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0日,溫家寶總理視察河南許昌天和萬畝有機蔬菜示范基地和鄭州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劉莊大型蔬菜批發市場時,作出必須下決心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讓生產者更多受益的重要指示,引起地方政府及物流專家對本地本行業農產品物流的思考和探究。
我市農業較為發達,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單產在全國連創新高,人均產糧、人均占有糧、人均貢獻糧等指標居全省首位,同時也是河南省畜牧業生產、加工和出口創匯基地,人均畜牧業產值,人均肉、蛋產量3項指標綜合評定已連續十年名列全省第一,是全國十大農業結構調整先進市之一。
在地理位置上,我市處于豫北城市群和晉冀魯豫4省13市中原經濟區的中心。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國道縱貫南北,鶴壁至濮陽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陽等干線公路橫穿東西,西氣東輸、南水北調工程穿境而過。全市以新區為中心已經形成半小時交通圈。目前,正在修建的石家莊至武漢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經過鶴壁,晉中南鐵路通道、鶴輝高速公路正在推進,屆時將形成鐵路、高速公路“雙十字”大交通格局,從北京到鶴壁的行程只有1.5個小時,以鶴壁為中心500公里內人口達到4億,區位優勢、市場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雖然我市農產品資源非常豐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但在發展農產品物流中還存在很多問題,農產品物流遠遠滯后于農業的發展。這些問題隨著農業市場化的加劇,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市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瓶頸,日益引起市委、市政府和有遠見企業家們的關注和重視。
鶴壁市農產品物流亟待解決的問題
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滯后
農產品物流的基礎設施與設備包括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倉儲、交通運輸條件和工具等設施的建設。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市農產品物流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還普遍存在著缺乏大型冷庫等存儲設施、農產品集散網點建設滯后、城鄉物流系統協調性差、物流設施相對落后、技術水平低等問題,致使大量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因損耗過大而增加了成本。
農產品物流主體不成熟
目前,我市農產品物流主體呈多元化格局,既有實力相對較強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各種類型的批發商、一級零售商、農民合作組織、農民經紀人、販銷大戶、各類物流企業,也有力量單薄而分散的農戶、個體運輸戶及個體攤販。農產品物流主體的絕對數量雖然很大,但眾多的參與個體和組織規模小、實力弱。還有很多農戶從事小規模、原始的、孤立的物流活動,例如,使用拖拉機或者農用機動車運貨,經營方式落后,專業化水平、物流效率極其低下,成本高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數量相對較少,規模不大,規范性發展不足。
組織化程度偏低主營業務附加值低
近年來,我市農產品物流取得較快發展,初步形成了以“農戶+公司+批發市場+超市”或“農戶+經紀人+公司+批發市場+超市”等形式為主,鄉、縣、市三級網點布局較合理的農產品物流體系。但是,物流行業仍處于數量擴張的粗放式經營階段,網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現代農產品物流服務體系尚未形成。流通主體以個體經紀人和運輸戶為主,上規模的流通企業較少,流通過程組織化程度低、不規范,損耗較高,惡性競爭普遍。同時存在著企業主營業務附加值低,增值服務少的問題。我市大部分企業只能提供單一的運輸和倉儲服務,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庫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務,特別是在物流一體化解決方案設計和管理等高端服務方面還比較欠缺。
農產品物流技術創新不足
大多數農產品的特點是水分多、容易腐爛,特別是蔬菜、水果,在物流作業過程中存在包裝難、裝卸難、運輸難、倉儲難等問題。
盡管市委、市政府近幾年十分重視“三農”問題,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完善農產品物流體系,以流通現代化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但由于忽視農產品物流技術創新,我市農產品流通后勁明顯不足:由于加工技術落后,大部分農產品只能以初級產品或粗加工產品的形式進入市場,農產品的部分附加價值得不到實現;農產品儲藏保鮮條件差,物流成本高,農產品時間價值難以保證;運輸手段簡單落后,物流半徑有限,難以運銷,農產品難以獲得較高的場所價值;農產品包裝簡陋,檔次低。
