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中共浙江省委關于貫徹十七大精神推進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的決定》指出:新時期新階段要實現新發展、形成新優勢,關鍵取決于解放思想的廣度和深度。要準確把握時代發展的大勢,著眼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實際,研究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路子。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堅決改變一切束縛創業創新的做法和規定,堅決革除一切影響創業創新的體制弊端,切實把解放思想體現到創業創新的各個領域,以思想的進一步解放推進各項事業的大發展。
2008年新春伊始,在省委“兩創”總戰略的強力引領之下,義烏市以思想解放為先導,掀起了新一輪創業創新熱潮。
義烏市的新一輪創業創新,是義烏結合實際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和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確立的“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的平臺和抓手,體現了義烏市委、市政府決心在新階段實現高位突破、率先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義烏在“高位”上實現新突破,具有重大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義烏堅持和深化“興商建市”發展戰略,以培育、發展、提升市場為核心,大力推進工業化、國際化和城鄉一體化,走出了一條富有自身特色的區域發展道路。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義烏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致力于“創業富民、創新強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2007年,義烏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0億元,同比增長15.7%;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8.8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2.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2%和33.2%。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7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255元。
義烏市場,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市場經營面積達260萬平方米,商位5.8萬個,從業人員20余萬,有43個行業、1900個大類、40多萬種商品。市場成交額連續17年居全國各大專業市場榜首。2005年,聯合國、世界銀行、摩根士丹利聯合發布的《震驚全球的中國數字》報告中指出,義烏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2006年10月開始,由國家商務部主持編制的“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定期向全球發布,成為全球小商品生產貿易價格變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將于今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國際商貿城三期市場,建筑面積達175萬平方米,融入了節能、環保、生態理念,全力打造以結算平臺、授信平臺、信用平臺建設為核心的新一代市場。
義烏市場的繁榮,有力地推動了以浙江、廣東、福建、江蘇、山東等為代表的輕工制造業基地建設。依托義烏市場的來料加工活動,已有江蘇、河南、河北、江西、山東、遼寧、陜西、甘肅、安徽、福建等10多個省市的部分地區,對接義烏市場發展來料加工業,從業群眾已超過100萬人,義烏市場業主每年支付加工費20多億元。
義烏市場還吸引了1萬多外商常駐義烏采購商品。商品出口到215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商品集裝箱超50萬只。美國、中東地區、俄羅斯和歐盟成為位居前四位的義烏出口市場。目前,經批準設立的境外公司企業代表處有1340多家,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客商常駐義烏進行國際采購。聯合國難民署以及家樂福等10多家國際零售集團在義烏設立了采購信息中心,義烏市場外向度達65%以上。
近年來,義烏還大力發展會展、物流、金融、旅游等現代服務業,推進一二三產協同發展。2007年,義烏三次產業比重為2.4:46.3:51.3,服務業增加值210億元。目前,已有各類金融機構40家落戶義烏。義烏共有小商品博覽會、襪機展、五金博覽會、玩具展、禮品展等40多個與本地產業高度關聯的專業展會。其中,經國務院批準,由商務部和浙江省政府主辦的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已成為繼廣交會、華交會后的全國第三大貿易類展會。
圍繞市場物流業十分發達,現有國內貨運經營單位600多家,可直達除臺灣地區以外的國內250多個大中城市;國際物流中心引進了17家全球知名貨代、船運公司,與寧波港、上海港實行跨關區一站式通關,義烏被浙江省政府確定為全省三個“大通關”建設重點之一,全省重點培育的四大現代物流樞紐之一。
近三年來,國際商貿城客流量年均增長30%以上,2007年共接待游客超過500萬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0萬人次,被評為“全國首家4A級購物旅游景區”,購物旅游成為義烏的新名片;文體、中介等服務業也獲得快速發展,律師事務、會計代理、人才介紹、科技中介、信息服務、翻譯、社區服務等中介服務業達320多家,涉外管理服務體系日益完善。
