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消息稱保監會將在8月出臺關于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文件,并由此為2萬億元面臨配置壓力的資金拓寬出路(《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作報道)。8月5日,險資翹首以盼的《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終于出臺,對于外界最為關注的險資投資不動產的資金上限問題,《辦法》指出,“險資投資于不動產的賬面余額,不得高于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投資于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的賬面余額,不得高于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3%.兩項合計不高于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
事實上,險企對于不動產投資的意愿早就難以按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中國保監會下發《辦法》前,7月30日,中國平安以6.13億元獲得深圳福田中心區南區一地塊。時隔4天,中國人壽財大氣粗地以近26億元的價格拿下了杭州錢江核心區一塊商業用地。
此前,政策并不允許保險資金直接進入不動產領域,各家公司在房地產的實際操作中遮遮掩掩,用“自用”名義這類擦邊球方式來規避政策。
《辦法》出臺后,明確規定了保險公司涉及不動產的投資比例,無疑催動了保險公司投資不動產的步伐,自建寫字樓成了它們進軍房地產領域的最快方式。
收益變化
商業地產誘惑大回報率可達6%~8%
保險公司在 《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前就已紛紛 “潛伏”在房地產領域,甚至不惜以“擦邊球”的形式對房地產進行涉足,這其中究竟有何玄機?房地產又能為保險公司帶來多少收益?
寫字樓市場受追捧
8月3日,中國人壽浙江省分公司競得杭州錢江新城一地塊,耗資25.97億元,折合樓面價9043元/平方米。相關數據顯示,杭州錢江新城片區目前住宅均價為3.2萬元/平方米。寫字樓的租金均價為2.6元/天.平方米。相較住宅,寫字樓的高收益讓不少投資者趨之若鶩。
在 “2010杭州商業地產研討會”上,仲量聯行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起至2013年,錢江新城將有高達111萬平方米的寫字樓新增供應量,其中金融類企業即將成為主力客戶群。
從杭州寫字樓物業市場來看,除世貿麗晶城歐美中心、嘉華國際以及坤和中心等少量甲級寫字樓項目外,甲級寫字樓屈指可數。有業內人士預測,明年杭州將會迎來一個甲級寫字樓的高峰,約22.6萬平方米的市場需求。
雖然還很難估算出國壽將借由該地塊獲得多少利益,但國壽此前的寫字樓項目的收益卻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國壽地產有限公司的信息顯示,“朝陽門CBD商圈的中國人壽大廈、金融界的鑫茂大廈和中國人壽中心大廈,總建筑面積超過27萬平方米,年租金收入超過1.9億,對公司保持良好經營業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動產可對沖通脹風險
耀才證券分析師郭思治指出,保險資金于不動產的投資上限為險企上季末總資產的10%,遠超市場預期的5%,以目前內地保險資產總額約4.52萬億元計算,意味著將有超過4500億元保險資金可涌向樓市。
盡管保監會多次強調保險資金不能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但郭思治認為,雖然保險企業暫仍未能直接參與房地產開發的直接投資,但是可以直接通過資本市場入股地產企業。若以投資商業地產為例,由于商鋪租賃收入近期節節上升,估計資金于此范疇的投資回報率可高達6%至8%,遠高于目前投放于債券的平均收益率3.5%.
