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有人驚呼:一德路商圈就要消失了嗎?也有人慨嘆,問題終于得到高度關注,老城區專業市場可望走上新起點。
思路既已明晰,升級刻不容緩。已經形成品牌的專業市場,按照“一頭(交易)在內,兩頭(倉儲和運輸)在外”的原則,就地改造;尚在成長之中的專業市場,整體外遷,擴大規模。
老城區專業市場所蘊涵的商業精神,早已嵌入千年商都的歷史氣息之中。專業市場的滯后,也制約著城市整體的發展,有了一個個充滿活力的專業市場,才有一個更加現代的廣州。
有著百年歷史的一德路,是廣州保存較好的騎樓特色商業街,以經營文具、玩具、精品和批發海味干果而聞名海內外。
然而,在長達幾百米的內巷中,走到了盡頭卻只見到一兩個疏散出口,而兩邊商鋪的消防滅火器都幾乎被“埋藏”在大堆的干貨里;而在一家海味批發市場旁邊的一條小巷子里,巷子的過道僅一米來寬,但近五成的房子里都堆著各種海味干貨。
天天都發生的嚴重交通堵塞也使得商家們的生意大跌,成為制約一德路發展的一大瓶頸。據海味干果商會的一位內部人士介紹,一德路街邊的“手拉車”貨運,讓大宗的貨物只能安排在深夜運輸,直接導致海味交易額急降四成。
也許正因為如此,大名鼎鼎的一德路海味干果市場,今年年初登上了全市消防隱患的“黑榜”。而事實上,今年廣州兩會期間,一份人大代表的提案就曾指出,在一德路上走一圈,你會發現店主占道經營,使本來狹窄的通道捉襟見肘;部分商鋪沒有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亂拉亂接電線,商鋪樓上卻是密集的高層住宅樓,民房做倉庫等現象屢屢可見,存在嚴重的消防隱患,已不適合做大型批發市場,建議限期轉型或搬遷。一德路商業街突然面臨消失的危機。
其實,面臨著這樣危機的專業市場商業街又何止一德路?
“政府不會看著專業市場死掉”
今年年底前,老城區440個專業市場將按照總體提升改造、功能定位、規模等重新布局規劃。
在廣州,在特殊的交通、營商環境和文化背景下,高達54%的專業批發市場分布在城市內圈層,換言之,密集在越秀、荔灣、天河三大中心城區;40%分布在中圈層,主要包括海珠、白云和黃埔等區;而城市外圈層僅有6%.改革開放之初即得風氣之先的專業市場,從服裝、皮具箱包、音像制品到文具、玩具、建材、電器、舊貨等等領域,一度獨領風騷,聞名于國內,甚至輻射整個東南亞市場。同樣是這些著名的專業市場,發展到今天卻讓我們頻頻看到其存在重大消防隱患、交通堵塞、“手拉車”物流等現狀。廣州市社科院今年的經濟發展報告顯示,功能單一、經營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等現狀,讓這些自發形成的專業市場大部分仍未擺脫低水平、低檔次的經營現狀。
老城區的傳統專業市場走到了生存的十字路口!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現代化商貿物流業形態的沖擊下,自發式老城區專業市場的商貿形態,已面臨著“死刑緩期”的危機,如果不再抓住機會及時改變業態落后等現狀,很有可能逐漸消亡。與“消亡論”迥異的,也有專家認為,老城區專業市場是廣州千年商都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還有很強的生命力,只是需要注入新的內涵。
隨著新的商貿形態日漸興盛,廣州的老城區專業市場會否逐漸消亡?它們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記者在連日的調查采訪中欣喜地了解到,盡管種種現狀不容樂觀,但市場本身和有關政府部門并沒有坐視其難以為繼、自生自滅。
在一德路的商戶積極爭取成立商業街管委會,以實施全商業街統一管理的同時,記者從越秀區和荔灣區經貿局獲悉,目前兩區正在抓緊制定包涵專業市場全面提升改造的商業網點規劃。網點規劃中明確,到今年年底前,廣州老城區440個專業市場將按照總體提升改造、功能定位、規模等重新布局規劃,謀求新的競爭力。
越秀區經貿局局長王吉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不會看著這些專業市場一個個“死”掉,而是會引導、規劃它們的發展,盡快提升改造這些專業市場。
越秀區能為專業市場的升級改造提供一個成功的范本嗎?
