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正道是滄桑。未來一兩年是服裝行業發展重要時期,拐點真的到了。服裝企業如果不思改變,就會被迫退出市場,這將是很現實的問題。我們現在要倡導產業的全新產業價值觀和理性的思維方式。這個時期,企業要認清:我在哪里?我有什么?我要面對什么樣的市場?我有什么樣的條件?下一步我要如何更客觀理性的去走未來的發展之路?”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在接受采訪時說。
服裝企業告別低成本和高速增長時代
2012年紡織服裝行業受到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遭遇到了很大困難,出口訂單大幅度減少。繼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金融業的沖擊后,2009年爆發的歐債危機導致了全球實體經濟的持續疲軟,造成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市場需求低迷。消費觀念發生轉變,主要表現為由對高端、高價服裝的需求轉向對低端、低價服裝的需求,由購買多件服裝轉為購買少量服裝。需求量的下降直接導致了主要市場訂單數量的下降。
而與此同時國內服裝企業又面對產業各種要素成本的提升,紡織服裝企業無疑遭遇到了30年來最大困難。
采訪中在談到外部內部各種環境的變化時,陳大鵬說:“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紡織服裝行業雖然起起伏伏,但大的脈絡還是快速發展的趨勢。如今到了轉折點時候,我們原來依托發展的條件、基礎、環境都發生了改變。”
如今服裝行業過去所依靠經濟的快速增長,市場消費剛性需求的增長,已經改變,整個發展大環境已經不同了,靠速度、規模、低成本等要素稟賦的條件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陳大鵬還舉了個非常生動的例子,他說:“如果說,過去30年我們的服裝產業的發展就像初中生一下長到185公分,長得非常快,但很瘦,沒有肌肉,所以,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服裝產業要面對的不再是‘長高’的問題了,而是到考慮練肌肉的時候了。”
現在的紡織服裝企業共同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成本的上升,紡織服裝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其中勞動力成本占企業總成本比重較大,中小服裝企業更甚。
談到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問題時,陳大鵬這樣說:“改革開放30年,勞動者待遇是一定應該提高的,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建設小康社會,目的就是要提升老百姓整體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因此勞動力成本提升是大趨勢。”他認為紡織服裝企業應該思考的關鍵是成本提升后應該如何做?如果成本提升了,企業就做不了的話,說明我們的競爭力已經沒有了。按照這樣的邏輯歐美的服裝產業就不應該存在。
這個邏輯顯然是不成立的,歐美現在仍然是服裝強國。歐洲的勞動力成本是中國的10倍,但同時生產出的產品附加值是我們的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歐美現在的服裝產業就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他還認為:“綜合成本的上升是大方向和趨勢是不可逆的,我們需要清醒的認識到低成本時代已經結束了。”
成本提高后,我們如何調整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產業發展方式?如何面對產業要素改變和市場改變?如何提升的創新力和創造力?這是服裝產業需要思考的問題。陳大鵬指出:“每個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各不相同,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建立自己獨特的競爭力和持續的創新力。去年和今年很多訂單向東南亞轉,因為我們成本的提高,低附加值的訂單無法做了。但中國服裝產業這么大的產業體系,因為成本提高,都退出國際市場?這肯定不是我們服裝產業未來的方向。我們的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三分之一強,出口比較優勢沒有了,并不意味著競爭力沒有了。的確,低成本低附加值的產品制造我們沒有優勢了,但外貿企業只要將制造提升到有創造力的制造這個層面上,我們的制造市場的比較優勢還是存在的,這是我們現在的產業升級的方向。”