相關人員透露,僅人保一家保險公司,其物業租金年收益約在1億~2億元。亦有業內人士指出,不動產可以作為保險公司負債匹配的工具之一,在通脹環境下可以作為對沖通脹風險的產品。在低通脹環境下,也可以替代一部分的固定收益類產品。
收益率或提高45基點
根據商業地產的投資回報率一般為6%~8%計算,湘財證券分析師葉青向記者作出了一個簡單的模擬:投資渠道放開前,假設在保險資金的配置中,存款占比30%,收益率3%;債券占50%,收益率4%;權益類占15%,收益率10%;基礎設施占5%,收益率6%;總收益率4.7%.投資渠道放開后,假設存款占比25%,收益率3%;債券45%,收益率4%;權益15%,收益率10%;基礎設施5%,收益率6%;不動產和PE占比10%,收益率8%;總收益率為收益率為5.15%,相比此前的4.7%,提高了45個基點。
招商證券保險分析師羅毅也給出了類似的分析,他指出,不動產投資和債權投資計劃將提升保險資金運用收益率30個基點。“假設保險公司按10%的上限投資不動產,將使長期投資收益率在5.5%的基礎上提升20個基點以上。債權投資計劃收益率在6%~8%之間不等,長期來看,可使投資收益率提升12~15個基點。”羅毅指出。
雖然保險公司熱情高漲,但起起落落的房地產市場以及各種空置率傳聞,考驗著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葉青指出,盡管相對于債券投資,商業地產可以提供更高的收益率,但也存在風險,其不確定性在于保險公司與地產公司的關系如何、能否找到好的項目以及對項目優劣的識別能力怎么樣。
險企動向
投資新規出臺前 險企大手筆拿地
8月5日,保監會下發《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 《辦法》),而就在《辦法》出臺前,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剛剛合計耗資逾30億元在深圳和杭州各自拿下一幅地塊。
平安國壽逾30億拿地
7月30日,中國平安在無對手競爭的情況下以起始價6.13億元獲得深圳福田中心區南區一地塊,占地1.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8萬平方米,該地塊旁邊就是正在建設的平安國際金融中心、未來的深圳第一高樓和平安集團總部。
8月3日,浙江省杭州市國土資源局公開消息披露,錢江新城標號為“杭政儲出[2010]32號”地塊惟一競買人為中國人壽浙江省分公司。據中國人壽北京總部一人員透露,由于沒有競爭對手,杭州地塊的競買非常順利,以25.97億元順利購得,這塊地未來用途是自建辦公寫字樓。消息顯示,被出讓地塊面積35894平方米,起價25.97億元,折合樓面價9043元/平方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保險界,購買物業已不是什么秘密。早在自2006年起,保險公司就開始“曲線”進軍不動產領域。
業內人士指出,保險公司介入房地產的方式之一就是自建或持有物業。不動產研究中心出具的報告顯示,從2006年到2009年底,保險公司購買的寫字樓面積已超過12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約為200億元,已有近10家中外資保險公司涉足房地產投資領域。僅在2008年一年,保險公司購買的物業就累計達20萬平方米,而且大部分集中于北京金融街區域。
“自用”名義下的寫字樓
在中國人壽浙江省分公司購地之前,太平人壽浙江分公司和新華人壽浙江分公司等公司,早就分別購得杭州慶春路廣利大廈和平海國際大廈的樓層作為辦公樓。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各保險公司總部自建辦公大樓的現象非常普遍。中國人壽、人保、平安、泰康、太保、太平、生命人壽、中意人壽等公司,紛紛在北京金融街及CBD區域,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黃金地段,購入或自建寫字樓。其中以自用名義購買的寫字樓,相當一部分用于對外出租。業內人士也坦言,此前保險公司以購買寫字樓“自用”的方式,來打“擦邊球”。
2007年11月,中國平安以16.568億元的價格獲得深圳福田區一塊商業用地,用于建設中國平安集團總部。2007年12月,中國太平在緊鄰金茂大廈的上海小陸家嘴核心地區出資建設太平金融大廈,占地面積9259平方米,造價高達22億元人民幣。
今年3月,中國人壽借助旗下國壽地產有限公司(前身為北京中保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中國人壽大廈,受讓張家港保稅區京港置業有限公司股權。
此外,中國平安則指揮旗下的平安物業、平安信托與地產商積極合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開發商業地產項目。
未雨綢繆積極備戰
在通過自用地產曲線進入房地產的同時,保險公司也在悄悄搭建地產平臺,并積極儲備項目、招募人才、尋求合作,只待不動產投資細則出臺。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包括國壽、太平、平安、太保、人保等一線保險企業,已經通過其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積極鉆研房地產項目,為投資部門長期戰略性項目儲備打好基礎。
