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輝煌一時的環市童服交易中心如今因為佛山名鎮建設的不斷推進,其搬遷的時間越來越緊,聚集在此片區的童裝企業均面臨著轉移的命運,佛山童裝產業的發展也走在了一個關鍵節點。
這些正尋求向外轉移的企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禪城區環市童服行業協會上周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協會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有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多個省份的地方政府前來佛山洽談,希望承接佛山童裝產業的轉移。
面對地方政府拋出的橄欖枝,為了規避投資風險,佛山部分童裝企業嘗試“抱團”,協會也以“集團式運作”組織生產型加工企業向外轉移。據介紹,佛山童裝擬在3-5年內,于西南、華中、華南、粵北等地建設5個“佛山童裝工業園”,而營銷、設計等環節則爭取留在佛山本地。
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佛山陶瓷。近幾年,佛山陶瓷企業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轉型大潮,紛紛遷往省內的清遠、肇慶等地和江西、湖南、河南等省,在佛山以外地區建立了眾多生產基地。這些企業的產能相當于復制了轉移之前佛山地區的陶瓷產量。與此同時,佛山則成為全國最大的陶瓷總部聚集區和商貿區。
同為傳統優勢產業,同樣擁有全國的名氣,同樣在進行向外轉移,佛山童裝產業又能否復制陶瓷產業轉移的輝煌?
避不開的轉移
祖廟街道朝安一帶是佛山童裝最大的聚集地。這里面既有最初由各個村委會建設的工業區,也有被稱之為“二代童服城”的、由鎮街建設的加工園區,如老環市鎮的五大工業區環市童服城、果房、文華制衣城等。在這個片區之上,孕育了全國最為成熟的童裝產業鏈。
據協會負責人介紹,在國內童裝這個產業類別的形成中,佛山的貢獻最大。“當時全國第一個童裝專業市場在中山八路,它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品牌都是‘佛山制造’。到今天,佛山童裝的概念并不僅僅等同于兒童服裝,而已經是一個少兒時尚產業,囊括了奶瓶、滑板、少兒圖書等全套的,從孩子出生到成長全過程的商品。佛山童裝已經完成了行業的積累,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佛山童裝不僅僅是一個行業,它帶動了工業化時期的就業、城市和商業消費等等。”該負責人介紹,6000家童裝企業中至少有2000家企業一年召開兩次全國經銷訂貨會,每家每次訂貨會來的客人平均都有300個到佛山尋找童裝品牌的外來客商平均每天都會有500人。這些客商直接拉動了佛山的酒店、餐飲等第三產業的消費。
而隨著城市改造的推進,這一帶的童裝企業已難以適應城市的發展。據了解,這些工業區內勞動力密集的制衣行業被明確為祖廟街道火患重點監控行業,集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的場所也成為整治火患的重點場所。此間,祖廟街道將環市童服城的街道所屬物業共52畝作為佛山名鎮項目配套,用于建設安置房。
“這部分物業共有童服生產經營單位365間,一年租金收入近1500萬元,我們毫不猶豫地全部收回。”街道負責人表示。僅今年以來,該街道就投入火患整治經費140余萬元,排查摸底生產經營單位12000多間,特別針對果房大道、環市童服城成重點地區開展火災整治聯合執法行動8次。
協會負責人也表示,在季華路沿線的物業租金高漲的情況下,環市童服城一直處在低租金的經營環境中,“可以說這些小型童裝企業一直泡在溫水里。泡在溫水里的企業注定是長不大的,所以從行業發展來說,這些企業的轉移也是必然。”
頻頻拋出的橄欖枝
事實上,從佛山提升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一開始,省內的粵東西北地區以及內地省份就盯上了陶瓷、服裝、塑料、家電等眾多行業的轉移,童裝產業也是其中之一。
協會負責人介紹,由于“佛山童裝”在全球童裝產業具有非常大的生產加工份額、極高的市場銷售占有率以及佛山童裝產業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許多地區紛紛派出強大的招商團隊來佛山考察并舉辦招商引資推介活動,“各地政府與協會、童裝企業溝通后,均表示可以拿出寬松的政策環境、專項的配套政策,希望佛山童裝產業轉移過去。”
據了解,僅僅在今年,就有多批人馬前來招商。6月份,河南鄭州市管城區、新密、鞏義、南陽等地邀請佛山童裝企業代表前往實地考察。與此同時,江西的“上饒紡織服裝招商團”來到佛山,對佛山童裝產業進行考察并與江西籍童裝企業家舉行座談會,希望“佛山童裝”能夠在上饒建設開發“佛山童裝”產業園。
“目前,已有湖南、江西、湖北、河南、安徽等不少于10個省份的地方政府邀請我們去考察,促成佛山童裝產業在當地的落戶。”協會負責人說,“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佛山童裝企業生產環節向外轉移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但是如何轉移、轉移到哪兒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據了解,在佛山童裝產業的轉移當中,有不少企業在轉移后就遇到水土不服的情況。“因此,為了降低企業的轉移成本和投資風險,我們提出了集團式運作的方法,讓企業抱團轉移,這也有利于我們集中引導企業擺脫過去粗放式的發展方式,提升產業競爭力,避免二次轉移。”