現在是市場經濟的時代,也許這是個最壞的時代,但同時也是個最好的時代。危機讓我們產業遇到很大困難,同時為我們產業轉型升級向新的層面向上提升,提供了時間機遇。中國服裝企業應該認識到,企業不可能再按照以前每年20%-30%甚至50%的速度提升了,這個時代也已經結束了。
企業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說,過去我們產業發展的國際國內環境是一馬平川的平原,那么現在就是在登山。登山與平原前進的狀態會很不相同,登山要體質好,要有裝備,要有科學的方法。”在采訪中陳大鵬這樣說。如何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的發展道路?這是每個企業現在必須思考的問題了。
目前服裝外貿型企業面臨轉型問題,很多外貿轉型開始做內銷市場,但實際上外貿轉內銷是兩個經營體系的轉變。出口是依靠制造規模和管理環節的提升作為利潤價值獲取的主要渠道,而國內做品牌主要靠研發設計和終端管理獲得利潤,這完全是不同的體系。兩個體系在設計研發、人才隊伍、終端、商業模式、資金等等各個環節都會不同。
在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如何客觀定位新的發展時期,企業在市場中和產業中的位置,這對于企業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陳大鵬對此的看法是:外貿企業轉型并非都要做終端品牌,轉型后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制造商品牌,我們的制造優勢遠遠沒有發揮出來,不僅在國際市場沒有發揮出來,在國內市場也沒發揮出來。
在采訪中陳大鵬談到,各種類型的外貿型企業都應該在專業化方面下功夫,提升自身研發設計能力,中國企業在這方面潛力是非常大的。現在我們不僅和歐洲研發設計方面差距很遠,與韓國比都還有一定的差距。過去快速發展階段,在研發設計方面我們是以跟隨為主,設計研發上的投入不夠。外貿出口型企業轉型時,不要簡單的快速轉到國內市場,而要想清楚如何面對新的市場變化后的格局,如何提高自己的研發設計能力,這才是企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我們外貿型企業都有很好生產加工能力,并且有著品質保障,如果和國內品牌企業配套、協作將是非常好的發展路子。如何在專業方向發展,轉型為專業化的具有較好設計研發能力的專業供應商,為品牌企業做配套服務,這對外貿企業來說是比較務實的轉型之路。”陳大鵬如是說。
無疑,中國服裝企業今后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做精、做深的問題。對外貿企業如此,對上市企業也是這樣。現在很多上市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得到資金后對自己的下一步發展并沒有很清晰的認識。比較明顯的表現是運動、休閑品牌的目前遭遇的庫存危機。這正是在資本驅動下盲目擴張造成的不良后果。運動、休閑品牌很多因為盲目快速擴張,造成大量的庫存,最后導致資源浪費。
陳大鵬談到,現在服裝企業最核心的是要把產品做好,這是產業價值觀的問題。做企業最重要的就是要盈利,主業本身沒做好,通過其他途徑達成個人財富的夢想,這對于企業發展沒有幫助,并非良性的。
“企業在上市前一定要考慮,你是不是適合上市?你是不是需要資本市場資金支撐你下一步發展?如果不是,那上市一定是雙刃劍。”陳大鵬還談到,多品牌發展對于很多中國企業來說未必適合的。如果,中國品牌發展20年里,有一些品牌企業發展的很好,原因就是這個企業家的專注。這部分企業家在企業發展、研發設計、內部管理系統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他同時談到,中國未來發展是具有巨大潛力的,服裝企業對此要有充分的信心。現在我們正處于一個經濟周期,面對很多困難和問題,但中國今年上半年GDP增長還保持在7.8,這個巨大的需求市場還在。主要面臨的問題是我們產業原來快速發展依托的條件變了,我們面對的消費市場和需求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但這個時期,危機反而讓我們在思想深處,去掉原來浮躁的東西,更為理性客觀的看待:我在哪里?我有什么?我面對什么樣的市場,什么樣的條件?下一步如何更客觀理性的去走我的發展之路?因此,現在我們的困難也不是壞事,我們要認清這是階段性的。”陳大鵬說。
這個階段性中的企業必須走上一條新的發展之路,這時我們需要強調的不是外在的環境因素,更重要的是企業要清楚自己應該要向內在看,找到自己的差距。“當然,企業形態各不相同,做法也不同,我們不能告訴企業該怎么做,企業是真正的實踐者。在產品和品牌方面,原來是在擴規模、攤大餅,現在應該要轉變發展思路,深耕還有大量提升空間。”陳大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