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口村村口
“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舊村改造使義烏江東街道青口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家家住別墅,戶戶有汽車。高樓林立,道路通暢。村風和諧,戶戶小康,越來越多在義烏經商辦廠的外地人都愛選擇在青口“安家”。昨天,三位分別來自韓國、毛里塔尼亞的外國人“百里挑一”,成為義烏青口榮譽村民。村干部介紹說,全村有一萬多外來人口,外國人比比皆是。
薩里姆今年28歲,來義烏經商已經4年。“這里像花園一樣,環境非常好,我很喜歡。”得知自己幸運地成了青口村榮譽村民,薩里姆笑得合不攏嘴。他說一口流利的中文,與村民溝通、交流應付自如。
“你是我們村的一分子,以后村里有活動,都會邀請你參加。”昨天中午,村老年協會常務副會長何興錢上門告知好消息時,薩里姆一把摟住他,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是不是可以跳舞、打籃球?”薩里姆喜歡籃球,舞技也不賴。做榮譽村民,讓他最高興的是,他不再僅僅是一位從毛里塔尼亞遠道而來的外國商人,而是和生活在一起的中國人一樣,是這個花園般村莊的主人,他們在一起唱歌、跳舞、鍛煉,跨越國籍、語言的障礙,享受相處的快樂。
和薩里姆一樣高興的,還有來自韓國的金貞愛與阿拉伯地區的穆罕默德。
青口距義烏中國商貿城“一支煙的車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該村舊村改造籌劃于2001年,幾經周折,2005年8月啟動。在舊村改造過程中,該村按照義烏市委、市政府住宅小區化、農民生活市民化、社會保障一體化的要求,在選址、地坪標高、房屋式樣、樓層高度、墻體顏色等方面都統一規劃,同時配套改造排污管網、商業網點、文化娛樂場所,留足綠化空間。歷經兩年多建成新房183棟1876間,有656戶參改(未改5戶,1戶已批未建),99%農戶住上了新房,呈現出一派新農村的氣象。由于辦事透明,公平公正,舊村改造前后無一人上訪,百姓滿意,上訪率為零。
村干部報了一連串令人咋舌的數字:全村人均居住面積240平方米,平均每戶每年光房租的收入就達2.4萬元。村民間貧富差距日漸縮小,資產少的也有幾百萬元,更多的則在千萬元以上。義烏市教育局退休干部、青口村老年協會會長吳華梓早年家境貧困,曾因長年沒飯吃,萌發“吃飽一頓飯死了也心甘”的念頭。改革開放后一家人走上富裕道路,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個個在村里住上新樓房,一棟10間造價180萬元,裝潢花300多萬元,擁有5輛高檔車輛,開有3家4S店,銷售上海通用、北京現代、天津豐田等三款汽車。
舊村改變了村容村貌,也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村里最長壽的老人吳厚元今年95歲,他和弟弟吳厚錢家人生活在一起。吳厚錢一家瞎的瞎,智障的智障,加上妻子長年生病,家庭負擔重,多年來一直作為特困戶享受民政部門經濟補助。舊村改造,吳厚元光出讓兩間簡陋的平房就獲得100多萬元,老人在留了三四十萬元的養老錢后,其他資助給侄兒(弟弟吳厚錢已過世)造了5間新房,還買了一輛小轎車,每年光房租收入就有10多萬元,一家人徹底脫貧,過上了小康生活。
“黨的政策好,這樣的生活我做夢都沒想到!”吳厚元耳不聾、眼不花,每天在村老年協會打牌娛樂。三位做了榮譽村民的外國商人,見證了青口村一戶又一戶家庭的幸福生活。 (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