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國扶47條提出,要“發揮定西藥材資源豐富、品質優良的優勢,建設全國優質中藥材藥源基地、飲片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場”,這為定西中藥產業發展勾勒出了藍圖。對此,定西市委書記楊子興滿懷信心地表示,“十二五”期間,定西市將立足打造“中國藥都”,中藥材種植面積將穩定在110萬畝,培植100多戶中藥材加工和現代制藥企業,實現中藥材產業向中醫藥產業的轉變,中醫藥產值力爭由目前的不足20億元增加到85億元,從而促進定西中醫藥產業不斷做大做強。
本報記者 莊俊康 趙全福 通訊員 何 強
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
定西盛產當歸、黃芪、黨參等各類名貴中藥材313種,素有“千年藥鄉”之稱。尤以“岷歸”馳名中外,已有1700多年種植歷史。
8月中旬,記者隨定西中藥產業發展大會的代表來到隴西縣首陽鎮三十鋪村甘草GAP種植示范基地,看到藥材長勢良好。藥農張萬成告訴記者,今年甘草價格高于往年,每公斤賣到了15元,按這個的行情,一畝地能收入3000到4000元,他家5畝甘草的毛收入在2萬元左右。
“這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資源豐富,是隴西縣傳統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隴西縣委書記張懿篤介紹,為進一步規范種植技術,提高藥材品質,縣上按照標準化種植的要求,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在這里建起了5000畝干草規范化種植基地。
這只是隴西縣規范化種植藥材的一個縮影,為了推動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隴西縣每年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建立了優質種子、種苗繁育以及規范化生產示范三大基地,目前,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8萬畝,為全國縣級行政區域中最大的種植基地。
在渭源縣,如今已形成了“南歸北參川芪”的種植布局。渭源縣副縣長宋富榮介紹說,目前已經建成了以新寨為中心的“白條黨”生產基地,以會川為中心的當歸生產基地,以蓮峰為中心的紅黃芪生產基地。2010年,渭源縣建成了10個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示范點,輻射帶動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年中藥材產量5萬多噸,產值5億多元。
在岷縣,自2005年西寨鎮的當歸種植基地順利通過GAP認證后,每年建設當歸種苗生產基地2000畝、當歸GAP基地1萬畝。中藥材加工企業也參與基地建設,訂單生產,甘肅岷歸中藥材科技有限公司在岷縣每年建設當歸GAP基地1000多畝。
今年,定西市共建立中藥材無公害標準化基地74萬畝,標準化示范基地36萬畝,形成了以岷縣為主的當歸、隴西為主的黃(紅)芪、渭源為主的黨參三個特色優勢種植帶,有力地提高了藥材品質,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定西市市長許爾鋒在談到未來的規劃時說,“十二五”期間,定西市將遵循天然道地準則和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促進道地和優勢地產中藥材向最佳適宜區集中,不斷提高基地標準化、集約化生產水平。努力使GAP種植由現在的30萬畝擴大到80萬畝以上。經過努力,使全市中藥材種植由追求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從而對拉動農民增收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加工鏈條讓藥材向中醫藥轉變
在定西采訪的幾天時間里,記者親眼見證了定西中藥材是如何通過一道道加工程序,逐步完善產業鏈條,并實現身價翻番的。
8月21日,記者在岷縣茶埠鎮岳家灣村郝維強家看到,院落里堆滿了收購來的中藥材。郝維強說,他從1986年開始,就邊種植中藥材邊加工,如今不僅加工自家的中藥材,還將附近農戶的中藥材收購回來進行加工,年加工藥材20多噸,僅這一項收入就2萬多元。
