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貿市場作為一種交易場所和載體由來已久,《易經》中記載:“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這是最初的集市形式。古代對集市有“集”、“市”、“墟”等不同分類,后來逐漸演變成專業市場,但這一概念較為混亂,缺乏統一解釋。
關于專業市場,泛泛的定義是:現貨批發為主,集中交易某一類商品或若干類具有較強互補性或互替性商品的固定場所,是一種大規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場制度安排。
我國從古代起對專業市場就開始劃分,《木蘭詩》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就充分說明了當時細致的市場劃分。上世紀80年代西安專業市場發展迅猛,規模在不斷增加的同時,專業度和品質也得到長足發展,由于自身及其他原因問題也逐漸顯露。比如,專業市場同質化、批發市場零售化、產品質量缺乏保障等問題比較突出。這些問題如果能夠正確面對,就會在進貨渠道、產品質量、差異化和服務上下功夫。如果不能正確面對,抑或為拉客源相互砸價,就會陷入惡性競爭的泥潭。
專業市場興起以后,實際上是給零售商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給樂于轉專業市場的有需求的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好處。比如說以往很專業的東西,要到發達地區去買,現在本地就能買到。在經營方面,比如溫州,批發市場的特性突出批發,所以絕對不零售!這是為了保護零售商的利益。而在西安,所有的批發市場批零兼營,賺了自己(批發)的,還去擠零售商的盈利空間。因為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消費需求導致了這種并不規范的銷售方式。
作為樓市從業者,一直關注樓市的情況,但對于樓市有著密切關聯的專業市場,也是我們關注的范疇,只是側重于地產方面。我最早接觸的專業市場應該是康復路----康復路服裝交易市場。一方面是因為它與每一個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另一方面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我也介入到了服裝的經營,在這里經營過服裝。30多年來,康復路從原先沿街地攤形式發展到到現在的西北商貿中心的室內經營,是改革開放繼續深入帶來的巨變。它不僅也打破了西安專業市場不能上二層的一個神話,而且在長樂路上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用一個市場帶動了一條街,為原始市場向現代化市場過渡、轉變起到積極的引導和示范意義。
當然,人們的需求是隨著收入的提高不斷提高。原來收入低,要求較低,隨便一個市場,基本可以滿足。現在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眼界不斷開闊,要求隨之提高,尤其是對精細化、專業化、差異化的要求提高,需要購買的東西能夠彰顯自身價值的同時,體現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和文化素養。尤其是人們在提高生活品質方面,不遺余力的去追求,買了一套房子就想去尋找匹配和適合家俱。像大明宮家居、明珠家居、居然之家等家居購物廣場分布在北二環沿線,就非常適合購買者貨比三家、精挑細選,這樣的市場布局有一定合理性。
但是,隨著市場進度加快,專業市場的發展有些過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西安各類專業市場已超過600家,近在咫尺或相鄰的、經營同樣品種的專業市場越來越多,從2005年以后有失控的勢頭,導致目前專業市場同質化嚴重的局面。如果說零售店毗鄰連片形成規模,對銷售非常好,如東西南北大街、解放路,它們共同面對省內外的零售客戶。但是專業市場如果要扎堆,這個競爭就太激烈了。因為專業市場不是零售,其囤貨往往是零售商的若干倍,經營風險也相對很大。
專業市場發展到今天,并沒有走到最高端,專業市場未來的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當下最當緊的就去繁就簡,突出專業;保證品質,搞好服務;減少同質化,讓專業市場的名頭真正“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