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螺螄灣第一交易區B區的張云艷無所事事地坐在檔位前看小說。她當天的銷售業績為零。
“自從今年3月份政府說要拆遷,生意少了很多。去年春季平均每天還能賣200條褲子,現在幾天都達不到這個數。”張云艷說,生意不好,有一部原因是經濟危機,但是拆遷造成的信用下降是明顯的——很多采購商本想進100條,因為聽說這里要拆遷,就只進50條。
正處生意淡季,市場里各個商戶便常常聚在一起聊天,討論年底拆遷后的新去處。張云艷無法理解,政府為何要將這樣一個繁榮的市場拆掉,而一定要搬遷到遠在12公里外的一個冷清的新市場里。
“這個市場是花了20年時間才培育起來的,前面10多年,經營戶都沒賺多少錢,市場旺起來也是到2004年,才火了這么幾年,剛剛把品牌打起來了,卻又要搬遷了。”
與眾多外省小老板一樣,來自貴州的張云艷表示,如果搬遷補償不到位,就離開昆明。“等一個市場培育起來起碼要個三五年,到一個冷清的市場等個3年5年,人就等老了,還有什么意思哦!”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超過一半的商戶來自外地,這部分商戶目前都租住在老螺螄灣附近的民房里,工作、生活全在這里,有孩子的,也安排就近上學。正如他們自己所說,“搬遷將是一件極其麻煩的事情。”
“就今年起,因為搬遷的事造成很多買家恐慌,我以前合作的重慶客戶、貴陽客戶,甚至遠到泰國、緬甸的客戶,流失了一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戶透露。記者在調查中多次聽到商戶的類似反映,上述情況不同程度地在各商戶身上存在。
在螺螄灣一些商戶眼里,螺螄灣的品牌價值正在受到外部因素的削弱。至于其價值縮水多少,則無從統計。可供參考的是,早在2005年4月,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政府和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發展研究部聯合發布《中國昆明螺螄灣發展報告》,評估“螺螄灣”品牌的無形資產價值為755億元。
老市場的業主作為市場品牌的既得利益者,不遺余力地維持經營現狀,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客觀上也保護了一個區域性品牌。
但另一方面,市場的升級與改造,亦確實成為一種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即便是螺螄灣商會的代理律師蘇建明也認為“新商貿城的規劃確實很有前景,很符合昆明城市升級改造的趨勢”。這一點,作為拆遷利益行將受損的一方,亦表示了認同。
但不可否認的是,政府著意打造一個克隆版的“義烏商城”,卻沒有考慮昆明與義烏的不同情況。云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胡其輝認為,除了紡織業以外,昆明市輕工業基礎并不像義烏那樣具備明顯的產業集群的特點,義烏商城的“前廠后店”模式在這里并不能發揮有效的集聚作用;而且老螺螄灣市場的商戶大都是外地人,拆遷行為容易導致這些商戶的流失。再者,短期內的強迫搬遷極易導致采購客戶流失。“產供銷商業鏈條極易在這樣的搬遷中斷裂。”
蘇建明律師認為,政府主導下的拆遷并非是完全不能做,但應該溫水煮青蛙才行。其前提就是,雙方坐下來商量,尋求各方妥協——這是作為律師最希望看到的結局。
事實上,螺螄灣并非個案,據一位業內人士稱,在全國所有的新老市場改造升級案中,幾乎悉數以失敗告終,背后原因何在,如何扭轉這種社會成本與經濟成本的巨大浪費,似乎正在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對此,昆明市商務局局長王光中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提出的想法或許是最具操作性的解決途徑:新市場和老市場的業主進行產權置換,用產權置換來完成業主和商戶的遷移,這是相對可行的方案,關鍵問題是賬怎么算,雙方利益如何讓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