業。其次,依托本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制定優惠政策,不斷優化和改善投資環境,招商引資,發展一批科技含量高、深精加工能力強的龍頭加工企業。第三,要把抓小型企業加工和農村作坊式加工作為發展優勢農產品生產的重要內容。通過設備改造,技術培訓等手段,提高加工工藝,提高市場競爭力。第四,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真正建立符合市場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真正按市場運作方式去運作企業。第五,以各種形式和優惠條件吸引優秀人才去經營管理農產品加工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升級,使農業初級產品變為市場需要的農業商品,通過龍頭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使農產品走向市場。
4、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全面推廣標準化生產和無公害生產。
(1)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要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進程,盡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分級分類及包裝標準體系、質量檢測體系、產品認證體系和質量監督制度;通過政府推動、企業帶動、市場拉動等多種形式,建立標準化基地,逐步實現生產的規模化、基地化,基地的標準化,產品的品牌化。
(2)全面推廣標準化生產和無公害生產。全面推廣標準化生產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根本保證。一是要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健全農業投入品的市場準入制度。通過市場準入管理,引導農業投入品的結構調整與優化。二是在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的基礎上,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實施力度,提高農產品分級、包裝、保鮮、貯藏和加工標準化水平。三是指導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和加工,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
第三、在農產品流通領域里:
1、加強農產品市場建設,健全農產品流通市場體系。
(1)加強農村市場建設。加強農村市場建設應以農村集貿市場為基礎,縣級批發市場為龍頭,使各類市場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形成網絡,達到運轉靈活,發展協調,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要求。
縣級龍頭市場建設。這是經濟區域性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它具有輻射面廣,批量大,影響大,投資多,承擔市際、省際以至國際之間農產品流通的職能。這類市場起點高,功能齊全,以本地的主導產業為依托,有充足的商品貨源,對產業化發展有帶動作用,建設重點應該放在提高質量上。要從外延上擴大市場規模和交易量,從內涵上增加或提高市場功能,改善現有交易條件,進行貿易管理的正規化和規范化,擴大集市輻射半徑。
鄉鎮集貿市場建設。鄉鎮集貿市場的建立,既為農民銷售剩余產品、購買生產與生活資料提供了方便,又促進了農民商品意識的提高和農業生產結構的合理調整。各鄉鎮應把農村集市建設列入工作日程,對現有市場進行研究,效益好的可以續建或擴建;效益差的應查明原因,加強整頓提高;隨著本地經濟的發展,可適當增加一些鄉鎮專業農貿集市。
(2)加強產地批發市場建設。產地批發市場是農民銷售產品并感受市場信息的快捷渠道,對農業區域化、專業化生產有著重要的帶動作用。根據多年的調查,加強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一直是廣大農民的重要意愿。加強和規范產地批發市場建設,一是重點加強優質農產品產地專營市場建設;二是加快傳統批發市場的改造升級,加強信息體系、質量檢測體系、電子結算系統等基礎設施,開展網上交易、代理交易、拍賣交易等現代流通方式,以提高市場檔次和交易能力;三是加快市場改制步伐,促進市場向產業化龍頭企業轉變,通過股份制、買斷等方式把市場改造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讓市場自身按市場化運做,促進市場向生產加工領域拓展,帶動基地、品牌的形成和農產品質量的提高。
(3)規范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交易與管理。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批發市場仍將是農產品流通的主要途徑,要加強對農產品批發市場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的建設,在調研的基礎上盡快出臺《農產品流通管理條例》、《農產品批發市場開業條件》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級劃分與評定》等法律法規與標準,以規范批發市場的設立、交易、監督管理等行為。各級財政要加大對批發市場基礎設施、檢驗檢測設施、信息收集與發布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農產品批發市場要增強服務意識,規范內部管理,努力降低經營成本,為農產品流通搭建一個良好的信息與服務平臺,真正發揮其農產品的集散功能和市場信息傳輸作用。
2、加強農產品流通組織和中介組織的建設。
面對農產品貿易主體多元化的狀況,大力促進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激發各個農產品貿易主體的主動性和經營活力,提高農產品貿易實體的市場競爭力。
(1)深化國有商業和供銷合作社改革。改制后的國有商業可以采用加工訂貸、項目聯營、代購代銷等靈活多樣的營銷方式,發揮國有商業在農產品進城中的橋梁作用。通過改革使供銷社成為服務“三農”的農民合作經濟實體,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推行合同制、聯營制、代理制,為農民代貯、代運、代銷、代加工等,辦成農民一家一戶辦不到的事情。
