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輪輪解放思想的大潮中,無論是有形的商品市場,還是無形的資本市場,甚至無限的網絡市場,都在富于創業創新精神的浙江找到了生根發芽的土壤,得到了迅猛發展。
浙江人以獨有的智慧“造市”、“用市”乃至“拓市”,有效緩解了資源要素的不足,有力拓展了發展的空間,推動了資源和商品大進大出,保障了浙江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
滔滔錢江水,見證了浙江人樹立的市場豐碑。市場的興盛和繁榮,成為改革開放30年來浙江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和優勢。
“造市”——興了一方經濟,富了一方百姓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30年前,浙江本沒有“市”,因為擺攤設點謀生的人多了,也就漸漸集聚起一個又一個“市”來。“造市”,堪稱浙江人的獨特本領。
改革開放,將中國農村的生產力解放出來,將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不少渴望致富的農民干起了“雞毛換糖”的小買賣。不過,這在當時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而禁止。怎奈,窮則思變。在浙江這片熱土上,還是冒出了允許農民進城經商及長途販運等“大膽”的政策。在上世紀80年代初,義烏人已能大大方方走上街頭擺攤設點,品嘗來自市場的“頭口水”。
在日用品還相當匱乏的那個年代,小到鈕扣、牙刷,大到自行車、黑白電視機,在市場上都極受歡迎。也就是從那時起,當今名聲遠播的義烏中國小商品城、中國輕紡城等商品市場雛形初現,并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現的第一批商品市場。
當更多的商品不因“計劃”而調配,卻因“市場”而流通時,人們懂得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計劃經濟年代,人們生產什么,市場上就賣什么;而市場經濟年代,市場需要什么,人們就生產什么。
對“造市”,浙江歷屆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允許試、不爭論、保護群眾首創精神的態度,出臺了一系列培育、扶持市場發展的政策措施。“誰投資、誰受益”的市場建設原則,極大地調動了社會各方辦市場的積極性。1996年,浙江還在全國率先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推出《浙江商品市場管理條例》,為市場長久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翻閱浙商“造市”的風云史,一位名叫何樟興的市場管理干部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當年,義烏小商品室內市場大樓落成,如果還像原來那樣將各種商品擠在一起混賣,勢必造成“樓下繁榮、樓上冷落”的不公平競爭局面。
怎么辦?負責小商品城攤位規劃的稠城鎮工商所所長何樟興一籌莫展。一次偶然的機會,受到百貨公司將同類商品歸類擺放的啟發,他想到了“劃行歸市”的辦法。10多年后,當初這一飽受爭議的做法經受住了時間的檢驗,因為“劃行歸市”,市場內形成了一種競爭機制,商品質量不斷提升。如今,此舉已成為全國許多商品市場的通行規則。
在無數“造市”浙商的努力下,浙江的商品市場日益繁榮,并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全國率先分化出了更高的業態——專業市場。從日用商品到工業原材料,形形色色的專業市場在浙江大地上迅速成長發育。溫州廟谷寺鈕扣市場、臺州路橋塑料制品市場等,成為名噪一時的專業市場。
這些與塊狀經濟相伴而生的專業市場,為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提供大宗原材料采購與產品銷售的豐富渠道,也讓村民們掙到了大把的票子。家家戶戶做皮鞋的溫州人腰包鼓了起來,喜歡擺弄機器做五金件的永康人忙得不亦樂乎,而平湖人則在服裝加工的熱潮中淘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許多農民涌入各類專業市場,成為販賣商品的主力軍。一粒幾分錢的小鈕扣并不起眼,但商販們扛著一袋袋鈕扣,坐火車奔波于大江南北,一趟下來就能掙上千塊錢。在大多數人還拿著百把元工資的時候,這種創富奇跡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市場。
沿著浙商“造市”的脈絡,我們不難發現相當一部分浙商的創業軌跡:起于“雞毛換糖”的小生意,再“變身”為家庭作坊的小廠長或市場上的個體戶,進而成為私營企業主,成長為商界、實業界乃至資本市場的弄潮兒。
市場,以其獨有的魅力,成為浙商創富的搖籃。
神奇的市場集聚起人氣,帶動了交通、餐飲、通訊、金融及房地產的發展,使第三產業在全省經濟中的比重穩步提高,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因此改善。
商品市場在浙江的發育速度令人咋舌。浙江各類商品市場目前已達4096個;商品市場成交額30年增長1083倍,目前已達9325億元;商品市場的數量、規模及成交額已連續多年領跑全國。在這個民營經濟大省,已基本形成了一個以消費品市場為基礎、專業批發市場為骨干、生產資料和生產要素市場為支撐的市場體系。
浙商“造市”30年,而今邁步從頭越。
近5年來,在家門口盡享“造市”喜悅的浙江人,還跑到省外興辦了1500多家市場,跑到海外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興辦市場。有人說,浙商在省外“造市”,就是給“浙江制造”打造一張更大的營銷網絡,就是為“浙江制造”在全國乃至全球開設連鎖店。
