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十多名在吉爾吉斯斯坦經商的諸暨華商經歷槍林彈雨、冒著生命危險,從吉國返回中國,并踏上了諸暨老家的土地(詳見本報昨日報道)。劫后余生、大難不死,這些諸暨華商對當地華商商會會長、諸暨五泄人楊彩平表達了感激之情。
然而,隨著以楊彩平為代表的諸暨華商通過媒體報道而為人熟知,一個更大的諸暨華商群體也隨之浮出水面——據了解,來自大唐、草塔的諸暨華商在吉國共有50多戶,這些諸暨華商是如何走出國門前往吉國經商的?到底是什么使他們與那個遙遠的國度有了如此深刻的淵源?他們在吉國的生活和創業情況又是怎么樣的?這次動亂有沒有澆滅他們在吉國的創業夢想?昨天,記者與幾名諸暨華商展開了深入交談,從而了解到這個原先不為人知的群體的許多鮮為人知的情況。
從楊彩平夫婦1999年踏上吉爾吉斯斯坦的土地后,10幾年來,諸暨人在吉國經商的已有50多戶。這些諸暨人大多分布在吉國南部的奧什市、卡拉蘇市等地,他們中最初以從事襪子批發業為主,后來慢慢發展為經營手機、五金、文具、餐飲等其他行業。“一開始出去的諸暨人都是從事襪子批發的,后來隨著市場形勢的轉變,有些原本從事襪子批發業的諸暨商人轉戰其他商業領域。”在當地做襪子批發的諸暨商人朱力強告訴記者,受到諸暨大唐“中國襪都”的影響,當地的諸暨華商大多來自大唐、草塔一帶,最初都是經銷襪子起家的。
這些諸暨商人是如何一步步踏上吉國土地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一開始也是由親朋好友“手牽手”帶出去的,等到2006年紅太陽中國商品批發市場成立(由楊彩平創辦)后,這個市場就成了連接諸暨與吉國的橋梁,許多諸暨人就是沖著紅太陽市場遠赴那里的。
秉承著吃苦耐勞精神的諸暨人,在當地華商商會會長楊彩平的帶領下,十幾年來在異國他鄉扎根發芽,發展成當地華商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如今,當地大多數華商已經返回國內,而楊彩平仍然堅守在最危險的地方守護著留守華商和他們財產的安全。
手牽手出國,靠吃苦扎根
“2002年,為了幫親戚打理生意,我和妻子來到了吉爾吉斯斯坦。”由于1999年進軍吉爾吉斯斯坦的諸暨人只有楊彩平等少數幾個,諸暨草塔的楊云、陳建文夫婦也算得上是最早一批登陸吉國的諸暨華商了。
陳建文告訴記者,和他們同一批登陸吉國的諸暨商戶一共有十多戶。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原本在新疆伊犁從事襪子批發生意的,因為之前有親友在吉國做生意,發現當地市場潛力較大,被親友“手牽著手”牽過來的。
當時在吉國賣襪子的諸暨人都聚集在該國首都比什凱克的一個中外合資的批發市場——中海市場。“當地的店鋪跟國內不同,市場里擺滿了集裝箱,一個集裝箱既是門市部,也是臨時倉庫。”楊云告訴記者。
在一個陌生的國度謀生,少不了要吃苦頭。“一開始,飲食習慣成了最大的難題。”陳建文說,當地人都以牛羊肉和一種麥餅為主食,幾乎沒有綠葉蔬菜,只有少量的土豆、黃瓜。“那種麥餅很干很硬,需要就著茶水吃,一開始我怎么也咽不下去,到后來實在餓得不行才慢慢習慣。”除了飲食問題,上廁所也成了諸暨人困惑的事情。陳建文說,當地人上廁所根本不用衛生紙,而是用一種泥土替代,這讓他們很不習慣,每次上廁所都要記得帶上衛生紙。
雖然生活艱苦,但諸暨人素來就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加上那幾年襪子批發的利潤還算不錯,當地的十多戶諸暨華商都是鉚足了勁創業。到了2005年,楊云夫婦終于結束了“幫人看攤位”的歷史,在當地的市場內擁有了自己的攤位。“有了自己的生意,也算真正在當地扎下根了。”
紅太陽市場成了華商的“家”
“紅太陽代表著中國,我們要打造一個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市場。”正如卡拉蘇市紅太陽中國商品批發市場的創始人、楊彩平丈夫楊勤川所說的那樣,這個市場在當地華商尤其是諸暨華商心目中,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商品交易地,而是當地華商的“家”,它象征著安全和溫馨。
紅太陽中國商品批發市場創建于2006年,而這個市場的由來也頗有一段淵源。2006年時,在吉國從事襪子批發的十多戶諸暨商戶大多數已經從比什凱克轉移到了卡拉蘇市的一個當地市場,但是在這個市場內經商的華商卻毫無安全感可言,他們時不時會遭受到當地不良勢力的欺侮。“每次華商遇到麻煩,大家都會找楊彩平,而她每次都毫不猶豫地出面幫忙,其中不少次都是自掏腰包解決問題的。”朱力強告訴記者。
