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溫州炒房團又被媒體推上風口浪尖。
這邊媒體報道溫州炒房團“卷土重來”,那邊媒體卻報道溫州八成炒房者資不抵債,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真相是什么?
“壓抑不住投資情緒”的部分民間資本,確實在尋找機會進行地產投資。“壓抑不住投資情緒”,在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看來,還是因為民間中小閑散資金的投資渠道過于狹窄。
與以往對住宅地產青睞有加不一樣的是,這次投資方向主要是商業地產。除了投資方向發生了變化外,也不再是“買房如買菜”,投資者的構成也有所變化。
“閉著眼睛買房都可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有關地產資深人士表示,商業地產投資也不會遍地是黃金,投資風險不小,需要對投資項目的地理區位、行業前景等方面進行甄選。
被套多為2009年后的資金
對于溫州炒房團“全軍覆沒”?周德文認為這種說法“夸大其詞”。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5月溫州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數同比為84.9,二手房價格指數同比為82.9,成為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即使降幅度最大的溫州,房價也沒跌回到2009年之前的價格。”周德文說。
房地產投資最高峰的時候,有2000億元的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包括開發和購房。“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見溫州資本大面積拋售地產,只能說是有損失。”據周德文估算,“大概有30%的地產資金被套。”
“如果是在2009年之前購置的房地產,即使房價下降30%,也不可能虧錢,”自稱“業余買買房”的溫州人陳武也認同周德文的說法,“被套的地產資金也基本是2009年以后進場的資金。”
“相對而言,商業地產又好于住宅地產。”在2010年,周德文就預測到房地產行業的危機和壓力,并開始呼吁。相對于20多年的城市化發展,商業地產嚴重滯后,特別是二三線城市,“明顯的標志,商業地產的房價和租金在連年上漲,之所以上漲就是因為市場供需倒掛,不平衡。”陳武說。
從受邀站臺到悄然抄底
在今年的春節后,開始有人出去“抄底”。“但是比較零星,相當一部分還是受邀站臺。”溫州一位“購房團”人士說。
最近一段時間,陳武都在杭州、金華、蘇州一帶跑,“看看有沒有合適投資”。今年春節后,陳武及親友已先后在山東威海、江蘇常州、廣東清遠等城市置業商鋪、辦公樓等商業地產。
溫州“購房團”的出擊,同樣也讓昆山溫州商會副會長、美吉特集團營銷總監徐曉敏感到意外:“5月份以來,居然有五六批次的溫州人到我們這里來看項目,先后加起來約80來人。”
總投資約100億元的昆山美吉特工業品博覽城位于上海后花園——江蘇省昆山市陸家,總建筑面積150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可容納6000多家商戶經營,年交易額預計600億元人民幣,是國內最大的商貿綜合體之一。經營業態涵蓋從五金機電、燈具照明、新型材料等工業品的專業市場到星級酒店、購物廣場、甲級寫字樓、高檔公寓等多種形態。“一期42萬平方米的全球燈都要在9月份才開盤,銷售價格都還沒有定,但有些投資者已經來了好幾趟。”徐曉敏說,溫州投資者比以前更謹慎,但準備也比以前充分,不再簡單地跟風。
與“地產投資客復出”相對應的是一組數據,7月31日溫州市統計局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房地產民間固定投資281.47億元,同比增長33.9%。”溫州房地產民間固定投資上半年逐步回暖。
轉向商業地產需要技術活
之前,溫州人喜歡投資住宅。從2010年開始,轉向商業地產并加速,2011年轉入低潮,直到今年4月份又開始活躍。
即使是商業地產投資,也不會遍地是黃金,“快錢時代已經過去了,不是像當年那樣閉著眼睛買房都可賺錢。”陳武最近看上昆山美吉特工業品博覽城項目說。
獲知該項目后,陳武先后關注了4個月。作為資深商業地產投資者,陳武的投資經驗,選擇項目首先要考慮區位優勢,他比較看好長三角城市處于價值洼地的二三線城市,比如他最近看上的昆山美吉特工業品博覽城,距離上海僅20來分鐘的路程,“雖然說是昆山,其實就像上海的項目一樣。”
還有是行業前景,項目一期定位“全球燈都”,目前中國燈具市場產值突破1500億元,并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在遞增。“江蘇、浙江、上海和廣東是我國燈具行業四大基地,卻沒有一個類似廣東中山那樣的市場平臺,你說空間有多大?”
對于投資項目的選擇,陳武甚至注意到項目開發商的背景。陳武說,這個老板先后開發建設了20多個大型項目,而且都是成功的,“去年,廣東江門美吉特廣場城市綜合體項目去年底啟動之時,吸引了14萬在外做專業市場的浙江籍商戶。”
延伸
不是炒房團只是投資者
賺得比銀行利息高點就行
7月30日,溫州市統計局發布的一調查報告,上半年,溫州城鎮居民人均存入儲蓄款7072元,增長50.9%。該數據來自溫州1260戶城鎮居民抽樣調查數據。調查報告分析認為:民間借貸風險加大,居民對投資及民間借貸趨于謹慎;股市動蕩、存錢“避險”……
但是銀行的“避風港”并不是溫州民間資本想要的地方。“錢是不能長期放在銀行的,肯定要投資出去,”最近在江蘇常州購置了一個商鋪的鄭女士說,“放在銀行里,利息還不如貶值來得快。”
之前,鄭女士把幾十萬元錢借給朋友,但在去年民間金融風波中,“覺得不放心,就把錢收回來。”但是錢收回來之后又讓她感到糾結,因為資本不大,“大項目輪不到我們,投資股市的行情也不行,但總不能一直躺在銀行里睡覺?”
今年5月份,鄭女士委托朋友在常州買了商鋪,“想來想去,還不如買個房或買個商鋪踏實,不管怎么說手里還有個房。”
鄭女士表示,她身邊許多小姐妹都遇到這樣類似投資境遇。周德文非常同情這些中小資金的散戶:“2009年以來,民間借貸風險加大、股市不行、實業不賺錢、煤礦不能投、投什么?”
今年4月份以來,蘇州、嘉興、金華等城市頻頻出現溫州投資者的身影,與以往轉戰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制高點不同的是,重歸江湖的溫州地產投資者,更多的是目標圈在長三角二三線城市,重點是商業地產,“甚至靠近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城鎮也進入視野。”
經歷了去年的金融風波,重新出山的溫州地產投資者,在人員構成方面也發生了變化,“之前,許多是專業的炒房者,現在有很多是中小閑錢一族。”一位地產人士告訴記者。
鄭女士也很忌諱人家認為她是炒房團成員,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投資者,“手里拿著個商鋪,收益能夠比銀行利息高一點就行了,我的心態很平衡。”
之所以選擇商業地產投資,鄭女士表示,商鋪等商業地產,投資額度相對較小,即使虧了,也只是自己的錢,如果借貸購買風險比較大。在長三角一帶投資,一是看發展前景好,再就是“距離近,到時候處置方便”。
與當年“買房如買菜”的豪氣相比,金華的一位城市綜合體開發商告訴記者,“出手明顯收斂了很多,定位在低總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