農產品流通中的冷鏈物流技術、保鮮技術等在我市尚未得到廣泛應用。農產品加工與物流技術的落后,大大影響了農民的生產利益和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的利潤實現。而在發達國家,農產品的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已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新型物流技術的綜合利用極大地提高了農產品的效益和附加值,特別是生鮮農產品的采摘、加工、儲藏及先進運輸技術的采用,使農產品的價格成倍增長,并且農產品的流通效率與效益大幅度提高。另有數據表明,我市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的損失率達25%~30%,而發達國家則在5%以下。
農產品物流信息化建設滯后,服務薄弱
我市農戶生產規模普遍較小,市場主體分散,信息傳遞手段落后。地方政府還未建立農產品信息平臺,農戶獲取外界信息主要依靠電視、電臺和報紙等大眾化新聞傳媒,獲取的信息不完全,生產容易出現盲目跟從現象。
部分農村龍頭企業及營銷大戶雖然構建了電子商務平臺,但對信息化認識不夠,信息平臺停留在發布農產品供求信息、價格信息以及展示企業形象的基本功能上,信息平臺數據更新緩慢、覆蓋面窄,信息流量有限,失真的風險較大。
大多數農產品物流企業在倉儲、運輸、配送各個環節仍以人工為主,沒有自動化信息網絡,不能優化調度、有效配置,對客戶不能提供查詢、跟蹤服務,導致產品流通時間拉長,農戶在供應鏈全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無法及時獲得有效的供求信息。
農產品物流人才嚴重不足
物流產業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復合產業,同時它又是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特別是農產品的生產、加工、保存、運輸等作業有特殊要求,所以發展農產品物流,不僅需要高級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執行型與操作型人才,從事倉儲、加工、配送、通訊設備和計算機維護、經營、管理等業務,促進農產品物流發展。
物流經理、倉儲主管、配送主管、采購經理、物流總監、物流系長(外資、合資企業)等崗位的人才已經成為我市人才市場最急切需要的幾項專業人才。
我市能勝任物流總監和物流經理這一中高層物流管理崗位的人才極缺。與此相對應,目前我市物流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人才結構很不平衡。從事基礎物流的如運輸、保管、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儲運活動的人基本沒有受過物流教育。
發展鶴壁市現代農產品物流的對策
市場經濟時代,流通決定生產。要徹底改變小農經濟生產方式,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根本措施就是實現農產品流通現代化,以大流通拉動大生產,即通過健全的營銷網絡實現農產品的價值轉移,通過高效率的物流體系完成農產品的使用價值轉移,通過商品化的流通加工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對我市的農產品物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加強:
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我市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雖得到較大改善,但與現代物流的發展要求相比,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農產品倉儲、交通運輸條件和工具、相關標準體系建設、物流技術發展等基礎設施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加強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是關鍵。一是可以考慮通過專項資金等形式,加強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科技研發以及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可以考慮通過適當傾斜的稅收、財政等經濟杠桿,優先向農產品物流基地、保鮮冷藏、信息平臺等基礎設施項目傾斜;三是加強物流技術研發,逐步形成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以儲運技術、包裝技術等專業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化物流技術體系;四是加強物流技術標準、計量標準、數據傳輸標準、作業和服務標準等標準體系建設,盡快形成與國際標準接軌的農產品物流行業標準;五是根據各地區人口數量、消費結構和收入水平,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農產品配送中心,注重引進先進設施設備(如加強糧庫、糖庫、保鮮庫、冷藏庫的建設,增加溫控設備和防潮設備等),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
培育完善農產品物流主體,提高農產品物流組織化程度
政府需要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運銷企業、進出口企業、物流配送企業和大型食品連鎖超市的扶持力度,加強對農產品運銷協會等農產品流通中介組織的引導,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運銷組織以及代理商、中間批發商等中介組織,發揮各種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使農民有組織依托,提高農民參與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民在農產品交易中的話語權,通過“公司+中介組織+龍頭企業”或者“農戶+中介組織+市場”等形式,實現農產品運銷規模化、系列化、集約化,減少農戶進入市場的交易成本,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和效益。
