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開始,羅馬尼亞警方對首都布加勒斯特東北部的尼羅市場實行“封店”行動,至今已持續數天,羅海關及經濟警察共查封包括華商在內的店鋪300余家,來市場進貨的客商基本絕跡。圣誕將至,正是生意最好的時節,無端遭遇封店危機,市場內的華商不得不聯合起來自救,并向海內外發出呼吁:“救救我們!”
斷水斷電封鋪:
在無人管的市場堅守了一個多星期!
“從上個星期二開始,市場里開始停電停水停暖氣,管理方撤走了所有的保安,現在這里治安很不好,生意一落千丈。”11月26日,在尼羅市場經營服裝生意的馬先生對記者說,他們已經在無人管理的市場里堅守了一個多星期。“前幾天,市場里還發生了福建人和浙江青田人打架的事情。”
尼羅和鄰近的紅龍兩個市場合稱“中國城”,是羅馬尼亞乃至整個中南歐地區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地。馬先生習慣把這里比喻為義烏,因為其“布局、商鋪經營內容都很像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市場”。
一排排鋪子鱗次櫛比,簡易的塑料頂棚、鐵皮屋斑駁破舊,但即便小小的門面,一年的營業額都可能有上百萬歐元。然而此刻,離圣誕節不到一個月,本該生意井噴、人流如梭的旺季,如今卻一派陰暗清冷的氣象,幾把大鐵鎖鎖住了卷簾門,即便尚在營業,無精打采的老板也只是時不時撥弄下門口的貨。
“雖說不是一年就靠這幾個月,可現在畢竟是圣誕期間啊!他們搞這個事出來……”下午1點,馬先生嘆了口氣,拉上卷簾門早早關鋪回家了。
這一切的蕭條,都源于11月24日羅馬尼亞警方對尼羅市場實行的“封店”行動。“24日早上7點多,一群警察沖進市場,二話不說就給好些店鋪上封條、上鐵鎖。”在尼羅市場做帽子生意的阿梓氣憤地對記者說,當天遭查封的商鋪約有100余家。
《旅羅華人報》記者鄭旭旦一直在跟蹤采訪此事。她對記者說,事發當天,羅馬尼亞海關總署、首都經濟衛隊及布加勒斯特市二區政府派出大量警力對尼羅市場進行封鎖,警方聲稱該市場存在偷漏稅及假冒商品、衛生、消防隱患等問題。24日至27日,有300多家店鋪被強制查封。“有商戶為趕旺季,收拾了貨物去另租高昂租金的紅龍店鋪;另有商家舉著‘救救我們’的牌子以示抗議。”
無理加征停車費:
華人受傷 使館談判 防暴警察駐守
對于“中國城”的華商來說,11月24日的被查封只是他們與市場管理方尼羅集團矛盾激化的又一標志。
據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關于紅龍市場征收停車費產生爭端的相關情況》介紹,11月16日,紅龍市場管理方尼羅集團發布通知,開始對進入市場的小汽車征收每天10列依(約合3.5美元)的停車費。17日上午,許多華商在紅龍市場辦公樓一層聚集,警方進行了干預。使館聞訊后,即派人趕赴紅龍市場,偕同維權小組一名代表與尼羅集團管理人員進行交涉,經過4個多小時的商談,尼羅集團表示愿意隨時與華商代表就征收停車費事進行談判。據悉,在17日的“討說法”交涉中,兩名華人在與警察發生肢體沖突中臉部、頸部受傷。
10列依是筆大數目嗎?馬先生為記者算了筆賬:“一輛車一天加收10列依,聽上去不多,但只要大概算一下,2000 輛車,1個星期6天,那就是1.2萬列依,一年就是144萬列依,近5萬美元。市場里貨物進出頻繁,一年增加的成本絕對超過這個數目。”
“當時進場合同早就列明了商戶每月交納的管理費中已經包含停車費,管理方單方面另收停車費毫無道理。”馬先生氣憤地對記者說,“市場的衛生費、管理費本身就不低,小小的鋪位每個月折合人民幣要1000多元,再加上這部分‘苛捐雜稅’,我們忍無可忍。”
雖然使館出面暫時平息了事端,但市場的沖突引來了眾多羅馬尼亞防暴警察駐守,絕大多數商鋪沒有營業。24日上午,紅河市場基本恢復水電,可尼羅市場又遭遇了查封危機。
矛盾由來已久:
他們想把華商趕出市場!
