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輕紡城致力打造國際性紡織制造中心、貿易中心、創意中心,“二次創業”以來的業績,可以用“123456”來概括:“1”,今年以來市場每月新增經營戶1000戶;“2、3”,與2006年相比,配套市場面積增加2倍,主體市場面積增加3倍;“4”,基本形成了“南北中西”四大市場區域;“5”,2006年以來市場建設總投資達50億元;“6”,到目前市場群總成交額超600億元。
5月10日,為期三天的2009中國柯橋國際紡織品面輔料博覽會閉幕。據門禁系統顯示,展會期間登記入場的專業采購商達18193人,比上屆“春博會”增長50.3%,其中來自美、英、意、法、印等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2666人。本屆展會共實現產品成交額33.59億元,比上屆“春博會”增長7.7%,其中合同成交額11.34億元,意向成交額22.25億元。
今年的“春博會”,首次在新落成的中國輕紡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這一大型現代化展覽中心總建筑面積達11萬平方米。紡博會從此結束了一直以來沒有自己專業展館的歷史,在硬件上拉近了紡博會與國內頂級展會間的距離。
在國際金融危機繼續加深、紡織行業面臨嚴峻形勢的背景下,此次“春博會”的不俗表現,無疑給廣大紡織人帶來了行業回暖的信心。
“春博會”是紹興縣著力建設“國際紡織之都、現代商貿之城”的重要舉措之一。近年來,該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立業之本、立城之本、立縣之本”的戰略高度,緊緊圍繞中國輕紡城“12345”發展戰略和“國際性紡織制造中心、貿易中心、創意中心”建設要求,扎實推進中國輕紡城的“二次創業”,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成效。今年以來,市場每月新增經營戶1000戶;與2006年相比,配套市場面積增加2倍,主體市場面積增加3倍,基本形成了“南北中西”四大市場區域,總投資達50億元;市場群總成交額超600億元。
確立政府主導地位,凸現市場升級的機制優勢
在中國輕紡城發展進程中,紹興縣發揮政府超前規劃、市場布局、政策調控、市場有序運作和新市場培育等方面的作用,政府主導地位已經確立。
政府主導首先體現在對整個市場的規劃和戰略布局上。紹興縣委、縣政府提出并實施了中國輕紡城“12345”發展戰略,即圍繞打造“國際紡織之都、現代商貿之城”這一總體目標,實現市場與產業、市場與城市“兩方聯動”,明確重在政府主導、形成合力,重在降低成本、優化環境,重在配套延伸、創新發展的“三項原則”,規劃“南北中西”四大市場錯位發展格局,并明確了五個方面的工作著力點。
政府主導其次體現在大規模的市場建設中。2006年以來,該縣先后啟動政府性投資主體市場建設項目8只,即東升路市場一二三期、服裝和家紡市場、坯布市場、北聯地塊改造、錢清輕紡原料市場升級改造二三期,總建筑面積約108萬平方米,概算投資約36億元。與此同時,該縣先后啟動政府性配套市場建設項目5只,即柯東倉儲中心、國際會展中心一期、科創大廈、倉儲物流中心、東升路道路綜合改造等,總建筑面積約28萬平方米,概算投資約11億元。目前這13只政府性投資在建項目正在加速推進。其中,柯東倉儲中心、錢清輕紡原料市場改造二期、東升路市場區一二三期、國際會展中心一期、服裝家紡市場已交付使用;錢清輕紡原料市場改造三期、科創大廈即將竣工投運;東升路市場區道路綜合改造工程基本完工。截至2008年底,已累計完成政府性建設投資約38.2億元。
政府主導還體現在對市場投融資體制的改革上。去年11月,國有全資企業――紹興縣中國輕紡城市場開發經營有限公司,以協議方式收購浙江精功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輕紡城”股權,實現“輕紡城”控股股東易主。此舉有利于增強政府對專業市場的調控力,有利于整合市場基礎資源,提升市場綜合競爭力,有利于拓寬市場融資渠道,提升資本運作水平。
政府主導,為輕紡市場快速健康發展注入了無窮動力,掀開了中國輕紡城發展的華美新篇章。
完善市場細分格局,發揮塊狀經濟的集群優勢
按照“政府主導、市場細分、業態創新、南北共榮”發展要求,紹興縣近年來進一步完善“南北中西”四大市場錯位發展格局,基本形成輕紡原料、面料輔料、服裝服飾、家紡成品、化工染料、紡織機械等門類較為齊全的紡織要素交易市場群。
南部:分步實施傳統交易區升級改造。原地新建總建筑面積達34.6萬平方米的以紡織服裝面料為主的傳統交易升級區,完善市場交易功能,優化市場經營環境,提升市場整體品位。
