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融入國際大市場步伐的加快,圣誕節正在成為商家重要的促銷節日。
圣誕節前十天,在薩爾圖工貿小商品批發市場記者發現,商家們早早就開始了裝飾自己的店面,打造出一派熱鬧浪漫的節日氣氛。到處是花樣繁多的圣誕禮品、綴滿飾物的圣誕樹以及營造圣誕氛圍的商鋪,商家的圣誕營銷不宣而戰。
圣誕節中最普及的飾物就數各種鈴鐺了,今年的鈴鐺增加了很多新元素。比如說中國風,傳統的歐式鈴鐺加上了八角,將中式建筑的斗拱飛檐融進其中。這樣嶄新的創意自然價格不菲,一個今年新版一米五長的掛鈴,售價是300元。
圣誕節中的重要主角是小朋友,圣誕襪、圣誕包,圣誕老人的全套裝備悉數收入囊中也不便宜,一個價格最低的圣誕襪也要15元,價格高的要將近100元。圣誕老人衣服的價格區間也很大,成人型號童裝尺碼應有盡有,一套帽子胡子披風靴子,從300元到2800元不等。
買家群體很廣泛,在擁擠的人群中記者隨機采訪了正在挑選商品的陳先生。陳先生買了三米高的圣誕樹,加上幾個掛在樹上的圣誕掛件大禮包,總共花了1000多元。在問及為何買這么多圣誕商品時,陳先生告訴記者:“圣誕前后的節日特別多,單位打算布置一下辦公室,讓員工借洋節放松一下心情。”
劉先生是一家中等規模的圣誕飾品店的店主,他告訴記者,自從進了12月份,每天都能接10單左右的千元以上大單。據了解,和劉先生家經銷同類商品并且經營規模接近的店鋪在大慶共有50家左右。50家店鋪,每天能接10單1000元以上的大單,銷售周期在30天左右,將這些要素累計起來,我市圣誕市場僅飾品零售額就能達到1500萬元以上!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這其中還并不包括中小學及高校周邊等強購買力人群的消費額。
1500萬元,是大慶人花出去的,其中有多少能裝在大慶人的口袋里?采訪中記者得知,我市圣誕市場的商品百分之九十來自于義烏,剩余百分之十來自于北京沈陽等地,每年都是如此。
圣誕商品難覓大慶制造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市銷售的圣誕商品中,沒有一種是大慶制造,琳瑯滿的商品多數來自義烏、北京、沈陽。薩爾圖工貿市場一家圣誕商品店的老板告訴記者:“不是我們不想在自家門口進貨,實在是咱們這沒有這樣的生產廠家。”
我市為什么沒有這樣的生產廠家,是不想做,不會做,還是什么別的原因呢?
帶著這樣的問題,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塑料制品生產企業,因為圣誕節的當家商品——圣誕樹的主要材質是塑料。
我市從事塑料制品生產加工的企業數量眾多,大慶雪潔塑料制品廠就是其中規模比較大的一家。老板楊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主要是生產各種容器類的塑料產品,對于生產圣誕商品,從來就沒有想過。從工藝上比較,生產圣誕飾品的技術難度并不比生產塑料容器的工藝難度大,只是我們從來也沒有做過,不能放棄現有的市場去做我們從沒有做過的。
楊先生的介紹代表了我市不少塑料制品商的心態。記者采訪的多家塑料制品生產企業都跟他們一樣,并不是技術不過關,而是固有的生產思路束縛著生產商們,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生產圣誕商品。
大慶市三勝塑料制品廠則是另外一種原因。他們的經營一直很不景氣,產品的技術含量小,利潤率非常低。即使在我市市場也沒有打開局面。面對龐大的圣誕蛋糕,姚廠長曾經想過要分一杯羹。但是從設計到制造,有很多空白有待彌補,所以他也僅僅停留在想過狀態,遲遲未能動手。
圣誕節對于消費者來說,是節日也是消費日,對于銷售圣誕商品的商家來說,則是一個銷售旺季,而對于圣誕商品的制造廠家來說,更是收獲的日子,可是在我市卻沒有因為生產企業因圣誕而獲利,巨大的蛋糕全數捧給別人,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圣誕商品大有“錢景”
說圣誕商品大有可為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有巨大的消費市場,更因為圣誕商品的以下幾個特性:
第一,圣誕商品市場是一個非成熟市場。我們知道,在一個成熟的市場里,一個后來者想要進入,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因為所謂成熟的市場,買家賣家之間已經有了某種默契,賣家的品牌、口碑已經建立起來,絕大多數的市場都被不多的幾大家壟斷。后來者要進入,就意味著整個市場要重新洗牌,就意味著從以前已經成為霸主的賣家手里搶奪客戶,必然遭遇強烈的反擊。
而在圣誕商品市場目前還沒有一個或幾個居于霸主地位的品牌,甚至可以說,在圣誕商品市場基本沒有品牌意識,記者在薩爾圖小商品批發市場采訪時發現,沒有一個買主首先提出要買某某品牌的圣誕樹,或某某廠生產的圣誕老人服飾,我們也沒有在電視或公開媒體上看到某某圣誕樹的廣告。這一切都說明,這還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而非成熟的市場里,后來者進入的門檻往往是很低的。
第二,圣誕商品技術含量低。無論是圣誕樹還是圣誕老人服飾,或者圣誕風鈴,其技術含量都相當低,根本不需要投入百八十萬的科研經費,也不需要三四年的漫長科研時間,這類季節型大眾消費品,季節一過,即告失效,其耐用性要求也不高。
第三,圣誕商品的地域性很強。對于一個季節性的大眾消費品,除非在價格上有著巨大的優勢,否則沒有哪個商家會想要千里萬里跑到他鄉甚至異國去進貨,而本地制造有著巨大的優勢,運費少,反應速度快,而且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
選擇本地制造,首先優勢是選貨進貨方便,甚至可以省下租倉庫的費用;第二個優勢是市場反應靈敏,哪種貨好銷就多訂哪種,哪種貨不好銷就不進哪種,少數量多批次,緊跟市場,反應迅速,還減少占壓資金。有這兩個因素,決定商家必然青睞本地制造,再加上市場不成熟,品牌意識差等因素,只要在設計理念上稍下功夫,本地制造必然在與外來對手的競爭中占盡上風,成為圣誕商品市場的霸主。
情人玫瑰的啟示
情人節也是“洋節日”,但是它所帶來的潛在經濟價值經過挖掘已經在我市創造出新的產業與效益,“大慶制造”的玫瑰已經成為一些先知先覺者的搖錢樹。
我市已經培育出一個玫瑰花產業,本報在今年夏天曾經做過專題報道。既讓棚室經濟變得多元,又能滿足700多萬枝的本地需求,還能對俄羅斯出口,這一舉三得的玫瑰產業,在我市已經成為現實。
我市現在有多家商戶種植玫瑰,他們自發去云南學習種植技術,省農科院也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支持,現已培育出適合大慶土壤環境的“本土玫瑰”。
商戶們通過篩選品種、改進栽培技術、科學施肥、防治病蟲害等來保證玫瑰的質量。他們還進行了生產、保鮮、運輸、銷售環節的實踐,現在“大慶制造”的玫瑰已經形成一條完備的產業鏈,而情人節則是玫瑰價值的集中爆發,大慶的玫瑰“制造商”已經開始利用“洋節日”帶給他們機會創造新財富。
相比之下,圣誕制造在我市還是一塊待開墾的處女地,巨大的圣誕大蛋糕在等待著我們,玫瑰產業的成功之路在引領著我們,這塊蛋糕誰來吃、怎么吃,大慶的企業家們,有機會發言。
專家:“圣誕制造”要做足市場調研
我市這么多生產商,為什么沒有人生產圣誕商品呢?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孫玉忠進行了分析。
從根本上說,大慶是一座傳統的重工業城市,沒有輕工業基礎,而南方一些城市的輕工業是支柱產業,我市想趕超很難。南方的很多生產商已形成了商業集聚,而我市還不具備這樣的商圈,缺乏一定的商業氛圍。
孫教授說,我市很多商家或許沒有節日商品意識,即使有的商家意識到了,但是面對勞動力缺乏等一些阻力就放棄了。
面對這樣的圣誕大蛋糕,我市的商家們要如何做呢?孫教授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商家們要做實市場調研,充分了解原材料的價格,就近采購原材料;還要調查市場所需求產品;學習生產制作技術;保證勞動力的質量。
“我鼓勵商家們勇于嘗試新的生產方向,開拓新的疆土,但是一定不要盲目,還是那句最重要的話,做足市場調研。”孫教授笑著告訴記者。
圣誕作為“洋節”之一,可挖掘的商業潛力是無窮的,給我市市場帶來的財富也是巨大的。我們也可以挖掘其潛在商業價值,走出一條“圣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