加大物流技術創新力度
物流技術分為硬件技術和軟件技術兩個方面,具體包括物流信息技術、儲存包裝技術、裝卸運輸技術、流通加工技術、物流組織管理技術、物流標準化技術、商品檢測技術等。就我市農產品物流現狀而言,農產品物流技術創新應重點解決保鮮技術、加工技術、信息技術等幾個問題。新鮮是農產品的生命和價值所在。創新農產品物流保鮮技術是我市也是我國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對農產品物流保鮮技術的創新,首先要研究農產品的包裝技術。包裝是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之一,它是生產的終點,流通的起點,在儲存、運輸、銷售過程中具有保護、定量、標識等功能,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護產品的使用價值,以防被污染或腐爛變質,也便于在柜臺上零售時提高工作效率。應根據不同農產品的特性不斷改進包裝,發展農產品包裝的標準化、禮品化、系列化。其次要研究農產品物流的冷凍保鮮技術。目前我市農產品的冷鏈物流尚未形成,仍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為主,在整個物流鏈條上未經加工的鮮銷農產品占了絕大部分,而這些農產品大多數因運價、運力、交通基礎狀況和產品保鮮技術造成腐爛、變質,損失巨大。
食品加工業作為我市三大戰略支撐產業,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都非常支持食品加工業和農產品加工技術的發展,并培育了十幾家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大潛力和較高市場占有率的名牌產品,建設了一批科技創新基地和產業化示范生產線。但與發達地區相比,我市還存在很大差距,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相比較比例過低、農產品加工仍普遍存在技術落后、加工品種結構不合理、加工深度不夠、加工轉化增值率低的現象,農產品流通大多還是以初級產品或粗加工的產品形式進入市場。受農產品加工技術發展滯后影響,大宗農產品生產過剩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問題依然突出。所以,需要從鶴壁的資源優勢出發,圍繞水產、畜牧、林果、糧食、蔬菜五大優勢產業,整合力量,突出重點,建設一批規模化、集約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并實現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轉變。
對于農產品而言,由于時效性強、易損耗、價值低等特點,采用高效低費的物流系統組織模式和物流管理技術,以精煉、簡短的物流環節實現物品轉移就顯得尤為重要。近幾年,我市雖然在連鎖超市、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配送等先進流通組織模式在農產品流通方面有所探索,但結合我市市情適合農產品特點的物流組織管理技術太少,難以適應農產品大流通的現實需要。下一步,應結合我市實際情況,鼓勵企業探索適合我市市情的農產品物流管理模式。
搭建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
信息化建設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關鍵。發展農產品物流業,必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加強和完善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建設。
要實現農產品信息化,重點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重點村和種養大戶等經濟主體中建立農村信息服務點,抓好農產品信息處理和發布,做好市場信息資源服務;要加強硬、軟件建設,搭建交易終端,其主要功能和任務是:在統一平臺上及時、準確地向農產品的生產銷售經營者提供價格信息、市場供求信息、庫存信息及氣象信息,提供中長期市場預測分析,幫助生產者制定生產計劃,避免生產的盲目性。
加大農產品物流人才培養力度
人才是促進經濟發展和提升競爭力的核心因素,鶴壁市農產品物流人才緊缺,因此要鼓勵多層次的農產品物流教育和培訓。除加強對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才的引進外,主要是加強對農產品物流從業人員的培養,因為他們雖然從事農產品物流,但是缺乏農產品物流的相關理論知識。
根據我市實際,可以鼓勵他們參加物流管理專業的進修,通過現有網絡信息平臺對他們進行遠程培訓。同時支持和鼓勵企業和行業協會及民辦教育機構舉辦從業培訓,建立物流行業職業終身教育體系,逐步實行持證上崗制度。
合理科學規劃農產品物流園區
根據我市三區兩縣的經濟發展情況,在合理規劃農產品物流園區時,應注重園區的發展定位和功能定位,全方面考慮與鐵路、公路相連的路網、管道網、倉庫、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站場、停車場、信息網絡設施等,并配備齊全的設備,包括農產品物流和配送中心內部各種運輸工具、裝卸搬運機械、自動化作業設備、流通加工設備、信息處理設備及其他各種設備等,以吸引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進駐園區,促進和帶動我市農產品物流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