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成都市政府正式提出中調規劃,中心城區實施 “退二進三”政策,不再新增大型工業用地,現有占地6900多畝的100多個大型商業、商品、行業市場逐步向繞城以外調整轉移。
這一輪大規模的轉移將對眾多專業市場帶來怎樣的機遇、專業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圍繞這兩個主題,中房集團成都尺度地產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祥庸等四位專業人士進行了深入解讀。
曾祥庸(中房集團成都尺度地產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專業市場應放眼西南片區
去年,成都將專業市場調整至三環以外,形成了青白江、龍泉驛、北湖新城、雙流四大板塊,在建、已建成的專業市場總數達40多個。
成都的專業市場不能只滿足當地的需求,而應該放眼整個西南片區,擴大影響力。
根據規劃,這么多專業市場全部完成搬遷需要三到五年時間,對于市場培育期內的相對冷清,投資者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應對措施。
專業市場比拼運營能力
專業市場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需要很多配套服務,如餐飲、金融、倉儲、物流等多種環節,要全面滿足商家的需求并不容易。信息化是今后專業市場發展的一大方向,電子商務已經被商家們所采用。
四大板塊在功能上確實有一定的重復,這就要求各個專業市場在招商時比拼運營能力。開發商眼光也要看得更遠,剛建成項目時每平方米只賣幾千元,但在長期經營后每平方米能賣接近十萬元。
李勇(摩爾國際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營銷總監)發展方向:物流和電子商務
專業市場既有銷售功能,也有展示功能,它將消費者、經銷商、廠家等產業鏈上下游聯系起來,而不再是單純實現商品銷售功能。
物流和電子商務是未來專業市場兩大主要發展方向。專業市場可以引進第三方專業物流,來滿足商家的需求。
專業市場完成外遷后將會擁有更大的成長空間,整個建設規劃、配套等方面都更加有利于長期的發展。
投資建議>>>全面考察項目情況
投資者要對產品背后的開發商、運營商、進駐的主力商家等情況進行系統考察,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向專業人士進行了解。專業市場開發商不能總想著項目建好了以后能賣多少,而應該更加重視長期運營。
建議投資者:綜合考慮區域定位、運營情況、政府是否鼓勵相關行業的長期發展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