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E區飾品經營戶吳海燕忙碌著,她將一批項鏈樣品和原材料運到衢州的來料加工點。衢州那些經過專業培訓的農民在家門口加工,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包裝完整的成品交給她。吳海燕的外貿訂單產品幾乎都是依靠這些來料加工點完成的。去年,吳海燕僅就某款項鏈的加工就向衢州的來料加工點支付了50萬元加工費。
由國際商貿城、篁園市場、賓王市場三個市場簇群組成的中國小商品城,被聯合國、世界銀行與摩根士丹利等權威機構稱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現擁有營業面積400余萬平方米,商位6.6萬個,從業人員20萬多,日客流量20多萬人次。市場內40%以上經營戶的訂單通過來料加工點完成,除了飾品,目前義烏市場的來料加工業務涉及針織襪業、服裝、工藝品、拉鏈、化妝品、文化用品、玩具等行業。
義烏市來料加工聯合會會長周偉力說,目前,義烏市來料加工業務已輻射到全省各個地區和全國20個省(市、區),僅去年就新增了新疆、黑龍江、甘肅、陜西等地區。去年義烏市發放來料加工費就達40多億元,比2008年增長22.7%,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近200萬人。就浙江中部浦江縣來說,來料加工網絡擴散到該縣的15個鄉鎮、268個村,農民從義烏市掙取的來料加工費達2.1億元。
義烏來料加工拓展了農民創業渠道,改變了以往依賴外出打工找崗位的就業格局,讓全國200萬農民實現在家門口創業。在浙江省形成婺城區瑯琊鎮的頭花、白龍橋鎮假發加工,磐安縣頭花、宮燈,龍泉市圣誕燈等多個來料加工專業村。在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份,與義烏相關的來料加工點也在逐年增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