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專業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行業協會和專業市場三者的共同努力。“為推動專業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政府應承擔商業規劃、監督管理之責;協會應承擔行業指導、宣傳推廣之責;專業市場應承擔自主經營、不斷創新之責。”中國皮革協會專業市場流通委員會主任馬瑞華對記者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辦市場、盲目擴大市場規模的現象,導致了有場無市、大場小市的空殼、半空殼市場形成,浪費了財力物力,尤其是寶貴的土地資源。
專業市場不是一個單純的商業地產,因為從過程來看,住宅地產銷售后就進入了終端,而商業地產的銷售只是經營的開始,此后的招商開業和經營管理才是工作的重頭。以短期盈利為目的的商業地產項目往往后期在管理上投入會比較小,加上“養商”的時間會比較長,在項目經營方面可能會出現亂招商、亂經營的現象,這也是很多皮革專業市場快速倒閉的原因之一。
在對市場的規劃、監督管理方面,政府應該有所作為,對于新建、擴建大型專業市場,應該科學論證、合理規劃、有效監督。
行業協會在引導專業市場發展方面也需發揮更有效的作用。中國皮革協會對皮革專業市場的魚龍混雜、無序發展的局面備感擔憂,因此采取了標準規范、等級認定等一系列有效的舉措,嘗試引導專業市場走上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
一是通過標準制定工作,為行業規范有序發展提供了藍本。中國皮革協會先后牽頭編制了輕工行業標準QB/T4115-2010《皮革專業市場管理技術規范》、商貿流通行業標準SB/T10584-2011《皮革和毛皮市場管理技術規范》和SB/T10685-2012《皮革和毛皮服裝專業店管理技術規范》。
二是通過等級認定工作,樹立流通業服務品牌標桿。正如海寧中國皮革城的董事長任有法所言:“等級認定工作是對皮革專業市場的規范和梳理,它樹立了標桿、分等定級,對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就專業市場的自身建設來看,在殘酷的競爭環境中,不創新就意味著死亡。專業市場作為一個區域的皮革產業的窗口,必須快速回應中小皮革企業的需要,必須適應信息化時代的需要。
在專業市場的發展井噴期,我們更需冷靜和警醒,表面的風光不代表真正的風華正茂。殊不知,有多少暗礁是在風平浪靜中潛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