近5年來,浙江商品市場的外向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漫步在義烏國際商貿城寬敞氣派的大廈中,你可以看到數量不菲的“舶來品”從這里分銷到全國各地;逛一逛紹興輕紡城,你可以發現數不清的“浙江制造”被來自海內外的商賈買走;徜徉在海寧皮革城豪華的落地玻璃櫥窗間,你可以發現不少黃頭發、白皮膚的女人遠道而來,興致盎然地試穿著一件又一件皮草大衣。
浙商“造市”的神話,不斷上演著一出出新的版本。
“用市”——弄潮資本市場,草根民企加速“轉身”現代
因“市”而生的浙江民營經濟異常活躍,生產要素市場亦迅速發展,土地、資本、勞動力及技術等市場異常活躍,促進了資源優化配置。
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長期信貸市場等在內的資本市場,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對資本市場,歷屆省委、省政府均采取了大力扶持的態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資本市場充分發揮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
向來喜喝“頭口水”的浙江人,在資本市場上翻卷起美麗的浪花。
浙江民營經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贏得了快速發展,迫切需要資金進行擴大再生產,對外融資尤為迫切。不過,由于當時國家金融政策的限制,民營企業很難從銀行獲得巨額貸款。敢闖敢試的浙商就開始尋找融資的新路徑——進軍資本市場。
1994年1月10日,對農民企業家魯冠球來說,或許是個終生難忘的日子。經過7年的奔走,“萬向錢潮”股票終于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萬向集團一舉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鄉鎮企業。“萬向”在資本市場的驚艷一躍,引來無數羨慕目光,吸引著眾多民營企業競相弄潮資本市場。
10年后,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開市,在這個資本市場的重大歷史進程中,浙江民企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搶得“頭彩”。2004年6月25日,“新和成”成為中小板的首家上市公司。其后,浙江民企上市蔚為壯觀:“網盛科技”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只純網絡股,“綠城集團”在香港成功上市,“浙江昱輝”遠赴英國上市,溫州瑞立集團則轉板納斯達克主板市場……
在鬧猛的上市潮中,位于紹興縣西部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楊汛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在這個彈丸之地,幾年內就涌現10多家上市公司,密度之大全國罕見。現在的人們還記得當年的熱鬧景象:鎮里第一家上市公司——浙江玻璃有限公司到香港上市并募集資金5億港幣的消息,讓當地許多企業老總“興奮得難以入睡”,因為這個在鎮里并不算最大的企業竟然如此輕松地拿到了巨額資金。
在第一個“吃螃蟹”者的激勵下,該鎮永隆實業、寶利集團等民企紛紛向資本市場進發。憑借上市募集的大量資金,這些企業很快在全國同行業中嶄露頭角:“浙江玻璃”引進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填補了多項生產技術空白,生產規模和效益躍居全國前列;精功集團一舉挺進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更多企業品牌形象獲得大幅提升。
不過,要說浙企在資本市場折騰出的最大浪花,還要數后起之秀“阿里巴巴”。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一舉打破香港招股凍結資金的紀錄,也將浙江民企上市潮推向頂峰。許多海外媒體如此評價——“阿里巴巴上市,震撼了世界!”
至去年底,全省共有上市公司154家,累計融資1001.08億元。其中,國內中小板上市公司43家,占全國中小板上市公司的21.5%,全國排名第一。境內A、B股上市公司120家,居全國第3位。2007年新增上市公司31家,新增融資額406.63億元,創歷史新高。
這股上市的熱潮,讓廣大民營企業家感嘆:“過去企業發展靠穩扎穩打,做的是加法;而進入資本市場后,我們憑智慧,做的是乘法。”
通過上市,企業得到的絕不僅僅是巨額資金,在規范企業管理、吸引優秀人才、引進高新技術等方面也受益匪淺。許多企業借助資本市場,成功導入了現代企業制度,并且從單純的產品經營轉向資本經營,從區域性企業邁向國際化企業。
浙江資本市場近年來還冒出了一些新元素、新面孔。風險投資、小額貸款等這些資本運作的新模式在浙江落地生根,對繁榮多元化的資本市場、破解中小企業貸款難,完善浙江資本市場和促進經濟發展,意義深遠。
浙江資本市場的多元化格局已悄然顯現。全省建立了銀行、證券、保險、信托、財務公司、信用社等多種金融機構。2004年8月,全國首家真正意義上的民有民營銀行——浙商銀行的成立,使浙江金融業取得了新的突破。
面對全球資本市場一體化趨勢,國內股權分置改革、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等的相繼出臺,浙江資本市場發展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在資本市場上初戰告捷的浙江,將積極增加上市公司數量和提升其質量,充分利用期貨市場、產權市場、創業投資、投資基金等平臺,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為浙江經濟發展注入持久的動力。
“拓市”——營造網上大市場,民企發展新天地
“市場”大潮滾滾向前,奔涌不息,每時每刻都在創造新的奇跡。
面對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新挑戰,浙江人再一次在網上市場搶占新機遇,為“市場大省”譜寫新的篇章。