中國人保董事長吳焰稱,人保在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領域準備較早,已經搭建了人保投控和人保資本兩個專業化的投資平臺,形成了相應的市場化團隊,并已經儲備了一定規模的項目資源。人保投控已與金融街控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在金融機構投資不動產領域的政策研究、項目開發方面進行合作。2009年底以來,人保投控已對其相關業務人員進行了三次不動產投資業務系列培訓。
中國人壽集團則通過國壽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曲線進入房地產。信息顯示,該公司現在正在招兵買馬,招聘人員包括電氣、設備工程師等,其深圳分公司也在同時招募專業工程師和設備工程師。該公司目前已有位于朝陽門CBD商圈的中國人壽大廈、金融街鑫茂大廈和中國人壽中心大廈三個項目。
“由于保監會不允許保險資金投資住宅類物業、不允許直接投資商業房地產、不允許參與房地產開發,保險公司一般就通過信托、入股房地產公司等方式參與房地產。”湘財證券分析師葉青介紹稱,保險公司正在通過曲線逐步介入房地產。
擁有信托平臺的平安在房地產市場上有不小的動靜。平安信托相繼與金地集團、綠城集團等簽訂了合作協議,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平安信托已累計開發19個地產項目,總投資額人民幣163億元。此前,平安信托資本金增至70億元,意圖在商業地產和基建上發揮優勢。
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學院保險系教授庹國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保險資金進軍房地產行業很難管控。然而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保險資金進軍房地產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黑龍江社科院研究院孫浩進認為,西方國家保險資金運用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外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率為90%以上,運用領域涉及股票、債券、房地產、抵押或擔保貸,遠遠高于我國的保險資金運用。
對話專家
10%的投資上限合適
每經記者 發自北京
《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保險資金可以進入不動產領域,并規定進入的資金不得高于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對于10%的投資金額上限,《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采訪了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教授。他認為,保監會規定的險資投資不動產上限為保險資產10%的比例是合適的,并且未來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應該更加多元化。
NBD:你認為10%的投資比例合適嗎?
王緒瑾:10%的比例很合適,與國外比起來這個比例算很低的。海外的情況是百分之十幾到百分之二十的比例不等。從保險資金投資目標的基本原則來說,要滿足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在獲得投資收益的同時還要滿足資金安全的需要。從這一點來說,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應該是多元化的,同時要控制投資比例。渠道的多元化有助于投資收益,控制投資比例則有益于控制風險。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都不是太完善,所以為了控制風險我們定的比例更低一些。
NBD:你認為,目前國內保險公司在投資管理、風險控制等方面,是否已經具備了投資房地產行業的能力?
王緒瑾:我認為,目前來看,保險公司投資房地產市場的能力是具備的。保險資金的運用有間接投資和直接投資兩種方式。間接投資就是可以委托中介或者資產管理公司進行投資,目前已經有不少保險公司專門設立了資產管理公司來研究管理保險資金的運用,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NBD:在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產市場的過程中,有哪些方面的問題是需要注意的?
王緒瑾:未來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應該更加多元化。但首先,要夯實市場經濟的基礎,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規。只有在公司真正面對市場,達到利潤最大化的時候,才能提供有質量的服務;增加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保險行業競爭力,也會提高被保險人的保障程度,為今后更多的保險優惠創造條件。
從技術層面來講,這幾年保險行業也積累和吸引了一批人才,但市場經濟的經驗積累畢竟還不夠,經驗和理論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
同時,還需加強行業自律,在尊重國家法律規章、面對市場的前提下,實現行業利益的最大化。要讓中國保險行業自律組織真正成為中國保險行業利益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