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最近,歐洲最大的裝飾建材零售公司——翠豐集團發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旗下的百安居公司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額同比下滑6.8%,虧損達到500萬英鎊。而這已經是百安居在中國連續第六年虧損了。
百安居在1999年就進入了中國市場,由于這家公司有著深厚的國際背景,再加上母公司翠豐集團資金實力雄厚,中國本土的家居企業曾經非常擔心這匹“來自英國的狼”會橫掃市場。然而事實證明,當初的這種擔心似乎多余了,因為百安居在中國顯然是水土不服。
百安居剛到中國的時候,可以說風頭一時無兩。2005年,百安居完成了對世界第四大建材連鎖企業歐倍德中國區業務的收購,門店擴展神速。巔峰時期,百安居在中國有63家門店。
但是從2006年開始,百安居在中國的業績和門店數量雙雙遭遇“拐點”, 不但年年虧損,而且還關掉了20多家店,而其余的門店在面積上也有縮減。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副秘書長葛延松對《天下公司》說,中國的消費者不太適應百安居那種建材超市的商業模式,而且它的價格也比較貴。
葛延松:百安居屬于建材超市,建材超市模式從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比較先進、比較好的模式。但是到了中國,情況就變了,大部分城市的市場上都是國內的企業搞的商場賣場式的,消費者往往也比較熟悉這種環境。咱們百貨超市,普遍價格都比百貨商場、大商場要低,但是建材超市價格上沒有體現出來。
其實除了百安居,包括家得寶、歐倍德在內的許多外資家居建材超市,在中國的發展都不順利。葛延松表示,在裝修房子的時候,中外消費者有不同的習慣,這讓他們難以適應。
葛延松:發達國家建材超市和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習慣,他們的發展階段有很大關系。他們往往都喜歡自己動手,搞一些家電裝修、改造,但中國人現在很少有自己動手去弄的,大部分還是委托裝修公司去做,所以他的建材超市是適合這種家庭的,隨便去采購東西,而且價格都是統一的,一套里面挑完之后拿回家自己弄。但中國現在情況還不是這樣,當初以為到中國以后,在幾年以后建材連鎖超市應該成為一個主流,但是實際上沒有成為主流。
就在外資公司節節敗退的時候,中國本土的家居賣場,比如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卻開始了猛烈的擴張。百安居在經歷了兩年短暫的輝煌之后,本土的競爭對手已經開始迎頭趕上。相對于外資企業,他們更加了解中國人的消費心理。
葛延松:畢竟他們是中國自己國內的企業,對中國國內的情況更熟悉、更了解,對中國的消費者也更了解,他們也借鑒了國外的先進經驗。現在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也開辟了一些小超市,有一些可以作為超市形態去經營的商品,而且他們經營上比較靈活,一些促銷、打折。國外建材超市往往在這方面比較死板,就是一口價,西方國家消費者習慣這個東西,中國人喜歡討價還價,所以中國的企業在這方面就迎合消費者的心理,讓你覺得能占到便宜,能得到優惠。
當然,在家居市場,也不是所有的外資公司都沒做好。來自瑞典的家具賣場——宜家家居去年在中國的銷售額超過49億元,同比增長20%。今年3月份,宜家宣布將加速在中國的擴張,未來四年,他們每年將在中國增開3家門店。
同樣都是外資公司,為什么百安居在中國沒做好,宜家卻能取得成功呢?葛延松先生認為,宜家賣場里的家居用品包羅萬象,而且各種價位的東西都有,這是它的獨特之處,也是它的成功之道。
葛延松:宜家跟那幾家是不一樣的,他的經營方式、模式獨樹一幟。他是包羅萬象,把家庭里的所有東西,從鏡框、毛巾、鍋碗瓢盆全都包羅進去,連小孩玩具都包羅進去了,不單單是建材或家具,進去以后能在里面找到家里所需要的所有的東西。第二,它的商品既有價格比較高的,也有價格很便宜的,不管多少錢的消費都可以在里面買到不同的商品,便宜到十幾塊錢甚至幾塊錢的商品都有,實際上百安居的家具并不便宜。
除了經營模式獨樹一幟,宜家的應變能力,也是它能在中國市場順風順水的重要原因。葛延松說,宜家來到中國以后,經常發生消費者退貨的情況,但是他們很多做出了改進,在適應消費者方面,它的反應比較快。
葛延松:在歐洲宜家是面向那種經常搬家的消費者的,所以他的家具產品不講究牢固耐用,就講究比較簡單,易于安裝,拆裝比較方便。第二,歐洲國家很多人要搬家了,家具就扔了不要了,所以宜家是面向這類消費者的,所以他那些家具都不是很結實。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中國人買回去以后退貨的情況比較多,這幾年他在產品的牢固度上做了一些改進,在適應消費者方面,他還是反應比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