回望過去,人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到一位名叫馬云的浙江人身上。
1995年,31歲的馬云以一名翻譯的身份來到美國西雅圖,并第一次接觸到鍵盤,上網進行了搜索操作。那一刻,被互聯網深深吸引的他開始了網上創業的夢想。他說:“我就像一個盲人,騎在盲眼的老虎身上……”
回國后,他異想天開地創辦了“中國黃頁”網站,不經意間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商業網站,開啟了中國互聯網應用的先河。1998年,他又和同事在杭州發布了名為“阿里巴巴在線”的首個網上貿易市場。在電腦都很稀少的年代,談什么“網上市場”,不少人把他當作騙子,更有人把他當成瘋子。
誰也沒想到,10年之后,阿里巴巴展開了一場涉及總金額高達17億美元的大并購,創造了中國互聯網并購的歷史。今天的阿里巴巴中英文網上交易市場,已經擁有近3000萬名注冊用戶,企業用戶遍及240多個國家及地區。
阿里巴巴之所以讓眾多企業著迷,就在于它讓人們找到了“芝麻開門”的秘笈。寧波一家做玻纖絕緣制品的公司2002年成為阿里巴巴用戶時,年銷售額大概100萬元人民幣左右,5年后年銷售額卻飆升至2500萬元。業主感慨地說:“我80%的客戶都在國外,如果沒有互聯網,坐飛機也沒有這么快的發展速度。”浙江大學軟件學院院長陳德人認為,網上市場對企業降低成本,改變生產運作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從而提高利潤,有著重要意義。
阿里巴巴的迅速崛起讓人們看到,在中小企業眾多的中國,有著網絡市場成長的肥沃土壤。許許多多借助網上市場成功擴展事業的中小企業相信,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互聯網大有將世界“一網打盡”之勢。誰游離于全球化,誰不“觸網”,誰就趕不上飛速前行的時代列車。
善于挖掘創業機會的浙商,看準了網上市場繁榮的大趨勢,在網上市場的細分領域又挖掘出許多商機。專做網絡廣告的浙江盤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近3年來,營業額每年增長300%,因為相比傳統廣告,網絡廣告不僅費用低廉,而且到達面廣、準確度高,深受中小企業歡迎。正因為看準了網上市場的這片新商機,“浙江盤石”已躋身國內互聯網廣告業三甲。
依托浙江乃至中國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一大批行業門戶網站在浙江迅速崛起,經過多年發展,總部位于杭州的“網盛生意寶”成功打造與收購了中國化工網等多個國內知名的行業網站,成為我國領先的BtoB(企業對企業)第三方服務運營商。
然而,如果你問一名普通消費者:“網上市場是什么?”他的回答很可能是,通過淘寶網搜索到一款心愛的電子產品,然后點點鼠標將其買回家。是的,通過網上市場購買商品,如今已融入到許多普通浙江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浙江,淘寶網、三替購物網等一大批BtoC(企業對消費者)網站的興起,撐起了一個龐大的以銷售日常消費品為主的網上市場。這些打開電腦即可視可感可用的網上市場,對方便百姓生活、促進消費,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當今浙江,電子商務已涵蓋了工業、農業、旅游業、商貿業等所有重點行業。“中國BtoB研究中心”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浙江行業電子商務網站數量接近全國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國第一。在美麗的“人間天堂”杭州,已聚集起阿里巴巴、網盛生意寶等一大批知名電子商務企業、數以千計的全國性行業網站、數以萬計的電子商務應用和服務企業,這使杭州又多了一頂桂冠——“中國電子商務之都”。
網上市場顛覆了傳統的商品市場一直以來“現鈔、現貨、現賣”的交易模式,引得浙江傳統的商品市場亦競相“觸網”。從參與電子商務,到直接在互聯網上搭建虛擬市場,傳統商品市場正在進行著前所未有的信息化革命。
現在,許多商戶改變了原先入場交易的習慣,因為他們只需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盯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據,就可決定買進或賣出。位于余姚的浙江塑料城,自2004年開通網上交易市場后,交易額一路攀升,今年1至8月網上市場就成交了286億元,一舉超過去年的現貨交易額。而義烏小商品城創辦的網上商城,亦每天吸引著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客商在網上進行咨詢和交易。
網上“拓市”,為傳統商品市場增添了新的競爭優勢。在中國義烏小商品城等網上市場上,客戶可以第一時間獲取價格信息,及時轉移風險,從而降低商戶的資金和物流成本。對余姚塑料城來說,網上市場已為客戶節約物流成本超過2.5億元,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數據顯示,我省網上市場成交額從2004年的167億,猛增到2007年的1318億元,每年都以幾乎翻番的速度增長。迅速興起的網上市場,正續寫著浙江“市場大省”的傳奇。
今年4月,浙江在全國率先推出了《浙江省網上商品市場管理暫行辦法》,規范網上市場舉辦者的職責、網上經營者的權利義務、網上消費糾紛的處理等。可以想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規范引導下,“網上市場”必將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助推浙江經濟加速進入新一輪發展周期。
歷經30年市場洗禮,浙江人正滿懷豪情書寫著從“市場大省”到“市場強省”跨越的新傳奇。 施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