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阿里巴巴集團在北京發布調研報告,指中國中小企業群體并未出現密集“倒閉潮”,但由于生產成本增加和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小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已經變得十分嚴峻。
這份報告是對浙江寧波、溫州、臺州等7個城市的94家小企業、4家專業市場和12家當地銀行進行走訪,以及通過網絡問卷對浙江各地2313家小企業進行調查后作出的。
調研結果顯示,盡管國際經濟形勢不明朗,小企業正面臨成本上升等困境,但是大多數小企業仍在積極經營,并不存在“倒閉潮”。很多小企業表示其經營并不依靠銀行貸款,主要是用自有累積的資金周轉及親友間的借貸。因此,小企業的資金周轉對宏觀調控的貨幣政策并不敏感,小企業也不會直接因為銀根收緊而突然倒閉。
導致部分小企業倒閉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投資高風險行業失敗,二是市場的正常淘汰,三是小企業主動停產待機。80%以上的小企業認為,經營最大壓力是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上升,其次是人民幣升值、用工荒、融資成本高。
據稱,一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了企業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貨幣緊縮政策是對癥下藥,能有效抑制通脹。不過,銀根緊縮使得小企業上下游企業資金緊張,上游現金支付比例增加而下游回款周期變長,影響小企業的資金鏈,使其感受極大的經營壓力。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薛兆豐認為,目前國家的金融政策,對中小民營企業形成了兩方面的夾擊:一是人民幣匯率未能自由浮動,推動了引入型的通脹,致使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不斷飆升;二是銀行融資政策僵化,致使中小民營企業融資相當困難。
報告認為,擴大融資渠道可緩解當前小企業面臨的經營困境。一要出臺小企業信貸扶持政策,鼓勵專營小企業信貸的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小企業的融資服務,并加強監管,實現專項風險專項管理。二要創新信貸技術,提升小企業信貸的服務能力和效率。三要對小企業稅收政策予以優惠,幫助小企業降低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