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四大公益蔬菜批發市場遇冷
多年來,守著全國最大的“菜籃子”,卻經常吃著幾乎全國最貴的蔬菜。這既是困擾海南多年的民生話題,也是政府的一道難題。為了為減少流通環節,平抑蔬菜價格,去年海口市政府斥資上千萬元,在4個區各建1個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然而,運營數月后,市民還是難以吃到平價蔬菜,有的批發市場門可羅雀。
“4S平價菜店”集體關門,農貿市場平價菜補貼被批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平價菜流動點喊聲大作用小……一次次民生舉措發揮不出作用。南海網記者經過深入調查發現,或許海口本地吃菜貴,缺的不只是一個平價店,也不是幾個公益性批發市場,背后潛藏的是整個蔬菜流通格局的諸多問題。
長久以來無形“壟斷”的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該走向何方?在政府的支持下蘊含潛力的4個區的批發市場該如何準確定位?建設“高大上”的中商農產品批發市場該怎么發揮作用,又不浪費資源?農貿市場、平價菜流動點之間如何相互補充?如何讓菜價真正降下來?南海網從7月15日開始推出《海南菜市之爭系列調查》,揭開海南菜市“暗戰”內幕,探索海南農產品批發業真正需要的流通格局。
“海南菜市之爭”系列調查一:
海口四大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遇冷 會否重蹈“4S平價菜店”覆轍
南海網海口7月15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劉麥)公益性批發市場建設的呼聲一直很高,但海口市政府斥資1100多萬元建設的四個區的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卻冷清,這是為什么?7月10日,南海網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這和四個區的蔬菜批發市場本身的定位、選址、規劃、運營不當有直接的關系。而秀英區的批發市場除了給本地菜買賣做“公益”之外,更希望壯大成為一級蔬菜批發市場。在這背后,潛伏的其實是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與南北蔬菜批發市場的資源爭奪戰。
有場無市門可羅雀 四個區都建批發市場是否資源浪費?
經過多年的發展,海口市從事蔬菜批發的市場僅有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海玻農貿市場和海南中商農產品批發市場。南北蔬菜批發市場主要批發北菜,本地菜僅占20%左右;海南中商農產品批發市場因各方面原因有場無市。
為什么要建公益性批發市場?海口市商務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南本地葉菜缺少固定交易場地,本地菜種植戶長期以來都是打“游擊戰”。所以海口市政府斥資1100多萬元,在秀英區、龍華區、瓊山區、美蘭區各建設1個公益性蔬菜批發直銷市場,用于批發本地蔬菜,這也是2013年海口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
海口的本地菜批發馬路市場主要集中在兩個地方,一個是瓊山區高登街,另一個是秀英區海玻馬路市場。可是,為什么四個區都要建本地菜的批發市場呢?
實際運營過程中,問題暴露出來了。瓊山區和秀英區的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人氣還相對旺些,龍華區和美蘭區的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就冷清許多。
龍華區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雖然被多個小區包圍中,輻射3萬人口,但實際運營情況最為慘淡。龍華區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管理處工作人員嚴華新告訴記者,因為龍華區蔬菜種植戶比較少,市場又處于居民聚集區,做蔬菜批發的定位并不符合實際,將改為零售為主,批發為輔。而美蘭區的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交易也很平淡,一天就凌晨五六點才零星有些批發交易,使用率很低,這和建設的初衷相差甚遠。
雖然各區的公益性批發市場解決了本地菜沒有地方批發的問題,但是菜農的菜批發給誰,單一的葉菜能否滿足菜販的需求?美蘭區一農貿市場的攤主告訴記者,每天她進的菜分本地菜和外地菜兩種,外地菜只能從府城的南北蔬菜批發市場進貨,她凌晨就會趕去南北拿貨,順便在附近就直接進本地菜,不會再折回區的公益批發市場專門拿葉菜的貨。
運營商盯上“北菜”肥肉 本土菜公益運營將邊緣化?
實際上,海南本島吃菜分本地菜和北菜兩大部分。四個區的公益性批發市僅靠批發本地菜,難以形成市場規模,也不能滿足菜販的需求。有著市場運作經驗的海口加旺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很早意識到了這點,并看中這塊肥肉。
運作秀英區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后,加旺現代農業公司就在政府投資興建的2000余平方米公益攤位大棚基礎上,申請自建了北菜南運蔬菜批發大棚、農副產品批發區、2000噸規模的冷庫等作為配套。除了經營“本地菜”,還批發北菜,比如土豆、洋蔥、胡蘿卜等。而這些北菜品種多年來一直都是“掌控”在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手上。
沒有利潤可言,企業不會觸碰“公益”。很明顯,除了實施本地菜的“公益”性,海口加旺公司更看重的是北菜這個大市場。在需求量相對比較穩定的海南蔬菜批發市場,如果加旺所運營的秀英區的蔬菜批發市場占據了100噸的市場份額,也就意味著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少了100噸的批發量。
“現在我們的外地菜批發量還比較小,每天大約批發100噸北菜。”海口加旺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嚴永紅介紹,他們直接從產地進貨,價格上很有優勢,普遍要比南北蔬菜批發市場的批發價便宜。
龍華區的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經營慘淡后,海口市政府決定7月1日將此交給運營秀英區批發市場的海口加旺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正式接管。海口加旺公司更有信心,如果龍華區的市場定位為直銷零售兼批發的話,他們批發的貨可以直達到銷售終端,價格優勢更加明顯。
雖然初期四個區的公益性批發市場在北菜上沒有太大動作,但是秀英區公益性批發市場所配套的北菜銷售設施,已經是朝著一級批發市場的定位去發展,他們也認同了這個方向。不可避免的,這是一場潛伏的資源爭奪戰,多年來南北蔬菜批發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將會被“撬動”。如此下去,在規則和管理雙重缺失的前提下,各大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有可能把重點轉向運營“北菜”上,而本土菜的公益運營將可能被邊緣化,最終公益市場也難買到平價菜。
定位不明管理缺失 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走向何方?
建四個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之初,主管部門就對外稱,是現有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調劑和補充,規模不會太大,不會對現有相關市場造成沖擊,將與相關經營企業簽訂協議,約定雙方的責任和義務。
可是運營數月后,政府的管理方案仍未出臺。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該怎么經營?可以說,目前還沒有章法可循。
蔬菜批發,做的是規模,總量上去了,成本才能有降低的空間。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四個區的蔬菜批發市場建設之初,就安排了4家不同企業來分別經營,定位不明,沒有“一盤棋”的統籌規劃和布局,是致命的問題。
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應該走向何方,它是否能平抑菜價?
長期從事蔬菜流通行業的專業人士認為,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建設也需要有合理規劃布局的。“例如,作為海南的省會城市海口,需要建一級批發市場幾個?二級批發市場建幾個?應該是依據海口市消費者區域劃分和消費量來確定的。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應該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都需要明確。”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表面上看,海口缺的是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其實應該更多的關注蔬菜批發流通環節中的“黑手”。那只暗中操控菜價的“黑手”不斬除,老百姓難以吃上平價菜,以“公益之名”的蔬菜批發市場很可能又和“4S平價菜店”平價菜店一樣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