業態滯后制約市場乃至城區發展
市社科院市場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歐開培指出,由于中心城區空間和面積等因素的限制,“物流”和“商流”的不匹配,成為了老城區專業市場矛盾最突出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目前越秀、荔灣轄區內區工商局發牌監管的專業市場共有440家。經營內容主要以肉菜市場(62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9家)、日用工業品批發市場(143家,含服裝、玩具、電器、鐘表等專業市場)為主。按照廣州市社科院2006年經濟發展報告藍皮書資料顯示,廣州原東山、越秀、荔灣、芳村(現越秀、荔灣)區所擁有的專業市場占全市總數的40.98%.廣州老城區專業市場在數量上占據了近乎廣州專業市場的半壁江山。
然而,規模比較小、功能單一、經營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與現代化商貿流通形式相差甚遠,所導致的始終沒能擺脫低水平、低檔次的經營現狀,成為了老城區專業市場的“共性”。市社科院市場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歐開培表示,老城區專業市場業態滯后的現狀,已成為同時制約市場本身發展和城區發展的阻礙因素。
“病癥”一:
小“物流”難容大“商流”
在一德路等老城區專業市場上,仍可以見到早已被禁止的手拉車,由于空間狹窄,商戶們通過這些占據面積不大、掉頭容易的手拉車,用于汽車與鋪位之間的接泊。
而事實上這種方式只能是飲鴆止渴。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最原始的“物流”方式,事實上是限制了“商流”的擴大,甚至難以繼續支持現有“商流”。歐開培指出,由于中心城區空間和面積等因素的限制,“物流”和“商流”
的不匹配,成為了老城區專業市場矛盾最突出的問題。
“病癥”二:
交易方式相對落后
據了解,目前這些專業市場主要采取出租攤位、各自獨立經營、“看現貨、直接談生意”的交易方式,可以在多數老城區專業市場內見到。事實上,不僅老城區專業市場如此,歐開培介紹,廣州目前100%的批發市場采用比較傳統的現貨對面交易方式(即對手交易),其次約有41%的批發市場采用訂貨交易,極少有企業采用先進的拍賣交易、期貨交易和委托交易方式。
而與交易方式相適應的交易途徑,約80%左右采取的是直接洽談,只有不到10%的交易是通過電子商務,另約有20%左右是通過電話傳真交易。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較為原始落后的交易方式和途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批發市場輻射范圍的擴大。
“病癥”三:
市場功能單一
市場功能單一同樣成為老城區專業市場的一大突出問題。
據了解,目前,多數老城區專業市場只能提供價格信息和供求信息的功能,設有銀行網點功能,具備經常進行一些包括路牌廣告在內的促銷功能,而在一些重要功能方面,如物流配送功能、加工包裝功能、商品檢測功能、展示功能、其他服務功能等方面卻相對缺乏,尤其是假冒偽劣商品投訴理賠和行業發展動態及需求預測分析的信息提供方面顯得十分不足。
“病癥”四:
企業組織形態低
據了解,在老城區的批發市場中,入場經營商戶大多數是個體攤販,不具備法人資格,他們在業務經營上往往存在著嚴重的自發性和盲目性。
業內人士指出,個體戶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單個企業實力小,限制了市場擁有強大的組織營銷網絡。對商戶而言,他們在市場交易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對風險的承擔能力有限,而對市場而言,受利益驅使,經營假冒偽劣商品的事件時有發生,交易主體經營行為因此欠規范,容易影響批發市場的品牌培育和發展壯大。
整合,不擾“市”也不亂“場”
對已經形成著名品牌的專業市場,將就“市”改造提升;對于暫還未能形成品牌的專業市場則逐步實施整體搬遷。
盡管老城區專業市場種種現狀不容樂觀,但專業市場自身和有關政府部門并沒有坐視其難以為繼、自生自滅。記者從越秀區、荔灣區經貿局獲悉,針對專業市場管理和發展中日漸突出的問題,今年內,越秀、荔灣將對轄區內的共440個專業市場進行重新布局規劃,通過外遷、改造、整合,專業市場體系全面提升,全面提升老城區專業市場業態模式,謀求新的競爭力。
越秀區經貿局局長王吉陵介紹說,新規劃后的越秀區專業市場將走“品牌+特色”的路子,保存一些原有的“市”,注入更多的嶺南特色文化。他一再強調,老城區專業市場仍有很強的生命力,現在需要的是給它們注入更多新的內涵。
記者了解到,一德路的商戶目前正在積極爭取成立商業街管委會,以實施全商業街統一管理。而兩區正在抓緊制定專業市場全面提升改造的商業網點規劃,據預計,規劃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而根據《廣州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2003-2012年)》對大中型批發市場的專項規劃,廣州市原則上內環路以內中心區不再新建批發市場,市中心區內原有條件差、配套設施不齊的批發市場將通過功能轉換、向外遷移等方式進行調整改造。到2010年,內環路以內批發市場總交易面積將從目前的100多萬平方米減少到20萬平方米以下。
在商業網點規劃中,內環路以外的市中心區邊緣區域定位為批發市場園區的重點發展區域,交易面積到2012年將控制在880萬平方米左右。這意味著,交易面積近百萬平方米的市內專業批發市場將在幾年內逐步淡出市場,在城市邊緣進行升級后入室經營。
那么,按照兩區“外遷、改造、整合,專業市場體系全面提升”的思路,專業市場在外遷、改造、整合之后,會否因為換了“場”破壞原有的“市”而“死去”?
