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歐美消費—中國制造”的全球經濟增長模式正逐步改變,世界金融體系、國際產業鏈結構也面臨新調整。
與此同時,國內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強化,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日益突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經濟協調、平穩、可持續發展是“十二五”時期的重要任務。
經濟轉型、產業升級成為重中之重,民營經濟如何順勢而動?民營經濟極為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又會面臨怎樣的困難?請看本報記者發自江蘇江陰和廣東南海的調查。
長三角民營經濟重鎮江陰:科技+金融,助力升級
2月17日上午9時,在江陰市委辦公樓會議室,一個主題為“以人才、科技、金融為支撐打造江陰工業立市新格局”的會議正在召開。“江陰經濟已經到了不得不轉型升級的階段,時不我待。”市委書記朱民陽開門見山。
逶迤流淌的長江,恰似江陰的“脊梁”,35公里的長江沿岸,集中了新能源、石化、包裝材料、特鋼、集成電路等現代化產業。隨著國際產業格局的變化,江陰的經濟“脊梁”正在經歷一場蛻變:從加工制造向研發創新、從產業跟跑變為市場領跑。
困境:高能耗企業比重大
對策:劃定1/5的面積為“不開發區”,讓開發區更好地開發
江陰民營經濟發達,現有的企業多脫胎于上世紀80年代的鄉鎮企業,一段時間以來仍以傳統產業為主,紡織、機械、化工、冶金等傳統產業的比重很大,其中原材料工業占到2/3,高能耗企業比重較大。
在區域競爭激烈、開發區建設方興未艾之際,全國縣域經濟的領頭羊江陰“以退為進”,在長三角地區率先提出規劃“不開發區”的理念并付諸實施,在全市6個鎮劃定200平方公里“不開發區”(占全市總面積的1/5),專門用于種植稻麥和發展現代農業,探索符合低碳排放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朱民陽說,留出“不開發區”,就是要求我們的開發區更好地開發。
在江陰,不符合產業指導目錄的項目不批,不符合準入門檻條件的項目不批,不具備污染處理能力的項目不批,污染負荷嚴重超過當地環境容量的項目不批,不進入工業集中區的項目不批。
華西村是江陰改革變化的一張名片,也是江陰經濟轉型的“一扇窗”。面對轉型升級,華西人作出了一個驚人決定——將化工廠全部關停,而且狠下心來把設備拆卸按照廢品處理。這些化工廠年效益均在3000萬元左右。現在,華西人正向海洋運輸業拓展,已擁有5艘遠洋運輸貨船,年運輸能力超過300萬噸,還成立了海洋工程服務公司。
困境:低端產品產能過剩
對策:引入高科技,并扶持金融機構進行戰略投資
江陰工業經濟轉型的困惑是:在產業鏈中處于附加值相對偏低的一段,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矛盾較為突出。例如紡織、化纖行業以面料、紗線為主,而高檔服裝、家紡等終端紡織品較少。
“新一輪的工業立市并不是傳統企業的一個復制,而是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形成新的發展。”江陰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馮愛東說,企業自身的意識再加上政府的引導,形成一個非常強烈的信號:給傳統產業不斷注入科技元素,從而“脫胎換骨”。
當前江陰市產業結構轉型的一個亮點是,一些低端產品開始實現品牌化、高端化。全球最大的精紡呢絨生產企業——江蘇陽光集團,其毛紡制造實現了70%的自主品牌研發生產,是世界上惟一一家可以生產300支面料的企業。
江蘇陽光集團董事長陳麗芬說,目前江陰各大企業還有一個掣肘,那就是勞動力緊缺矛盾較為普遍,缺少熟練技工,中高端技術研發、經營管理人才更是緊俏。
江陰除了實施“人才特區”戰略,引進國家“千人計劃”人才5名、江蘇省“雙創”計劃人才8人、海外高層次人才465人外,還不失時機地計劃引進和培育3—5家獵頭機構,為引進急需、緊缺的科技研發人才、金融服務人才、職業經理人等高級人才鋪平道路。截至目前,已有70余位科技領軍型人才帶領團隊來江陰創業,這些企業因其科技含量高、爆發力量強、成長速度快而被稱為“未來行業冠軍”。
尖端高科技人才的引入,對產業的帶動作用有時是難以估量的。2006年底,年僅31歲的海歸張雷從丹麥帶著10人技術團隊,在家鄉的經濟開發區創辦遠景能源公司。入園之初,公司僅有2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300平方米研發用房,如今不僅擁有風電核心技術,還成長為國內首家獨立完成1.5兆瓦風機動態載荷和傳動鏈系統設計認證的風電企業,創造出20億元的年產值,一份來自美國的訂單就高達30億元。
張雷說,遠景能源的成功,正是一種新的企業增長方式,那就是有了核心技術后,還要懂得企業管理,善于金融資本的運作和科技創新來打造核心競爭力。按照朱民陽的說法,那就是搭建了“企業家+科學家+金融家=大贏家”的創業投資模式,由政府做“紅娘”,引導企業突破單一的股權結構,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信貸融資“雙輪驅動”,推進企業引進戰略投資。
對有上市實力的企業進行重點關注、聚焦服務,為企業上市創造有利條件,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向科技型企業開展融資服務,江陰還計劃組建2000萬元的科技信貸風險補償基金,對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機構在支持科技創新過程中產生的損失給予適當補償。截至目前,江陰累計有29只股票在海內外上市,這29家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都是高新技術企業,共募集資金近150億元,在資本市場上繼續保持了獨具特色的“江陰板塊”和“華夏A股第一縣”的地位。2010年,江陰市營業收入超億元企業436家,其中超百億13家、超50億元18家,“中國制造企業500強”由2005年的11家增加到14家。(記者 王偉健)