中部: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區招商隆市。把95萬平方米的國際貿易區一、二期打造成為“交易模式公司化、運營方式國際化、交易主體全球化、交易時間全天化”的以訂單交易和跨洋交易為主的全球紡織貿易大平臺。
北部:著力拓展新興業態區規劃建設。規劃建設柯北約100萬平方米的集服裝服飾市場、家紡市場、坯布市場、日用品市場、紡機市場、汽車市場和相關配套延伸市場在內的新興業態市場拓展區。
西部:加快推進原料交易區升級改造。加快推進30萬平方米的錢清輕紡原料市場區升級改造與“大錢門”國貿區建設,切實鞏固輕紡原料交易市場全國龍頭地位。
目前,中國輕紡城“南北中西”四大市場區域已基本形成,市場總面積達326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市場面積275萬平方米;倉儲、物流、會展、研發等配套市場面積51萬平方米;建成的主體與配套市場面積較2005年底分別擴大近3倍、1.8倍。
同時,市場業態更趨完善。從市場產業鏈看,從上游的紡織原料、化工、機械、坯布,到中游的服裝用品、家紡用品、產業用布,到下游的服裝服飾、家紡成品、紡織全產品,全市場有望快速集聚中國輕紡城。
挖掘指數創意內涵,擴大專業市場的輻射優勢
2007年10月,“中國柯橋紡織指數”正式依托中國輕紡城編制發布,其基礎數據采樣范圍為中國輕紡城6個面料批發市場和錢清原料批發市場,以及紹興縣若干紡織品生產企業和外貿企業。它涵蓋紡織品價格指數、紡織品景氣指數、紡織品出口指數和紡織品訂單指數。
柯橋紡織指數的發布,進一步奠定了紹興縣在紡織業界的地位,也進一步提高了中國輕紡城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編制發布“紡織指數”過程中,紹興縣相繼完成了商企數據普查、指數影響力調查、指數英文網站建設等工作,并積極推進訂單指數發布、外文版網站建設、代表品科學分類、縣內紡企信息采集擴面等工作,“柯橋紡織指數”的公信度、權威性與影響力得到有效提升。與此同時,紹興縣全面啟動中國紡織品分類標準研發工作,力爭將紡織指數的“話語權”上升到紡織行業的“標準權”,從而進一步確立柯橋紡織的產業集群地位與行業地標色彩。
紹興縣一年兩次的“紡博會”,影響也日益擴大。近年來,紹興縣把采購商邀請作為展會組織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與會采購商的數量和質量,一直保持較高水準。去年舉辦的第九屆秋季“紡博會”,登記入場的專業采購商20455人,較上屆增長9.31%,其中來自美、意、法、德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專業觀眾達4246人;展會實現成交額39.42億元,較上屆增長2.13%,這在紡織業遭遇“寒冬”的情況下實屬不易。
為打響中國輕紡城品牌,紹興縣還先后組織開展了“十大風云布商評選”、“最具價值品牌評選”、“市場知名商品認定”等活動,引導企業與經營戶技術創新與創牌創建。成功組織縣內紡織面料企業參加北京時裝之都奧運職業服裝設計大賽與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先后組織境外媒體聚焦中國輕紡城;組織參加國內紡織影響力展會,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式加強輕紡城宣傳營銷工作。
搭建技術人才平臺,提升紡織之都的競爭優勢
對紡織創意產業的培育,是紹興縣政府打造“國際紡織之都”的重要抓手。該縣以紡織面料、服裝、家紡創意為重點,以科創大廈與服裝家紡市場為平臺,全面啟動中國輕紡城紡織創意中心建設。同時,該縣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合作成立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柯橋分中心,該中心將成為紡織工業協會外派的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輻射長三角紡織產業的研發、信息發布、產品標準和檢測機構。
為提升經營戶素質,該縣先后舉辦了“輕紡城論壇”、“經營戶體育節”、“經營戶素質提升工程”等多項活動,相繼開展市場文明經營戶、誠信經營戶評比與金融、外貿、財稅、出口信用保險等業務培訓,著力提升市場文化軟實力。
為培育紡織面料設計師團隊,紹興縣成立了國內首家紡織面料設計師協會,全面加強與國內外紡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創意機構等的交流合作,著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紡織服裝設計師和專業設計機構。紹興縣規定,對國內外著名紡織面料研發設計師、服裝設計大師、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和中國“十佳”設計師等,在該縣創意產業基地注冊并實質性運行的,給予一次性10萬~20萬元的補貼;對紡織、服裝學院畢業生和其他專業人才在創意產業基地注冊并實質性運行的,給予一年內免費提供一定的辦公場地和計算機等設施;對創意產業基地內的研發、設計機構與該縣紡織企業合作研發并擁有自主品牌的新產品給予獎勵。