(2)培育多樣化的農村民營商業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民營商業組織的作用和地位與日俱增。民營商業組織和中介組織比較活躍,已成為農村商品流通的生力軍。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組建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把分散、小規模的農戶組織起來,改善農產品的交換條件,形成聚集規模經濟,獲得規模經濟效益。一是著力培育引導農村經營大戶。從效益優先原則出發,鼓勵一些有經濟實力、有經營頭腦的大戶去投資興辦風險較高、回報也比較高的項目,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引導經營大戶和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自覺地調整同農民的利益關系,支持經營大戶實行訂單采購、保護價收購,甚至將經營利潤的一部分返還給農民。為經營大戶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積極為他們牽線搭橋,支持他們大膽利用信貸資金,大膽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融籌資金,將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連結起來,形成完整的產工貿一條龍產業體系。二是積極培育中介流通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龍頭企業、行業協會、農民經紀人的快速發展是農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的重要標志,是農產品市場開拓的主體,要扶持其加快發展。要積極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尤其是外向型加工出口企業的發展,為他們提供更加優越的發展環境,使之不斷增加數量,壯大規模,帶動更多的基地,創建更多的品牌,外銷更多的產品。要通過發揮能人效應,扶持、引導農業行業協會和農產品產銷協會的發展,整合農業資源,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闖市場的能力。
(3)建立健全農產品運銷服務體系。根據農產品易腐爛的特點及在運銷過程中的特殊要求,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解決好農產品倉儲設施和運輸工具問題,高起點地建立起快速、及時、安全的農產品倉儲、運輸服務體系,把糧食、水果、蔬菜、畜產品、中藥材等名、特、優產品及其加工品運銷國內外。
(4)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一是鼓勵、引導大中城市的大型連鎖超市建立穩定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向城鎮居民直銷農產品。二是要優選和培育一批市場中介主體,可以考慮在條件成熟的區域由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或農協形成直接配送銷售系統,或者發展大型物流貿易企業,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運銷和進出口貿易于一體,一頭連著生產基地,一頭連著市場。三是取消農產品批發市場工商管理費,適度降低各種農產品市場的所得稅率,減免農產品運輸過程中的過路、過橋費。
3、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模式,積極開展多樣化的交易方式。
目前,農產品流通領域仍以現貨交易方式為主,這種交易方式存在著價格信息不公開,商流、物流不分離等缺陷。為提高流通效率,應該大力發展農產品現代物流模式,積極開展多樣化的交易方式。
(1)發展農產品期貨交易。期貨交易作為一種即期成交、遠期交割的交易方式,十分有利于農民了解農產品供求和價格的未來走勢。農民據此調整生產結構,可以有效地避免生產的盲目性。同時,期貨交易可避免農產品集中上市帶來的季節性價格下降,提高農戶在市場交易中的地位,增加生產者、消費者對大宗農產品交易信息的透明度。
(2)發展農產品拍賣交易。拍賣交易在發達國家是普遍采用的交易方式,有利于減少傳統現貨交易中的暗箱操作,也可減少鮮活易腐農產品的損失。要對鮮活農產品交易逐步實行拍賣交易,減少因信息不對稱問題而引起的交易欺詐行為,減少鮮活易腐農產品在交易過程中的損失。
(3)規范訂單農業發展。為規范促進訂單農業的發展,農業部曾下發了《關于發展和規范訂單農業的意見》,指出“訂單任何一方因市場價與合同價不符而不能履約的要通過協商解決。訂單雙方中任何一方出于自身利益無故毀約放棄執行訂單,造成對方損失的,受害方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訴訟解決”。但“協商解決”和“通過法律途徑訴訟解決”在實際執行中彈性較大,有時可能會達到較好的效果,有時則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困難。有些專家指出,應該從保護弱勢群體的角度出發規范訂單農業。訂單農業能否履約,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違約成本的高低。引入賣權機制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簽約后,如果農產品市場價低于合同價,農民以合同價出售農產品;如果市場價格高于合同價,農民以市場價出售產品。這種關系的形成,以農民向龍頭企業交納一定的風險費用為前提,形成利益與風險共擔的運作機制。
4、全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確保農產品食用安全。
(1)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實施農產品全程質量跟蹤制度。建立監測制度,引導、鼓勵和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以及專賣店等農產品經營銷售場所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點,配置專用的檢測儀器,配備專門的檢測人員,開展農產品質量檢測;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行業和技術優勢,推廣速測技術,加快農產品質檢機構建設,在做好農業投入品質量檢測的同時,逐步擴大農產品質量檢測的范圍和檢測項目。要積極推進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連鎖經營和集中配送。在定點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連鎖超市,積極推進安全優質認證農產品的專銷區建設。按照從生產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可相互追查的原則,建立農產品生產、經營記錄制度,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可追溯。如在蔬菜、豬肉等“菜籃子”產品上推行了“產地與銷地”、“市場與基地”、“屠宰廠與養殖場”的對接與互認,逐步建立起農產品的全程質量跟蹤制度。
(2)建立農產品檢驗檢疫和市場準入制度,組織開展農藥殘留和產品質量檢測工作,防范農藥、飼料添加劑超標的農產品進入市場,切實保障人民身體健康。農產品市場準入不僅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也有利于提高流通主體的組織化程度和流通能力,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筆者認為,準入制度要從三方面準入:一是主體準入。要對現有的農產品商戶進入市場的資格進行限定,建立準入體系。對參與農產品流通的資格“門檻”設定過低,甚至根本沒有限制,必然導致參與流通的主體多,規模小,難以產生較大規模和實力的農產品流通企業。二是客體準入。對入市交易的農產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和檢驗,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快推進統一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鼓勵農貿市場產品創品牌,提升水準。三是監管主體準入。可以采取各級政府分工負責、職能部門分工協調的辦法,市級主要監管區域性批發市場,市級以下主要監管地方批發市場和大量的集貿市場。
點擊次數: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