這種方式在湖南率先取得了成效。2010年底,佛山企業廣東惟聯投資有限公司與株洲市蘆淞區服飾產業投資公司簽約共建“中國少兒時尚創意產業園”。據蘆淞區服飾產業投資公司總經理葉天毅介紹,產業園占地2000多畝,在產業園旁邊還將建設10萬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株洲市蘆淞區是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集散地之一,但生產能力稍為薄弱,而佛山的童裝企業數量多,目前大部分都在尋求向外轉移,我們這個產業園將主要承接佛山地區的童裝企業。”
據介紹,童服協會計劃擬在3―5年內,組織企業進行類似湖南的集團化轉移,于西南、華中、華南、粵北等地建設5個“佛山童裝工業園”。另外還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抱團進百貨商場、專業批發市場,按照連鎖商業模式不斷的對外推出“佛山童裝”大賣場,擴大佛山童裝的銷量。
資金和品牌實力制約童裝企業轉移
佛山童裝企業的集團式轉移,也帶出一個業界頗受關注的問題:童裝產業的轉移和升級能否復制佛山陶瓷轉移、升級的輝煌?
事實上,從2000年開始,佛山不少大型陶企如新中源、新明珠等為了尋找更廉價的原材料和土地成本,就開始向外擴張轉移。這種轉移在2006年達到高峰,截至目前,佛山已將八成左右的陶瓷企業轉移出佛山。除了一些資金實力強的大企業外,佛山的陶瓷企業也嘗試抱團轉移,如在清遠源潭地區的陶瓷工業城,全是佛山轉移過去的陶瓷企業。
根據行業協會的有關調研,近年來由于佛山陶瓷企業的向外轉移,全國新增了眾多陶瓷產區,如江西高安、四川夾江、河南鶴壁等,佛山陶瓷資本在外設廠所生產的陶瓷產品已差不多等同于產業轉移前整個佛山地區的產量,相對于復制了一個“佛山陶瓷”。在生產環節遷出的同時,佛山蛻變成為陶瓷企業總部聚集區和全球最大的陶瓷商貿區,產業的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但是,在資金、品牌和土地等多重因素制約下,童裝產業或將難以復制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輝煌。
盡管佛山童裝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已在“大佛山”區內形成了6000家童裝企業、8000家童裝配套性企業、上下游及配套企業的從業人員達六十多萬人,中國童裝四分之一以上的品牌都產自佛山,但他們的規模和資金難以和動轍過億、過十億的陶企相比。“佛山陶瓷的轉移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其擁有一些資金實力強、品牌知名度高的企業充當轉移的先鋒,如新中源、新明珠等大型企業在當地落戶后,會帶動相關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的完善,從而吸引眾多佛山中小型陶企前去落戶。而在童裝行業沒有像陶企那樣銷售過億、過十億的企業,資金和品牌影響力有限,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難以體現。”佛山市紡織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表示,佛山陶企轉移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把總部、營銷等功能留在了佛山,政府也騰出一些土地給企業建總部,形成了類似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這樣的總部集聚區,童裝行業目前則仍沒有這樣一塊區域,因此,土地成為童裝能否向總部經濟轉型成功的問題之一。
在一些企業看來,佛山童裝企業的集團式轉移目前已錯過了最佳時機。“童裝老板打拼得很艱難,行業自身也存在一些從未被正視的問題。事實上,集團化轉移的時機一過,再出手相救已經有心無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 的 童 裝 企 業 負 責 人 說 ,“2005、2006年是童服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那個時候多數企業的行為仍然短視,諸多中小企業也沒有借機做大做強。在目前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才選擇轉移甚至改行,所需付的成本已提高很多。也正是因為龍頭的缺失,集團式轉移才是一個更穩妥的方法,使企業在轉移過程中避免水土不服。”
童服行業協會的負責人也坦承,和佛山陶瓷相比,佛山童裝的集團式轉移起步確實晚了,“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佛山的童裝企業對集團式轉移都非常熱情,他們只是希望把加工環節轉移出去,而把服裝設計、創意、銷售等高附加值環節繼續留在佛山。這種市場力量加上政府的支持,佛山童裝產業的發展就不會沒落,反而會越做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