據了解,黃芪地頭收購價每公斤12元,加工成切片后每公斤就可以賣到18元。岷縣農業局副局長后順心說,以前農民種植的中藥材從地里挖出來就拉到市場上銷售,賣不上好價錢,而通過粗加工后,不僅好運輸,還能賣上好價錢。嘗到甜頭的藥農們紛紛搞起了藥材粗加工。如今,岳家灣村長年從事中藥材飲片加工的農戶達到90戶400多人,占全村總戶數的55%,年加工黃芪、當歸、黨參等中藥材飲片1200噸左右,中藥材加工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5%左右。當地政府還圍繞該村建起了中藥材飲片加工園區。
在定西,千家萬戶的加工只是中藥材最初級的加工。在隴西一方制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記者看到,收購來的中藥材經過水煮、噴霧、干燥等工序,變成了濃縮膏粉。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每斤幾塊錢的中藥材加工后就可以賣到80元到100元。
在岷縣康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氧化碳萃取中藥材有效成分生產線前,記者了解到,該公司投產后,提取的當歸油每公斤賣到了3000多元,直接出口國外。
藥材加工企業讓隴西的中藥材產業實現了由簡單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的突破。近年來,定西市全力扶持龍頭企業發展,不斷提高精深加工水平。現有較大規模中藥材加工企業93家,其中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3家,2009年實際加工中藥材7.97萬噸,占中藥材總產量的47.2%,加工產值8.6億元,產品已發展到中藥飲片、中藥半成品(標準提取物)、中成藥、保健品、美容化妝品等多個系列。
今后五年,定西市將通過采取優惠政策等扶持措施,大力培植中藥材加工業和現代制藥業。將隴西作為“中國藥都”核心地,加快建設隴西現代中藥材加工園區及岷縣、渭源、漳縣、安定、通渭、臨洮配套加工園區,推動中藥材精深加工集群化發展,加快中醫藥現代化進程。
完善市場體系拓展銷售空間
8月19日下午,記者在西部地區交易量最大的首陽中藥材市場看到,農民將加工好的黨參、黃芪等切片運到市場上銷售。有的在跟客商討價還價,有的過秤點鈔票,市場交易十分活躍。
隴西縣縣長魯澤介紹說,目前,這個市場內常駐20多個省市的客商1600多人,交易旺集,日上市交易人員1萬余人。年交易中藥材原藥5萬噸,種苗2萬噸,種子5000噸,飲片8000噸,交易額10億元。黨參、黃芪交易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70%和50%,被譽為全國黨參、黃芪價格的“晴雨表”。
如今,定西市已建成文峰、首陽和岷縣“當歸城”等6個大中型中藥材專業市場,年交易中藥材30.6萬噸,交易額29.4億元,其中文峰、首陽兩大市場常年交易的中藥材品種達500多個,僅大宗品種就有130多個,年交易量18萬噸、交易額20億元,成為僅次于安徽亳州的全國第二大中藥材專業批發交易市場及北方大宗中藥材價格形成中心。
在定西,在中藥材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依托市場,各種從事中藥材販運的經銷協會也快速壯大了起來。麻自勝是渭源縣人,2006年的一場中藥材市場價格戰讓他記憶猶新,當時中藥材終端市場價格一路暴漲,而他們產地的農民根本不知道遠在千里外的市場行情,低價把藥材出售給商販,讓中介商賺了個盆滿缽溢,等到他們知道終端市場行情大漲、大量儲備藥材時,終端市場卻價格下跌,最終導致藥農和本土經銷商賠本。麻自勝經過這場教訓,覺得大家只有聯合起來,才能互通信息、掌握市場行情,隨后他發起成立了渭源縣工商聯中藥材商會,帶動扶持藥材加工戶350多戶,帶動本地藥材種植、販運大戶300多戶,建成了會川鎮西關金灘中藥材加工園區,吸引省內外客商100多家,年交易額2700多萬元。目前,定西本土經銷隊伍的活躍帶動了藥材交易的活躍。
冷涼干燥的氣候資源條件,還催生了倉儲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南藥北貯”的地域優勢,涌現出了一批以隴西惠森為代表的現代物流倉儲企業,全市中藥材靜態倉儲能力已達20萬噸。
“十二五”期間,定西市將把市場開拓與產品營銷作為拉動整個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形式的產品營銷體系以及多層次、多功能的市場運行體系。充分利用該市地處西北高原干燥冷涼的氣候資源優勢和便利的交通優勢,順應國內“南藥北貯”趨勢,加快發展規模倉儲,進一步提高吞吐能力。在全市中藥材優勢產業帶、中醫藥商品集散地盡快建立健全一批中醫藥交易市場,擴大交易總量,拓展市場銷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