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廣陵區曲江街道辦主任蔡鴻來說,揚州先鋒海寧皮革城進駐陽光家居城,或許并非每一個業主都會同意,但卻是一場必須完成的招商。
2002年至2010年,這是一個房地產投資的黃金8年,然而,這8年來,陽光城478戶業主不但沒有拿到預期收益,至今本錢尚未收回。
在業界看來,陽光家居城廣場依傍古運河,面向東區腹地,商業地勢不可謂不利,而時至今日卻仍是一個不瘟不火的商圈,這其中與陽光家居城的衰敗密不可分。
陽光城改行
家居城或變海寧皮革城
“6月20日起,陽光城關門大修”。
這張雜志一樣大小的維修公告貼在戧牌上,放在陽光家居城大門口,實在是不招人眼,然而對于陽光城478戶業主來說,其意義非同小可,意味著多年來癱瘓狀態的陽光家居城或將迎來新的主人和希望。
今年“4·18”后,一則海寧皮革城入駐陽光城的消息已在業主間流傳,而這則公告顯然證明了傳聞即將成為現實。
昨日,記者趕到陽光城看到,自動電梯已經停用,過道上堆放了不少雜物。除一樓門面房外,所有店面門閘深鎖。2.8萬多平方米的家居城內,空無一人,甚為狼藉。
對于皮革城進場承租之事,陽光城業主委員會主任劉龍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予以確認,“嚴格意義上講,接盤的是揚州市先鋒海寧皮革城。”
根據協議,與先鋒皮革城達成整體租賃的條件是所有商鋪轉租簽約率達95%。租期15年。每年,先鋒海寧皮革城以固定的收益率,作為租金回報給業主。
“目前已有80%多的業主簽了租賃協議,基本上具備了轉租條件。”劉龍華表示。
8年不見光
分散經營是陽光城敗因
回顧8年來陽光家居城投資歷程,劉龍華哭笑不得,“周邊的房價都漲三倍了,而我們至今本錢還未收回。”
2002年,陽光家居城完成物業開發打造,懷著對揚城東部商圈的期待,478戶商鋪很快被銷售一空。
劉龍華回憶說,“當時售價平均每平方4000元左右。大家都指望這是一個會下蛋的‘金雞’,自己也花了20多萬元,買了四樓一間65平方的商鋪。”
然而,當開發商賣光所有產權,陽光城分散經營模式的弊端日益顯露出來。478戶業主無權整體經營;引入的物業管理公司不負責招商;開發商完成首批招商后一走了事……
“其實,這是一盤散沙的市場。一旦市場定位不準,招租的商戶出現虧損,隨之產生物業承包經營商撂攤子、出走,業主收不到租金等一連串反應。”
劉龍華告訴記者,從2003年9月陽光家居城正式對外招商算起,至2008年期間,先后換有上海上房物業、上海歐之樂物業、揚州龍騰溫州鞋革商貿城承包經營。2008年,隨著溫州鞋城不辭而別,陽光城“陽光”不再,陷入癱瘓狀態。
此后,由于陽光城無人整體包租經營,陽光城商鋪各自為戰,市場環境每況愈下,更多的商鋪陷于無人問津狀態。
“眼下,越來越多的業主認識到,陽光城能否順利整體出租事關自身的收益。”廣陵區曲江街道辦主任蔡鴻如是說。
期待“收編”
陽光城能否見到大太陽?
先鋒海寧皮革城的實力有多大?能否順利完成皮革城商戶二次招商?
蔡鴻透露:“揚州先鋒海寧皮革城注冊資金1000萬元,其總經理問濤先已在南京投資了兩個皮革城,本身具有市場管理經驗,更重要的是,擁有一批商戶資源。
對于問濤先的印象,劉龍華的感覺則是“志在必得、信心十足”,“4月18日那天,問總帶著律師團前來商洽,并當場丟下20萬元保證金。這是以往談判沒有過的。”
在記者對問濤先的連線采訪中,問濤先介紹了皮革城投資目標,“計劃投資近2000萬元,復制‘海寧皮革城’專業市場模式,同時結合吃、喝、購、樂,都市化的購物體驗,爭取打造成為蘇北、蘇中皮革服飾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專業市場。”
他認為,“目前皮裝進入換代高峰,皮裝正走向時裝化,不再像以前那樣沉重了。通過海寧實地調查,發現有不少揚州人及批發戶都去海寧進貨。而同樣一個品牌型號的皮裝,揚州與海寧價格相差很大。”
而有一份到手的數據也讓蔡鴻及其業主們看到了一絲欣慰,截至昨日,皮革城商戶的二次招商已達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