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民如何在海外保護自己的利益
就在羅馬尼亞封鋪事件的5個月前,俄羅斯數萬名華商賴以生存的市場被關閉,數百億人民幣的貨品被查封,部分商販被限期離境甚至扣押。當中國商人滿懷信心在海外伸展民間貿易觸角,卻接連遭遇封鋪或清關的事故。中國公民如何在海外保護自己的利益,外交學院教授鄭啟榮介紹了兩點建議。
鄭啟榮:在海外碰到問題原因是比較復雜的,也不簡單就是當地的貿易保護,我們不能否認有一些華人在外面做生意不是很規范,一遇到當地政策發生變化往往就拿華人做個靶子,比較容易受到傷害。現在在海外經商確實有很多不規范的地方,所以我覺得華人在國外首先就是要尊重當地的法律規定,第二可以求助我們駐外使領館,希望使領館能夠出面為他們爭取合法權益。
截至2008年,世界華商企業資產總值達2.5萬億美元,華商在海外的經濟交流成就讓世界矚目。同時,世界各地與華商有關的糾紛也越來越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表示,本地的貿易保護,以及華商與當地法制的沖突,導致了大多數紛爭。
沈驥如:偷稅漏稅、賣假貨、質量問題、欺詐問題,這些事情多了,積累起來,就會對整個中國商品說不了。俄羅斯也被查,被關閉了,羅馬尼亞現在也出現類似的問題。羅馬尼亞是不是借這個機會把你通通關掉,實際也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不讓中國貨進來,俄羅斯警察也經常敲竹杠、收賄賂,他也有他的問題,所以這兩方面湊起來事情就不斷。
如何使華商與當地社會沖突逐漸減少,沈驥如表示,除了需要中國商人健康的商業生態觀和良好的國民素質,也應該適當考慮轉變營銷方式,以應對國際化生存。
沈驥如:因為難免有人會逃稅或販賣假冒偽劣商品,這也影響我們中國的形象,所以應該考慮成立大型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在中國,外國人來買,或者我們大型的推銷機構在國外有辦事處,擺出樣品,然后你們來挑,不要擺那么多的攤位,我們的營銷方式應該改一改,小商品也可以大規模的批發、訂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