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制鞋大國,年產量達80億雙,占全球年產量的70%,出口量達到60億雙,世界上平均每3人就有1人穿中國生產的鞋。而廣州既是中國鞋業的心臟,也是鞋材最集中的地區。
據《民營經濟報》報道,有著“鞋王”之稱的劉穗龍締造了國內第一個專業鞋業批發市場;同時,其旗下的新濠畔鞋材皮革五金批發廣場也成為南中國最大的鞋材國際貿易平臺,被業界公認為廣東鞋材市場的“龍頭”、“旗艦”,并形成了頗有影響的鞋材業的“廣州價格”。
小小的鞋材為何在劉穗龍的手里也能創造“小魚蝦”跳“龍門”的奇跡呢?日前,這位在業內有著鞋材市場“教父”之稱的劉穗龍在廣州接受了記者獨家專訪。
“小魚蝦”為何能跳“龍門”?
劉穗龍一再強調的是,“最核心的理念是讓進駐商家在我的廣場里都能賺到錢。他們賺不了錢,我也就沒錢賺。有了賺錢效應,口碑也就傳出去了,一傳十,十傳百,商家就不請自來了。”
專業市場成功原則
他總結了三大原則:一是要選好地址,二是要立好項目,三是要量力而行,特別是對資金鏈的把握要掌握好。他提到,所謂立好項目是指要能夠洞察市場的需求,市場需要什么,你要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如果一個市場已經在滿負荷運轉的話,再進行立項,經營起來肯定困難重重。
憑借勇氣和魄力創業鞋類批發市場
“人往往就是怕輸不起,而年輕就是最好的本錢。當初創業憑的就是年輕人的勇氣和魄力,大不了重新來過。”談起創業時的動機,劉穗龍仍一臉的豪氣。
實際上,創業之前的劉穗龍有著令當時許多人羨慕的職業,在工商管理局從事市場管理工作。而正是有了近五年的市場管理經驗,劉穗龍敏感到里面蘊藏的巨大商機。
“當時,全廣州沒有一家像樣的鞋業批發市場,市場也是由國營單位壟斷經營。我想,如果私人企業參與運作的話,憑借其靈活的經營機制,一定不會做得比國營單位差。”不到24歲的劉穗龍選擇了離火車站較近的站西路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
1991年7月,劉穗龍在廣州站西路創辦了廣州市第一家經營鞋業的專業市場,也是廣東第一家鞋業專業批發市場“廣東鞋業城”,即后來的“九龍鞋城”。當時,市場規模并不大,僅1000平方米左右。由于鞋業城定位準確,很快就旺起來了。
“當時,在全國范圍內都沒有一個這樣的市場,生產廠家需要市場,僅用了半年時間,鋪位就開始供不應求。”僅一年之后,劉穗龍又在臨近的地方趁勢開設了第二個鞋業批發市場“帝豪鞋業城”,規模增至3000平方米,同樣又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劉穗龍是一個勇于創新的企業家。從1998年開始,劉穗龍便將目光轉向開發經營鞋材輔料的專業市場,在站西路開辦了廣州市第一個以經營鞋材皮革五金為主的新濠畔鞋材皮革五金批發廣場。產品齊全是新濠畔的最大特點,在這里商家能買到一雙鞋所需用的任何材料。一位歐洲商人在朋友的帶領下看到新濠畔后不無感慨地說:“這是我看到的品種最齊全的鞋材廣場。”
而地理優勢又奠定了新濠畔皮革鞋材五金批發廣場成為廣州皮革鞋材貿易中心的地位。站西路匯聚著全國3000多家鞋廠、貿易商,各大鞋城距新濠畔只有3-5分鐘的距離,批發商一訂完鞋就直接上新濠畔買材料,了解市場行情和流行趨勢。
如今,劉穗龍的企業發展成為擁有新濠畔品牌系列的8個專業市場和1間與之配套的中型星級酒店;經營面積總計10萬平方米,標準商鋪1000多間;場內除了有廣東的新潮流、大昌、千福臨等120多家知名大戶,還匯聚了全國(包括港、澳、臺)幾百家實力雄厚的品牌企業:如來自臺灣的政龍、匠心、興隆、優妮發等;來自上海、溫州、福建、江西、河南、河北、東北等地的大榮、洪萍、司麥脫、福特、孔平……
運作市場駕輕就熟選址立項量力而行