紹興縣有關部門還全力做好招商隆市工作。聯合市場、時代廣場2006年初開業后,成功招商,隆市迅速,經營情況良好。東升路市場739家境內外資格企業(經營戶)獲準入駐經營,其中精品區吸引全國紡織百強企業16家、境外年銷售3000萬美元以上企業35家、國家級品牌企業17家。韓國等品牌專館抱團入駐市場B區精品館;中國輕紡城服裝、家紡市場已于2008年底開門營業;東門產業用布市場已吸引縣內外120多家企業入駐經營;柯東倉儲中心104家托運門市部、235家倉儲營業戶入駐;國際貿易區一二期入駐企業超過1000家。
政府的服務工作也在不斷優化。紹興縣建成投運了中國輕紡城審批服務中心,實行一攬子受理“一站式”服務,提高了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有關部門大力推廣市場“商銀通”業務,截至2009年一季度,市場已安裝刷卡交易POS機10000余臺,刷卡交易額近100億元。政府有關部門還出臺了國內首個專業市場知識產權保護意見,全面啟動市場知識產權保護與紡織品質量監管試點工作,有效形成了市場知識產權保護“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司法支持”的三級聯動機制,有效推動了市場誠信建設。
經營戶新增1000成交額穩中有升
國際金融危機下 中國輕紡城發展態勢良好
盡管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但中國輕紡城總體已呈現持續回暖的趨勢。截至2009年一季度,市場群擁有營業房20348間,注冊經營戶17495家(其中公司3291家),比去年新增1078家;經營面料3萬余種,日客流量10萬人次,產品遠銷世界187個國家和地區。
2009年一季度,市場群成交額154.45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面料市場成交額81.31億元,同比增長3.56%。錢清原料市場成交額71.94億元,同比增加6.72%;福全化工市場成交額1.2億元;市場群日均成交額2.1億元。中國輕紡城網交易市場一季度成交額4.33億元。市場實繳稅額0.93億元,同比增長34.7%。
一季度,市場外貿出口2.5億美元,同比增長18.2%;市場出口實績企業539家,新增85家;國(境)外企業常駐代表機構638家,新增30家;外商投資商業企業47家,新增6家。國(境)外采購商1萬人左右,常駐約3500余人。
一季度,中國輕紡城市場貨運總量為47.76萬噸,同比增長22.9%;市場聯托運企業147家,新增13家;市場經營線路104條,新開拓了延吉1條國內線路。
“兩方聯動”助推 紡織產業集群升級
如何助推紡織產業向現代集群發展?紹興縣出臺加快紡織產業集群升級行動計劃,提出并實施了“兩方聯動”的發展戰略,即市場拓展與城市發展聯動,市場升級與產業升級聯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市場拓展與城市發展聯動。按照“柯橋就是輕紡城,輕紡城就是柯橋”的理念,把整個柯橋作為中國輕紡城進行規劃建設。2006年,紹興縣以“城市功能提升年”為抓手,投入50億元興建一批基礎設施為中國輕紡城發展配套。同時,按照輕紡市場提升發展與城市建設互動并進的思路,謀劃建設以群賢路、笛揚路、金柯橋大道三條主干道路沿線區域為核心區塊約15平方公里的柯北新城,充分發揮輕紡城國際商貿區和柯北新市場龍頭帶動作用,加大商貿三產包括房地產項目的招商和建設力度,盡快使之成為全縣城市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市場升級與產業升級聯動。通過完善市場框架體系,加快三個相關市場建設,實現輕紡產業與市場資源優勢互補。一是中國輕紡城技術市場。建設“浙江省紡織工業研究院”,積極構建浙江省現代紡織及裝備創新平臺,著重加強纖維材料的研發以及成果的轉化和推廣。二是中國輕紡城人才市場,作為全國首家紡織類專業人才市場,中國輕紡城人才市場為產業和市場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三是中國輕紡城網上市場,目前已發展成為集行業資訊、產品展示、市場交易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國際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