對此,王吉陵局長介紹,在整個規劃中都全盤考慮了這些專業市場原有的品牌效力因素。整個規劃將按照專業市場現有的品牌影響力,對癥引導、改造提升,做到不擾“市”也不亂“場”。
記者了解到,在兩區的整體規劃中,將主要采取兩種途徑:對一些已經形成著名品牌的專業市場,進行就“市”改造提升;而對于暫還未能形成品牌的專業市場則逐步實施整體搬遷,在新的市場造“市”。王吉陵說,政府絕不會“砍殺”任何市場的“市”。
具體做法
一頭在內 兩頭在外
王吉陵介紹,對于一些已經形成了著名品牌的專業市場,將實施就“市”改造,將專業市場所在地發展成為“展貿中心”的模式,主要進行貨品展示、看貨、訂貨,從而實現價值交易,而將倉儲、運輸分離到一定距離的范圍外,實現物流配送交易。這樣既可以不破壞原有的“市”,又可以支撐更大的商流。
以一德路為例,越秀區提出了“一頭(交易)在內,兩頭(倉儲和運輸)在外”的離岸化發展模式和改造計劃。越秀區將逐步把一德路內街內巷的商鋪引入到大型商業樓宇內,從而整體商規劃一德路的整體形象。
幾家澄海玩具生產商也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在白云區的石井、新市等幾個物流業較發達的地方建造了倉庫,今后將按照“在一德路交易,從白云區發貨”的思路發展。
整體搬遷 重新造市
按照越秀區商業網點規劃的總體思路,一些目前還未形成著名品牌的專業市場將全部整體搬遷到轄區內登峰、礦泉等可擴大市場空間的地方。
王吉陵介紹,這類市場大多還沒有形成氣候,容易搬遷,也有利于它們在新的地方重新造“市”,打造品牌、擴大規模。而對于土地資源緊張的老城區而言,無疑是抽疏了城區的商業密集度,有利于城區功能的發揮。
▲記者手記
20%也不能丟
有著百年歷史的一德路,假若有一天消失了,我們缺失了的是什么?
我們會失去一個曾聞名世界的專業市場,我們也會失去每年上百億的交易額,我們還會因此失去一些一德路曾經的物流和商流,這個百年老“市”也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慢慢成為歷史。
但我們還忘記了一點,千年商都的商貿發展在這條老街上留下過一段歷史的痕跡,這是一段商貿史,記載著廣州的商貿發展,更承載了嶺南商貿的文化。對一個傳承文化的東西,我們不輕言放棄,從這點意義上來說,我們在抱著老城區專業市場面臨“死緩”的憂患意識時,不能輕易讓一德路消失。
越秀區經貿局局長王吉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有幾句話一連重復了幾遍。
他說:“現在的越秀區經濟總量80%是來自總部經濟,而專業市場只有20%,但這不意味著我們不要這兩成,我們需要總部經濟,同樣也要保持專業市場,這是千年商都的特色和傳統,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給傳統專業市場注入新的內涵。”
不輕易放棄,政府做出了姿態,市場更要主動,作為支撐市場主體的商戶們,在得到一系列政策、硬件支持時,不妨也從提升自身軟件條件,從消防意識開始,從營商誠信開始,從自覺遵紀守法開始,也從積極嘗試商業模式創新開始。(
點擊次數: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