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控制商業重復建設,有效利用商業資源,使商業布局更加合理,去年底,石家莊市規劃局和商務局共同組織編制完成了《石家莊市商業網點規劃》初稿,并提出對現有商業網點進行改造、擴充、完善、提升。盡管該《規劃》并非最終方案,但是從雛形上看,較以往的《規劃》已經非常具體。
據悉,按照《規劃》,到2020年,石家莊市將形成1個市級商業中心、3個市級商業次中心、11個區域商業中心、60個居住區商業中心、4條主要商業街。
該規劃在最終通過之前是否還有需要完善之處?專家如何看待這個雛形“規劃”?日前,記者采訪了石家莊市商業聯合會副會長、秘書長曹潤亭。
不應對“聚集帶”過分倚重
按《規劃》初稿,石家莊市商業中心最終將形成“一帶三主題”的布局。其中,“一帶”指建設中山路現代服務業集聚帶。
對此,曹潤亭認為,在最終方案中應該改變對“聚集帶”的過分倚重。他說,根據石家莊現在的商業布局,不應再強調中山路的帶狀商業功能,而是應該強調以中山路為核心區的“三圈”概念。他說,這么多年以來,中山路負重太大了,無論是商業功能還是交通壓力都非常大,如果今后再強調這條街道的商業性,無疑會進一步加劇其交通壓力。
而他之所以強調“三圈”概念,是因為中山路雖然長,但是從這條路上的零售業態看,并不是整條路都流金淌銀,只有橋西的東購-新百商圈,橋東的北國商圈和廣安大街商圈比較繁華,連綴這些商圈的中間地帶無論人氣還是商氣都不夠濃重。如果過分強調“聚集帶”,只能吸引更多不明就里的商家進一步布局中山路,這不但會造成商業資源的進一步浪費,而且會導致這條已經十分擁堵的馬路愈發不暢。
市場最終將向“街區集群”轉化
在《規劃》初稿中,記者看到這樣的思路:按規劃要求,今后在城市二環以內批發市場用地受到嚴格控制,對現有消費品批發市場及生產資料市場進行功能轉換、資源整合、向外遷移,采取市場園區的形式進行建設。《規劃》要求,要形成10個主要的大型市場區:方村市場區、裕華路東段市場區、南二環市場區、北外環市場區、南高營市場區、北翟營市場區、華北商貿城、新華集貿-南三條市場區。
曹潤亭說,市場的將來發展去向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東購-新百商圈內有聞名全國的新華集貿市場,該市場以電子和服裝為主體;北國商圈有同樣國內知名的南三條小商品市場。兩大市場都在市內商業繁華地段,而且都和當地著名的百貨商場相依,所以其批發功能應該轉型,由“市場集群”向“街區集群”轉換,強調展示和展會功能。他說,這些市場走向街區化是必然歸宿。所以進行硬件更新、場地改造,直至功能改造,這都是該從早著手的。
二環路的商業繁榮尚需三至五年
記者在《規劃》初稿中看到,南二環和西二環都有商業規劃。曹潤亭認為,從長遠看,石家莊的商業不可能都集中于市中心,“偏遠”地區以及未來社區一定會迎來商業繁榮。
不過另有業內人士認為,二環路商業繁榮至少需要三至五年。這位業內人士說,從現在看,二環路的房地產市場已經熱起來了,親親小鎮的價格已經上漲了幾次,不過它漲得再多也不代表周邊商業的繁華。對一個社區來講,沒有商業入駐,只有幾個孤零零的樓盤,就不能稱為真正的社區。
據了解,《規劃》中已經明確表示,社區商業中心以周圍居住區內的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人口3000人到6000人左右。鼓勵設置以2至3家經營食品、蔬菜、雜品、小百貨等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的超市(1000平方米左右)或農貿市場,同時發展餐飲、洗浴、美發、洗染、便利店、食品店、修理、回收、代辦等各類小型生活服務網點及金融、郵政等配套網點;適當設置一定數量的專賣店、專業店;限制設置百貨店、倉儲式商店、專業市場、購物中心等大型零售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