珠三角民營經濟先行者南海:內提+外引,初步轉型
2月18日,美麗的廣東南海千燈湖畔,剛過完元宵佳節的南海人又迎來一樁喜事——占地111畝、總投資超過21億元的“粵港金融·科技園”正式奠基。“要繼續給力產業轉型,南海必須培育一到兩個金融與科技融合的平臺,讓企業能找到技術,資本能找到市場。”南海區區長區邦敏如是說。
“南海靠本土民營經濟起家,這個傳統不能丟;但照舊把"雞蛋"都放在民營經濟一個"筐子"里,轉型升級顯然力不從心。”既要對內大力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又要勇于淘汰落后產能,騰出空間從外引進新興產業。南海決策者一致認為。
困境:區位優勢導致民營企業創新內動力不足
“民營經濟門檻低,收益快,在發展起點期非常需要。但我們走得太快了,混亂無序;幾十年只知道"埋頭走路",不知道人家早已鳥槍換炮,我們的煙囪還在不停冒黑煙。”曾多次考察華東地區的南海區委政研室主任謝曉云形象地說。
的確,曾名列全國百強縣前三的南海,進入新世紀后逐漸被長三角趕超,落到6名開外。企業規模小,入選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和產值超百億的各僅2家;產業層次低,傳統低端制造業過于依賴土地和勞動力,使土地資源開發強度已達54%;發展方式粗放,環境污染嚴重,1平方公里有1000噸漂浮物。在區經濟促進局局長劉銘恩看來,“長此以往,不僅企業自身難以生存,城市容量、環境容量也無法支撐。”
廣東省社科院丁力教授分析認為,南海民營企業主要是靠接香港、臺灣等地的生產訂單發展起來的,不用擔心產品銷售,只要專心在生產領域降低生產成本,就可獲得更多利潤。“這與江浙一帶的民營企業不同,那邊的企業從一開始就要考慮產品的市場銷售,逼迫它們不斷推陳出新滿足市場需求。”丁力認為,南海的區位優勢推動了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但現在這一優勢卻反過來導致企業創新的內部動力不足,成為制約民企創新的消極因素。
對策:扶持本土優勢產業,引入新興產業
去年7月履新的南海區委書記鄧偉根認為:“南海的民營經濟大有可為,但只有加快轉型升級,才能在過去30年基礎上續寫新的輝煌。”南海區歷任主政者次第推進這一理念。
早在2008年,針對民營經濟“強勢產業不突出,領軍型企業不夠多”的現狀,南海實施“雄鷹計劃”,選定300家骨干民營企業實施“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南海對民營企業、傳統產業中的優勢產業、優秀企業不僅要保,還要扶,還要提。
2009年,南海全區民營企業投入技改資金超45億元,為全省第一;8個鎮街全部成為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擁有省級民營科技企業95家,一大批民營企業在改造升級中,實現從低端向中高端的轉型,先后產生10家上市公司,還有近30家企業正在醞釀上市。本地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先行一步,使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的南海,不僅沒有出現經濟大幅下滑,反而逆市飄紅,2009年GDP增速達14.5%。
“民營經濟有提升空間,但也有局限性。不少富二代、富三代小富即安,滿足于停留在產業鏈低端,靠傳統制造吃薄利,進取意識不強,沒錢沒法轉,有錢也不敢轉。”謝曉云說,因此,南海區圍繞著民營經濟做的文章不光是提升,還有毅然決然地淘汰落后、關停并轉。從2007年起,全區關停整治陶瓷、玻璃、印染、小熔鑄等污染性企業累計達1500多家。關閉落后產能的同時,南海充分利用整治騰出的空間,引入新興產業和優質企業,鄧偉根稱其為“把大樹搬回家”。
事實上,南海區搬回家的不僅是“大樹”,還有一大批長勢喜人的“小樹”乃至“樹苗”。在南海,“企業不問大小,只問優劣”。
通過騰籠換鳥,南海區近年來共引入工業企業80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液晶顯示器、汽車配件、智能家電、電子信息為主導的高新產業集群,實現引資總額超1000億元,新增工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2007年開建的廣東省金融高新區,截至去年底已吸引39家國內外知名金融企業落戶,總投資逾120億元。
初具成效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劉銘恩分析,相比于長三角,南海包括整個珠三角,都存在著金融機制保守、創新產品不足的問題。“很多民營企業土地都是租來的,沒有抵押就貸不到款,沒錢就難以轉型升級。”另外,這幾年政府在企業科技創新上扶持不少,但顧了投入不顧產出,不少企業研發生產出來的新產品打不開市場,賣不出去。“我們這里很有名的蒙娜麗莎陶瓷,研發出一種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很薄的瓷磚,產品很好,但只有他一家做,國內沒有相關標準,他就進不了任何工程的招投標程序,因而銷售壓力很大。”
除了金融短板,人才也是一大瓶頸。“我們出去招人,別說去北京上海,就是去武漢,一說我們在佛山市南海區,很多人還不知道是哪里。”艾科電子公司總經理常文飛頗為苦惱。(記者 賀林平)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