對于逐漸升級的矛盾,市場經營方和華商各執一詞。在接受當地電視臺采訪時,尼羅集團董事局成員Florin?Suicescu(弗羅林·蘇伊切斯庫)說:“在這個市場存在著一個由幾百個中國人組成的暴力團伙,他們極具煽動性和破壞性,非法經營,影響中國人的形象。”
當地華商則普遍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他們這是在媒體上抹黑中國人。”在尼羅市場多年經營帽子生意的阿梓告訴記者,“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關閉這個老市場,讓我們不得不搬遷到新的市場去,那樣就可以收更高的租金。”
阿梓告訴記者,“中國城”中的尼羅市場距今已經有11年的歷史,雖然各項設施略顯破舊,但生意很好。“最重要的是,尼羅市場里的店主跟經營方簽的都是終身合約,近3000家商戶的買店合同里寫明了店主擁有店鋪的永久使用權,購店者在使用店鋪期間,也有權享用管理方提供的一切服務。可以說,這個鋪位就是華商自己買來的。”
然而,與尼羅市場不同,紅龍市場是管理方尼羅集團新建的,這里的店鋪并非“終身制”,店主必須按年簽訂租賃合同支付租金。
“紅龍市場建好后商鋪大量空置,華商都不愿意搬遷,經營方的投資沒辦法收回。他們就動起了我們的腦筋,千方百計想把尼羅市場撤了,把我們趕到紅龍市場去,又可以收店租了,一箭雙雕啊。”阿梓分析說。
馬先生告訴記者,2008年10月,華商就與市場管理方發生過激烈沖突。當年10月16日,尼羅集團散發傳單,聲稱準備從11月1日起,撤消在尼羅市場里的一切管理、衛生、保安等設施及人員,并在尼羅市場與臨近的紅龍市場之間設置隔離墻,將尼羅市場逐漸關閉。其后,華商代表據理力爭,經過使館出面協調,事情不了了之。“這次他們卷土重來,就是要把我們趕出去!”
華商團結自救:
自組“聯防隊” 合用發電機
然而,在搬遷補償等尚未得到保障的情況下,華商表示,絕對不會妥協退讓。面對斷水斷電斷暖氣沒保安等一系列惡劣環境,大家團結了起來,一邊堅持營業,一邊等待著談判的結果。
“水,就是洗手而已,我們自己克服下,飲用水全部自己買好。至于斷電,就幾個商鋪合起來買一臺小型的發電機,大家一起用。”馬先生擺出一副“死守到底”的架勢,“這兩天每天晚上都睡在店鋪里,腰酸背疼。但寧可自己累點,上千萬元的貨放著,真是不放心啊!”
