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批發市場外遷:城市的疏解與商機
2014年4月,貴陽市多部門聯合發布通告:7月1日起,市西路批發市場批發業態不再保留。在此之前,花香村副食品批發、五里沖農副產品批發、青云路海鮮批發等眾多批發業態都已相繼走上了外遷之路。城市批發業態外遷的原因很多,既有城鎮化發展的必然,也有商業規模擴展的內因,反映在城市規劃上,可以說是挑戰與商機并存。
疏解大貴陽
人口集聚是功能集聚的結果,商品批發市場是貴陽城市功能的一個部分。當貴陽在長大,原有的城市功能隨之擴展,這是必然趨勢。“如果把我們的大貴陽比喻為一個成長中的少年,那么所有的功能版塊就像是人體的各個重要器官,必須與身體的發育相匹配。”貴陽市城鄉規劃局副局長高楊接受采訪時對疏解大貴陽作出了這樣的形象比喻。
實際上,對于近年來一直致力打造“宜居城市”的貴陽來說,人口膨脹、交通擁堵、資源緊張等“城市病”日趨嚴重,將人口、城市功能進行疏解已成為城市發展的“趨勢性選擇”。
從城市格局發展框架的角度,高楊進一步分析說:過去我們的老貴陽城只有一環、二環,現在正在向三環發展,未來還將打造1.5環。城市發展框架要與城市格局相協調,一些原來在老城區的城市功能板塊就必須實現有序外遷,要往交通便捷的地方發展。根據貴陽的城市規劃,未來對老城區有新的功能需求,因此大型批發業態的轉移便成為了“疏老建新”的重要內容之一。
從北京、成都、鄭州等城市的發展經驗來看,人口作為一種資源,不可能通過完全的行政手段進行調整,因此將之與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城市功能外移、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起來,才是疏解大貴陽的必由之路,而花香村、五里沖、市西路等大型批發市場的升級和搬遷,正是貴陽疏解老城區人口、緩解交通及資源壓力的先行動作。
城市向“新”力
鑒于交通擁堵對城市形象及可持續發展的影響,2012年貴陽市提出,力爭3-5年時間,實現老城區商貿批發市場向零售業態轉型,并規劃在2020年前,科學有序地將其他商貿批發市場逐步搬遷到繞城環線及相應地段。今年以來,老城區已有多種商貿業態陸續向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轉移,多家物流企業也已經將經營場所搬遷至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宏泰物流園。
在很多市民甚至一些商戶的眼中,對于批發市場從老城繁華之處轉移到新城外圍還有著或多或少的難以理解,然而從城市規劃的角度,高楊認為,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的選址實際上有很多合理的客觀考慮在其中。
首先,城市新區具備了優越的用地條件,批發業態要達到“抱團”效應,就必須通過規模來實現效益上的相互拉動。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建成后將涵蓋貴陽市除了蔬菜農副產品批發及汽車銷售(零部件批發)之外的各類商貿市場經營業態,并配套建設相應的物流、倉儲、后勤服務、總部運營管理中心等,總占地面積就達到約10平方公里,這樣的用地條件只有新區能夠實現。
其次,大型批發業態的搬遷能夠拉動新區商氣人氣的發展。未來,西南國際商貿城整個項目建成后,除了大型批發市場,還將形成集住宅、總部大樓、休閑娛樂、商務辦公、會展中心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商住集群,對緩解老城區交通、人口、資源環境壓力有望產生顯著效果。
此外,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擁有便捷的交通優勢。商貿城緊鄰繞城高速,長途貨運車輛可以通過金陽環線直接上下環城高速公路快速離開新區。同時,目前觀山湖新區擁有觀山東路、北京西路、黔靈山路、金陽南路等多條城市主干道實現快速進城,這也是其他區域無法比擬的。此外,新區建設中的火車北站、貴陽客運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