在談到“小魚蝦”為何也能跳“龍門”時,劉穗龍一再強調的是,“最核心的理念是讓進駐商家在我的廣場里都能賺到錢。他們賺不了錢,我也就沒錢賺。有了賺錢效應,口碑也就傳出去了,一傳十,十傳百,商家就不請自來了。”
為此,劉穗龍在市場特意聘請了一批管理監督員,定期或不定期組織他們開會,對市場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
“他們可以直接把意見通過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反聵到我這里。我會及時進行處理,一一作出答復。這樣一來,商家有一種當家做主的感覺,員工也在努力地工作,讓商家滿意,市場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人氣越來越旺了。”劉穗龍說。
劉穗龍指出,講究公平也是重要的一環。他稱,在他的市場里,本地客戶和外地客戶都一視同仁。特別是對于外地客戶,還免費幫辦理暫住證、營業執照等手續,讓他們感覺到是在家門口做生意。有時,外地客戶與本地客戶發生爭執時,他們也會秉公處理,妥善加以解決。他透露,如今,其旗下專業市場里,外地客戶占了50%至60%左右。幾年來,正是與各進駐商家同呼吸、共命運,才使得新濠畔能夠迅速崛起,并在產品檔次、商家實力和配套設施、商場服務上超過其它專業市場,成為我國重要的皮革、鞋材批發中心。
作為中國鞋材市場“教父”級人物的劉穗龍對于專業市場的把握,可謂駕輕就熟。他總結了三大原則:一是要選好地址,二是要立好項目,三是要量力而行,特別是對資金鏈的把握要掌握好。他提到,所謂立好項目是指要能夠洞察市場的需求,市場需要什么,你要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如果一個市場已經在滿負荷運轉的話,再進行立項,經營起來肯定困難重重。
“對于項目的確定,我都是在權衡風險與成功的比率,自己能夠把握住的才會拍板去做,絕不會冒進。我并不要求發展最快,而是要穩中求進。我要求做百年老店。”劉穗龍坦言。
如今的新濠畔立下了“創百年經典品牌,辦中國最專業鞋材市場,努力推動中國鞋業搶占世界高端市場”的長遠目標。
打通鞋業產業鏈構造全國連鎖網
劉穗龍告訴記者,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如今的鞋材市場又到了一個轉折點。作為行業領頭羊的劉穗龍,考慮的事情更多、更遠。
他表示,下一步,要在利用原有有效資源的同時,采用互補式整合,對新濠畔重新規劃和改造,使市場規模從現在的10萬平方米擴大到20萬平方米,并對市場硬件進行全面的升級換代。他透露,他們已在新濠畔附近征地4萬平方米,投資4億元,構筑一個建筑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集商鋪、寫字樓、會展、經貿洽談、電子商務、智能網絡等為一體的國際性鞋材交易平臺,使國內外客商擁有一個自己的“家”,擁有一個產權屬于自己的永不落幕的鞋材供應、銷售中心。
他還提到,新濠畔聚集了全國數百家知名品牌企業,每天匯合了來自五湖四海不同膚色、人種約2萬/次客商,擁有種類繁多的各種商品。新濠畔已不是簡單的商品買賣場所,更是一個擁有豐富的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資料庫和廣大客商互相學習、交流的殿堂。
劉穗龍告訴記者,他有一個龐大的設想,那就是在全國各地甚至國外建立一個鞋業零售連鎖網絡。從批發市場到零售平臺,劉穗龍想把整個鞋業產業鏈充分調動起來,做到資源最大化。他透露,首批將會在全國省會等中心城市鋪開,下一步再擴展到其它城市。
從當初3000平方米到如今十萬平方米的經營場地,劉穗龍曾經歷了許多困難。但憑著銳意創新的精神和誠信服務、永續經營的理念,終于闖過了一個個難關,也創下了“小魚蝦”跳“龍門”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