至于最近大家頭疼的安全問題,也經過協商得到了一定的解決。阿梓告訴記者,華商們自己組織了保安隊,在市場里巡邏。尤其是進出關口,更是看得仔細。“主要檢查進出車輛、人員之類有沒有攜帶汽油之類的危險品。你說萬一給放把火,是多么大的損失啊,這里隨便一片倉庫就是以億為計算單位的。”
在當地華商的論壇和QQ群上,大家彼此互通消息,誰都不希望同胞的經濟受到損失。11月26日,尼羅一位華商在QQ群上把當天保安人員不足的情況告訴了大家,立即有不少人放下飯碗就跑去市場,也有不少人勸告大家把貨運去倉庫,“那里有人看守,保安是中國人。”
向海外發呼吁:
發誓捍衛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包括本報在內的不少國內外媒體都收到了一份《來自羅馬尼亞華人的呼吁書》,其中不僅闡述了事件發生的經過,更表達了在羅華商的心聲:“羅馬尼亞紅龍、尼羅市場,是95%華商賴以生存的所在,尼羅、紅龍集團歷年來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起事端,嚴重影響了中羅友好經貿關系的發展。……我們強烈抗議尼羅、紅龍集團這種蔑視法律的尊嚴,動輒以權代法,嚴重背離法律正義的行徑。我們將會在適當的時候拿起法律的武器,來捍衛外國人在居住國應得到保護的權利!”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聲援在羅華商。在不少海外華人聚集的論壇上,這份呼吁書出現在了置頂的位置。同時,使館方面也作出了迅速反應。在11月17日紅龍市場因停車費事件發生沖突后,使館立即出面調停。近日,使館也連同華商代表與羅馬尼亞方面提出交涉。
“27日,中使館向羅有關警察部門遞交了有關交涉信函,嚴正警告:下星期內若不能完全處理尼羅市場被查封店鋪的問題,尼羅市場華人維權委員會將向法庭提出訴訟。但此信函至今還未得到羅警方的正式回應。”
鄭旭旦告訴記者,“中國城”里的華商們正等待著使館、商戶代表和市場管理方協商的結果。正如呼吁書中所言,即便必須拿起法律的武器,也會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新聞鏈接
我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爭取盡早恢復市場正常經營
11月26日,我駐羅馬尼亞大使館在其網站上發布公告,介紹了使館就尼羅市場商鋪事件的交涉情況。公告內容如下:
近日,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市財政衛隊、海關等單位對我華商集中經營的尼羅市場進行檢查,并查封了部分商鋪。此事件發生在圣誕節前的銷售旺季,使我華商的正常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事件發生后,駐羅馬尼亞使館對此高度重視,本著依法行政、執政為民的精神在第一時間與華商維權小組進行溝通,了解情況,研究解決問題方案,同時與羅各有關部門展開交涉,并照會了羅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要求相關部門公正執法,維護我華商的合法權益,加快檢查的處理進度,盡早恢復市場的正常經營。
受封鋪事件影響,部分華商情緒波動較大。駐羅馬尼亞使館呼吁廣大華商保持理智和冷靜,積極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駐羅馬尼亞使館將與羅各相關部門保持密切聯系,時刻關注事態進展,爭取早日公正、妥善地解決封鋪事件。
新聞背景
羅馬尼亞的“中國城”
位于布加勒斯特東北郊,由紅龍、尼羅等組成的服裝百貨批發市場是羅馬尼亞乃至東南歐最大的中國商品集散地。尼羅、紅龍兩市場共有商店8000多個(其中尼羅2800多個),倉庫1500多個。由于市場內6000多家商鋪中超過半數為華商經營,市場也因此得名“中國城”。除中國人外,在市場上經營的還有大量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越南以及羅馬尼亞本地商人。
“中國城”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興建以來,管理方和商戶之間的大小糾紛和沖突時有發生。其中,尼羅市場始建于1998年,與紅龍市場一樣是由同一個羅馬尼亞地產開發商建造的,在開發紅龍之前,尼羅市場是中東歐國家最大的中國小商品批發中心,羅馬尼亞的華商95%的店鋪集中于此。
中羅貿易往來
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2009年前三季度羅中貿易情況報告》顯示,2009年1-9月,羅馬尼亞與中國大陸貿易總額為15.17億歐元(不含轉口貿易),同比下降18.6%,貿易總額低于去年前8個月15.66億歐元的水平。中國保持今年1月份以來歐盟外國家中羅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地位,占同期自歐盟外國家進口總額的18.03%,比重較前8個月提高0.13個百分點;在歐盟外出口目的國中排名保持在上月以來的第9位,占同期羅出口總額的2.87%,較前8個月下降0.0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