義烏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貿工聯動”推動工業迅速發展,建立了與專業市場緊密聯動的工業產業體系。目前,全市有各類工業企業1.6萬余家,形成了“小商品、大產業,小企業、大集群”的制造業發展格局。形成了針織襪業、飾品、工藝品、毛紡、化妝品等20多個優勢行業,其中飾品產量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5%以上、襪業占35%以上、拉鏈占30%以上,涌現了新光、夢娜、偉海等一批行業內的全國乃至世界“單打冠軍”。義烏先后被授予制筆、化妝品、無縫針織服裝、工藝禮品等9個國家級產業基地稱號,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7件、中國名牌產品7個,國家免檢產品13個,上市企業4家。有高新技術企業96家,其中省級以上28家;研發中心101家,其中省級以上6家;專利授權數6604件,每萬人占有專利授權數位居浙江省首位。
義烏的城鄉一體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統籌城鄉,以商哺農、以城帶鄉、城鄉融合,使城鄉居民共享現代城市文明,走出了一條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子。
義烏高起點規劃城市,高質量建設城市,高效能管理城市,高水平經營城市,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形成了10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近年來,義烏先后被命名為浙江省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通過了國家生態市的考核。
義烏科教文衛事業也獲得快速發展,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100%,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占全市總人口的2/3以上,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做到應保盡保,農村“五保”、城鎮“三無”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100%,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不斷邁出新步伐。
義烏的經濟社會發展處于一個相對高位。如果跳出義烏看義烏,就會發現,義烏今天的高位,遠未達到絕頂。義烏人只有跳出義烏、跳出浙江看義烏,放在全國、全球看義烏。只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登高而望,從更廣闊的領域尋找區域的差距,才能重新認識區域的價值取向,才能拓展發展空間,才會有新的出路。
從全球視野的高度,以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大背景,面臨“標兵漸遠、追兵逼近”的競爭態勢,義烏的發展已然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正處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的關鍵時期。同時,各地都處在轉變發展模式的同一起跑線上,沒有現成經驗,只有問題、考驗。誰能率先解放思想,抓住機遇,誰就能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先一步。
必須清醒看到義烏在很多方面特別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困難和不足。一是經濟發展較快,但發展不夠全面。二是經濟總量不夠大,而且發展方式仍然粗放,經濟結構不夠優化,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發展模式尚未根本轉變。產業競爭力不強,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掌握不多。
三是城鄉區域發展有了新的進步,但發展不夠協調,發展不平衡狀況有待改善。
四是資源環境保護得到加強,但可持續發展的壓力較大,資源和環境的約束依然趨緊。可供利用的土地資源嚴重不足,水資源仍然十分缺乏,農村和農業面源污染較重,單位GDP能耗仍然較大。
五是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但民生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居民的生活品質有待提升,一些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
解放思想是正確行動的先導。實踐充分證明,解放思想是掃除影響創業創新障礙、引領發展的“法寶”。針對干部和群眾中當前存在的學習風氣在淡化、自滿思想在滋長、創業激情在消退、創新精神在削弱、服務環境在滑坡等現象,中共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吳蔚榮說:上述五個方面的思想問題,嚴重阻礙了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影響了義烏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放思想,挖出思想根源,堅決破除。只有這樣,才會有思想的大解放、作風的大轉變、環境的大優化,推進義烏走向創業創新科學發展之路。只有拋棄一切落后的思想包袱,才能在科學發展的新起點上,輕裝上陣,才能在新水平上攀登新高峰,實現率先發展,高位突破。
義烏要開創新的格局,需要在一系列問題上更新觀念,確立新的思維,對影響義烏發展的重大戰略性問題作出回答。關鍵問題有:1.義烏未來,發展藍圖該如何繪就?2.義烏市場,強者能否恒強?3.義烏服務業,生長空間究竟有多大?4.義烏制造,何時不再貼牌生產?5.義烏都市,離真正的國際化有多遠?6.義烏農村,該怎么建好新社區?7.義烏部門,如何喚得暖風吹?8.義烏居民,該過上什么樣的生活?9.義烏高地,如何引得更多鳳凰來?10.義烏胸懷,拒人千里還是合作共贏?