當時已經擁有了自己物流公司的楊彩平、楊勤川夫婦,看到同胞受欺侮,于是召集了當地幾百名華商提出一個想法,“如果我們投資建造一個市場,你們會不會進駐?”這個建議受到了所有華商的一致贊成,紅太陽市場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陳建文告訴記者,當初建造市場時,十多戶諸暨商戶都參與了,市場建成后他們也成為首批進駐紅太陽市場的華商。記者了解到,這個市場占地近60畝,擁有500多個攤位,當時投資了近千萬元人民幣。楊勤川花錢雇了35個保安維護市場的安全,紅太陽市場也很快成了當地華商的福地,這里從未發生過商戶被人敲詐勒索的事件。
這個由諸暨人建造的市場,很快成為吸引諸暨商戶趕赴吉國淘金的重要因素。“在紅太陽市場,就好像在國內一樣,非常安全,而且聚集了很多老鄉,很有親切感。”早在2002年就找客戶幫自己在吉國銷售襪子的朱力強一直都沒有想過要在當地設立自己的攤位,但是當他在紅太陽市場呆了一段時間后,2007年在市場內設立了自己的攤位。
2007年,紅太陽市場內又成立了一個手機專區,設有100多個攤位。得到這個消息后,就有十多戶諸暨商戶趕來進駐,這其中楊苗英算是最早的了。楊苗英的丈夫告訴記者,當時他只是來到卡拉蘇市看看經商環境如何,也是沖著紅太陽市場才和妻子選擇到當地做手機批發生意。
在紅太陽市場內還有兩家諸暨人開的飯店,其中一家就是章仕英經營的紅太陽飯店。章仕英的兒子與楊彩平的侄子楊洲是好朋友,也正是經過楊洲的介紹,章仕英得知異國他鄉有一個紅太陽市場。在了解情況之后,原本在諸暨市大唐鎮開飯店的章仕英和兒子毅然決定將飯店搬出國。“2006年11月我們來到了紅太陽市場,是市場內最早的一家飯店。”章仕英說,一開始因為進駐的華商不太多,生意也不好做,當年的房租、水電費等費用就沒有收取。到了第二年,隨著進駐的華商越來越多,飯店生意也越來越好,最好的時候一天的營業額能夠達到幾萬索姆,折合人民幣大概有五六千元。
就這樣,一個紅太陽市場又引來了一大批諸暨華商,如今在該市場內經商的諸暨商戶就有近50戶。
很受傷
但不放棄希望
事實上,暴亂對當地華商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陳建文告訴記者,早在2004年的時候,他們就經歷過類似的事件。“當時由于某種原因總統更替,吉國首都比什凱克也經歷了一場暴亂,我們足足在房間里呆了一個星期不敢出門,門外傳來的都是機槍掃射的聲音。”
陳建文說,在那場暴亂中,當地華商損失慘重,比什凱克一個由華商投資的經營家電、家具的市場被哄搶,市場也被付之一炬。就連當時的中海市場也未能幸免,一把大火燒了諸暨商戶的所有存貨。“大火燃燒時我們就在旁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陳建文說,那一把大火燒掉了諸暨商戶一百多萬美元財產。
不過,諸暨人在當地還是非常團結的。第二天,在中海市場旁一個由諸暨人看管的庫房也失火了,當地的諸暨人齊上陣搶救財物。陳建文還記得,當丈夫楊云從火場里出來后,全身上下只有牙齒是白色的。
陳建文說,這次暴亂比2004年那場要嚴重得多。幸虧有楊彩平在當地守護,目前還沒有華商財產被毀的事情發生。不過存貨積壓也成為許多諸暨華商的煩惱。
楊洲是楊彩平的侄子,十多年前就跟隨姑姑和父親趕往吉國經商,目前他家已是當地最大的襪子批發戶,也因此成為積壓貨物最多的一戶。“在吉爾吉斯斯坦還有1200萬元貨物,另外還有300萬元應收款,一旦欠債者在騷亂中喪生,這些欠款就打水漂了。”楊洲說,今年4月他已經和妻子回國,打算在大唐辦廠織襪,直接供貨給在吉國的父親。“原本打算架起100臺襪機,但只購進了三分之一就發生了騷亂,貨物積壓缺少流動資金,工廠的發展和出貨也成了問題。”
因為飯店的生意越來越好,章仕英今年剛投資30萬元人民幣對飯店重新裝修,但新飯店開業沒多久就只得關門回國了。“如果我們就此放棄飯店,損失將達70萬元人民幣。”此外,兒媳婦在當地經營化妝品生意,也有近200萬元人民幣的貨物被積壓。
雖然都蒙受了一定的損失,但諸暨華商們都沒有因此失去信心,而希望的來源正是楊彩平。“我回國的時候一點都不為積壓的貨物感到擔心,因為有楊會長在為我們看守貨物,我們真是放了一百個心。”楊云說。章仕英也表示,只要楊彩平在,他們就對當地的事業有信心,待局勢穩定,他們都將趕到吉國去。這幾天,楊洲也一直在各個銀行間尋求貸款支持,一旦資金得到解決,他表示將繼續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