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小百貨市場管理的通告》(第一號)資料圖。
1982年8月25日,一份通告被手抄了十幾份沿街張貼。最初幾天里,每張通告都站滿了圍觀人群,人們熱切地議論著上面的內容,場面蔚為壯觀。
這份引發人們無限熱情的通告就是稠城鎮市場整頓領導小組當天發布的《關于加強小百貨市場管理的通告》(第一號)。通告明確宣布9月5日開放稠城鎮小百貨市場。這是義烏小商品市場得到政府承認獲得合法地位的標志,義烏這座城市從此和“小商品”聯系在一起,開啟了走向世界的輝煌歷程。
其實,這份“一號通告”來得并不容易。
改革開放前,農民經商被視為投機倒把而加以打擊和取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如春風拂過大地,給延續在義烏幾百年的“雞毛換糖”煥發了新的生機。義烏農民懷著脫貧致富強烈愿望和沖動,重拾起了“敲糖幫”的“雞毛換糖”經商傳統。在寬松的經濟環境里,批發貿易迅速繁榮起來。到了1981年,稠城鎮北門街小百貨自由市場的經商者已多達200多人,小商品市場雛形初現。
當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召開,可國家對能不能搞自由市場還沒有出臺明確的政策,這些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免不了要被趕被禁。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1982年5月,義烏縣工商局正式向縣政府打報告要求開放湖清門小商品市場,義烏縣委、縣府十分重視、先后三次召開縣長辦公室會議討論此事,經過多次調研,發現這是老百姓為了生存找出路,是一個好現象。第三次縣長辦公會議上,時任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決定拍板開放政府主導的小商品市場:同意開放,有責任他來承擔。當時的金華地委書記也很支持義烏辦市場。
開放市場的重大決策就此定下。
關于組建稠城鎮整頓市場領導小組的文件
(義烏市場監管局提供)
在整頓和建設市場的過程中,原稠城鎮委書記楊守信、義烏縣工商局副局長葉榮貴、城陽區工商所長孫樟寶積極工作,立下汗馬功勞。
據一些親歷者的回憶,由于當時政策尚不明朗,正式機構宣布市場開放不方便,因此開放市場的第一號公告,由整頓辦所設工商部門草擬之后,其實是由臨時組建的“義烏縣稠城鎮整頓市場領導小組”發布的。1982年8月7日,整頓市場領導小組成立。由稠城鎮黨委書記楊守信任組長,工商局副局長葉榮貴任副組長,稅務、衛生等部門多位同志為成員,辦公室設在城陽區工商所,由該所負責人孫樟寶(當時任支部書記)兼辦公室主任。小組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做好開放市場的準備工作。
義烏市場監管局后來編纂的《繁榮深處》中,對小商品市場開放前的準備情況,有一段較為詳細的敘述:“縣委、縣府正式決定開放稠城鎮小商品市場……但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很多。主要有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場地問題,二是服務設施問題,三是組織領導和人員力量問題……。”
據楊守信、葉榮貴、孫樟寶等人的口述筆錄,為解決問題,小組召開專門會議商定了具體事項:商議市場場址——湖清門;主要是這片區域場地開闊,居民集中,車輛不多,但有一條河道從中經過,后來工商所花費一萬多元,在河面上鋪設了水泥板。落實建場資金;建場資金由工商局和工商所解決。在調查研究、排查摸底的基礎上,進行登記發證(許可證、稅務登記證、攤位證),擬定小商品市場管理通告;對市場、稅務管理人員分專業、分地段,明確職責。
準備就緒,1982年9月5日,稠城鎮小百貨市場正式開業。
位于義烏新馬路的第二代小商品棚架市場。
市場開放,深得人心。開業之初,幾百個攤位就全部爆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攤位其實十分簡陋,用兩根竹竿頂上一塊塑料布遮風避雨,1米寬,離地50公分高的多孔水泥板就是個體戶們經營的柜臺。而就是這1米高寬的水泥板,為義烏人民開拓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當時在義烏縣工商局負責日常事務的傅桂山這樣描述了市場開放后的景象,“工商局在湖清門小百貨市場建設的500余個攤位,開業頭幾天就爆滿了,市場到處一派新生氣象,人流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湖清門市場開張不到3個月,個體經營戶發展到700多戶,1983年底則發展到1026戶。致使原來的市場已無法容納,經商人員自帶門板搭起了塑料棚架,攤位自動向新馬路兩端延伸,當時的新馬路是義烏-金華的必經之道,路邊設攤的結果是造成交通嚴重阻塞,于是又有了第二代第三代市場的建設。”
在市檔案館的縣府辦檔案里,仍然保存一則由縣廣播站記者陳澤銀撰寫,堪稱“報道小百貨市場第一文”的消息稿。里面詳述了市場“開業”時售賣小商品的種類,“湖清門小百貨市場……經營國營和集體商店不經營的小五金、小百貨、小塑料、小針織、小玩具等二三十個種類、兩千多種花色品種的小商品。經營方式是批量銷售為主、兼營零售……城陽工商所干部通過學習認為,有黨中央撐腰,湖清門市場應該讓它存在和發展……整頓后的湖清門小百貨市場,秩序井然,面貌一新。”
湖清門小百貨市場開放后,經商農民有了合法地位,隊伍迅速壯大。1982年底,已發展出700多個攤商,年成交額392萬元,當年上繳國家稅收3.8萬元。
如今的義烏小商品市場
1983年底,小商品市場就已有1050個攤位,市場面積4252平方米,年成交額達1444萬元,上繳稅收38萬元,占全市財政收入的1.12%。義烏針織廠價值50萬元的襪子擠壓在倉庫里。工人的工資幾乎發不出來,后來,他們在市場里設置了兩個攤位,幾個月的時間就銷售一空。
1984年上半年,義烏縣政府確定“興商建縣”戰略。
同年5月6日,投資60萬元、擁有固定攤位1860多個的稠城小商品室內市場開張,結束了室外市場的歷史。此后幾十年間,義烏小商品多次擴建、搬遷,始終長盛不衰。如今,義烏小商品市場匯集了7萬多個商鋪,經營著180多萬種商品,商品出口到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商品批發市場。
很多人認識義烏,從小商品市場開始。追溯義烏小商品市場的成功之路,其實就是追溯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
正是義烏的群眾和干部敢闖敢試,順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而動,搏擊市場。正是他們的膽識,為義烏市場發展贏得了寶貴先機,爭取到在戰略上的先發地位。
改革開放四十年間,義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如一位開放市場的親歷者所說:“市場開放前后的風波曲折,回憶起來還歷歷在目,有一點我是記得清楚的,就是當初無論如何也料想不到義烏市場發展速度竟會這么快。然而這一點已成事實,再也毋庸置疑了。”
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
如同過往的40年一樣
具有經商傳統的義烏人在繼續
搏擊市場,勇立潮頭
詮釋改革開放的無窮活力
文字| 陳穎王汝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