義烏歷來是創業創新解放思想的先行者,改革開放以來,義烏人沖破障礙、解放思想、不懼爭議、勇于創新,正是因為解放了思想、把握了機遇,義烏的改革發展才能得風氣之先,實現歷史性的飛躍,達到今天的高位。
“十問義烏”涉及義烏創業創新、高位突破、科學發展的方方面面,處在不同崗位上的人們,每日都被與自己直接相關的問題困擾著,當這十個問題被一下子集中地擺在人們面前的時候,人們感受到的是震撼。一石激起千重浪,義烏全市迅速掀起了解放思想、創業創新熱潮。形成了“百姓創家業、能人創實業、干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
“我們確實應該反省了。看看身邊,不少人解決溫飽后就沒了奮斗的動力,在玩樂中消磨時光。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年輕人也不想去拼搏,這樣下去太危險了。”年已78歲的退休老師吳璧瑛激動地談起他對“創業創新”看法。
“‘小商品為什么做不出大企業、大集團、大品牌’‘義烏制造,轉型升級怎么走?’此話直指要害。說實話,企業做到現在這個樣子,我們是有點自滿了。”一位企業主剖析著自己的思想根源,重新調整了企業發展方向:“我們要爭取上市。”……
各部門、各鎮街、各系統、各企業、各村居,到處都在組織討論,義烏全市上下,都在思考“十問”,都在查找實現高位突破的思想障礙,都在探尋“十問”的答案。在義烏經商的許多外國商人,也熱情地參加到解放思想中,發表自己的見解。關注、關心義烏的專家、學者和許多領導,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義烏實現新發展的思路:浙江省特級專家、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義烏市政府顧問陸立軍,為此撰寫了《義烏在“浙中城市群”中的定位和發展思路》的長文,發表于當地媒體上;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也在義烏市“市場創新 提升研發能力”主題座談會上,作了題為《創新,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贏得主動》的發言。
圍繞“十問義烏”,義烏市委、市政府具體確定了“義烏未來發展定位問題研究、保持市場持續繁榮問題研究、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問題研究、制造業創新提升問題研究”等26個課題,由市領導牽頭,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組織力量開展調研。同時,各鎮街、各部門結合實際,確定本地本部門的重點課題,由單位領導牽頭,開展調研。要求調研工作要志存高遠,放眼全局、放眼全球;深入實際;務求實效,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確保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為義烏長遠發展把好脈、開好方。
陸立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自己參與其中3個大課題的調研。第一個課題是“關于義烏未來發展定位問題研究”。他個人認為這個課題最重要。關于義烏城市定位問題,過去大家都在探討,也達成了共識: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但到底什么是國際性商貿城市?國際性商貿城市主要是從城市的性質和功能角度講的,此外,義烏的定位還包括它與其他城市的關系,陸立軍認為至少有以下幾點:一是從“浙中城市群”和整個浙江中西部地區來說,它是經濟中心;二是從全國來講,它是省委、省政府精心培育的構建和諧社會的典范;三是從全國和全世界來講,它是最大的小商品流通、展示中心。從商貿業、服務業這個角度講,他個人認為義烏應該以香港為標桿,發展目標是內地“小香港”。
“真正的強大,絕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心靈的力量。一個人如此,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心靈的力量使人們不因財富而倨傲,也不因陌生而封閉,多年的市場打拼正在磨去義烏人乍富的浮躁,留下的是歷盡沉浮后的從容平和與不斷進取的壯志雄心。”
現在,義烏大地上新一輪創業創新,與一般意義上的比先進、找差距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它不是既有思維定式下的探尋,而是強調在自我剖析、深刻反思前提下的思想解放與全新視野的建立、全新思維方式的構建,它必將極大地推動義烏未來的發展。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永不懈怠的義烏人民,將創造出新的奇跡。 胡 夢
點擊次數: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