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商圣”陶朱公穿越千年重回浙江,定會目瞪口呆。讓這位來自春秋的實業家好奇的是,中國東南的浙江為何能迅速地一躍而起?為何能商潮澎湃?
驚訝的不只是陶朱公,生活在當下的我們,又何嘗不驚喜連連?回想十年間的風云激蕩,我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市場!”
十年,可以成就什么?一棵小樹,已有亭亭如蓋之勢;一個孩童,長成青春飛揚的少年;一片土地,承載幾十季滿倉的喜悅。星羅棋布的商品市場,已為浙江帶來嬗變,遠遠超出了尋常的想象。
這里,每小時都刷新著交易奇跡。4212家各類商品市場里,熙熙攘攘,海量的交易正在涌動,2011年,交易額億元以上市場已達705家;
這里,每天都上演著商海傳奇。全國電子商務的大本營駐扎于此,點點鼠標,人們就能經營世界,數以百計的民營企業馳騁在海內外資本市場上,中小板上市企業數量執全國牛耳;
這里,每年都書寫著嶄新跨越。“中國市場百強”的名單上,浙江占半壁江山,2011年度,全省商品市場共實現交易總額1.45萬億元,每年進出的商品總額已連續19年位居全國前茅……
這里,就是一個旺市。
一位經濟學家曾分析說:“對于浙江這樣一個資源小省來說,如果非要依托資源再建設市場,那也許到現在也沒多少成功的例子。但浙江人就是有眼光,知道‘為我所用’這個道理,才‘無土栽培’出了一棵棵日進斗金的‘搖錢樹’。”
無土栽培,用來形容浙江市場,那是再合適不過。改革開放之初,當人們無法說清“市場”為何物的時候,浙江人就擺起了地攤,激發出了新中國第一批專業市場;進入新世紀,當商品流通進一步活躍、網絡市場興起時,浙江人依然堅守時代潮頭,用“奇思妙想”點化商品市場的新業態。
看,我們的市場在變潮。2004年,《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重新修訂,鼓勵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業態,傳統商業模式注入了革命性的變化,新生出更多的市場漣漪;
看,我們的市場在變美。2006年至2008年,我省連續三年召開全省重點市場提升發展會,如今的商品市場里,已經不見那摩肩接踵的擁擠景象,我們可以悠閑地徜徉在豪華落地玻璃櫥窗間,享受一場視覺的盛宴;
看,我們的市場在變新。2011年3月,義烏成為我國首個在縣級市設立的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浙江在轉變國際貿易發展方式上有了先行先試的權力;
看,我們的市場在變強。專業市場頻發“商品指數”,為中國商品的國際定價爭得話語權,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興起一改浙江“小”商品的傳統形象……
回首過去,我們才知道已經走出多遠;展望未來,我們才知道還需跋涉。義烏小商品市場門口,“雞毛換糖”塑像手中的撥浪鼓依舊在搖響。這鼓聲,伴著浙江人的腳步,一路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