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普洱茶的加工量在近幾年年中經歷了一次大變化,在2005年為5.6萬噸,2006年8萬噸,2007年9.9萬噸,2008年降到5.28萬噸,2009年4.5萬噸,2010年5.08萬噸,2011年在6.5萬噸。2012年估計在7到8萬噸。目前,產業生產規模以20—30%的幅度在增長。
從產能來說,普洱茶行業已經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從消費市場來看,我們會看到怎樣一個市場?
2012年,是普洱茶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后的第五年,已回歸功能消費為主的理性市場,使得茶農、茶商和消費者都能夠達成良性循環。
普洱行業要走遠 品質是基石
在紛亂的普洱江湖,有人靠廣告起家,有人靠關系橫行,有人靠人脈聞名。而有一個人,一直靠口碑一步一個腳印行走在普洱江湖。
在如今的普洱茶市場,仍然存在大量的以次充好、劣貨大量流通的現象。李朝仲從一開始,就堅持只做高品質的普洱茶,10多年后的今天,他創始的天弘茶業已漸漸沉淀為行業中高端自主品牌,在消費者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天弘普洱創始人李朝仲對記者說:“我尊重那些視品質為生命的同行,注重品質而非市場流通的結果就是,產品長期只有少量的受眾能夠認知。”業內人士稱,像李朝仲一樣,不做量而重質,這在當今普洱茶商中較為少見。
2007普洱之痛 泡沫的破滅
2012年是整個普洱茶行業歷經泡沫風波之后的第五年,已經處在一個理性發展時期,由于消費群不斷的擴大,整個產業已經進入逐年良性增長的階段。
大家都知道,2007年由于國內資產泡沫化,游資過剩加上江浙一帶資金的投機炒作,導致普洱茶的價格虛高,嚴重脫離價值本身,使產業大起大落受到嚴重沖擊。“相信很多像我一樣的普洱茶商都深受其害。經過為期兩年多的探底與整理之后,欣喜的是,目前市場已經回歸正常。”李朝仲他對那段經歷仍記憶猶新。
市場良性發展創造多贏格局
普洱茶的市場進入良性發展有哪些原因呢?
第一是消費群體擴大。以前,普洱茶消費者以珠三角、香港和臺灣等地的中高端客戶群體為主,現在逐步擴大到了全國各地,特別是北方市場這幾年在迅速興起。也就是說,這個消費群體在慢慢擴大。需求增加,就會帶動產業的良性發展。
第二是消費動機回歸到了飲用功能。這是普洱茶最本質的東西,也就是健康功效。應該說這個市場潛力是很大的,也是穩固的,喝慣普洱茶的人,多數不會再選擇喝其他的茶。而在以前市場不成熟階段,收藏與投資型占了很大部分,這個就容易造成投機泛濫。現在大家都會買了自己喝。
第三是消費者階層轉向大眾市場。以前喝普洱的人,都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產以上階層,但是現在慢慢變成大眾都能飲用的東西,一個產業的發展還是要調動大眾的需求才更有潛力,也更能持續。
第四是產品質量提升。各個普洱茶廠家也都開始腳踏實地提高產品質量,比如通過QS認證、GMP認證進行清潔化生產等,大力開發實體市場,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進行普洱茶的知識普及。
雖然,現在普洱茶市場已回歸功能消費為主的理性市場,但是面對龐大的消費群體,各廠家還是應該腳踏實地不斷提升廠品價值。天弘實踐派創始人李朝仲告訴記者“多贏局面才是普洱茶的發展之道,也是其價值的關鍵所在。”
不太合理的收藏市場, 不穩定的終端消費市場
勐海茶廠、下關,龍園號等重要普洱茶廠家今年新產品的開盤價格都不是很高。4,5月份的時候普洱茶的價格猛烈上揚,隨后的6月7月價格又開始回落。普洱茶的價格為什么會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漲很多?為什么會在瘋狂的漲價之后迅速冷清下來?中國普洱茶網負責人付穎提供的商家調研和普洱茶消費者消費調研得到這樣的答案:最重要的原因是普洱茶消費觀念的誤導和不穩定的終端市場才導致了短期內的大起大落。經過這幾年來的大力宣傳,整個神州大地都掀起了普洱茶熱。普洱茶這個之前只是養在云南深山之中小家碧玉,在宣傳的作用下,一下子走進了大眾視野,成了明星。雖然從產地的廠家到銷售地的商家對普洱茶的宣傳非常廣泛,但是人們要在短短的時間內真正認識普洱茶還有一定問題。于是,對普洱茶的誤解也就在從認識它那一刻開始,其中,最大的誤解就是普洱茶可以當收藏品來收藏。普洱茶有著越陳越香的特性,“越陳越香”是普洱茶陳化機理的另一種語言表述。“越陳”是時間概念,“越香”是品質概念。可作為收藏的普洱茶有著很多的因素:原料、工藝、倉儲、好喝。普洱茶是一個商品,也是一種飲品,由于普洱茶的潮流來得太為迅猛,好多人還沒有真正了解它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所以對于普洱茶“具有收藏特性”的辨識就更無從談起。加上前期短線資本的運作,收藏市場就從這里開始!
喜歡喝茶的,在品嘗了普洱茶滋味后,如果覺得滿意,就會成為普洱茶的消費者,這是普洱茶的消費市場;不喜歡喝茶的,甚至是不懂茶的,即使是它對茶一點興趣都沒有,但聽說普洱茶收藏可以升值,可以用來投資,也會加入到購買普洱茶的隊伍中來,這就是普洱茶的收藏市常又能喝,收藏了又能升值,于是乎,普洱茶市場迅速膨脹。因為收藏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升值,所以在短時間內,普洱茶的消費市場是并行不悖而且還有一定的交集,這就極大的拉動了普洱茶的需求。需求增大了,直接反應到產地就是擴大產量。這種增長是因為存在一個不可知的收藏市場而帶動起來的,產量可以增長,收藏卻不可以無限制的持續下去,,到了某個收藏起來的普洱茶放出的時刻,普洱茶市場必將迎來一個艱難的消費陣痛。
這種陣痛是普洱茶產品特性給消費者帶來的誤解造成的,也是普洱茶營銷特性造成的。普洱茶的銷售主要是通過各大批發市場走大流通,以渠道銷售為主,沒有一個穩定的終端市場,這種銷售模式對于普洱茶的好處是,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吸收很多產品,在短時間內擴大銷售量。但一個重要的弊端是,沒有一個穩定終端的渠道市場遲早會發生通路堵塞。作為一種健康綠色的傳統飲品,普洱茶有著很多的優點。所以,它需要廠商與消費者共同去呵護。在經歷了種種市場起落之后,以龍潤、龍園號等為主的為代表的普洱茶連鎖店正走入人們的視野,這也標志著普洱茶終端時代的來臨。也只有構建了一個穩定的終端市場體系,普洱茶產業才能健康持續的發展。
回歸理性的多贏普洱茶市場
可喜的是,構建這樣的終端市場是現在云南普洱茶各大廠家這兩年做的最細的工作:龍園號普洱茶的總經理李朝康先生告訴記者,龍園號普洱茶近兩年來已經在全國幾十個一級城市、二級市場開了76 個經銷商專營店,這些經銷商又開辟上百個銷售渠道的專營店,這樣擴張通道和宣傳品牌的例子在龍潤,中茶,七彩云南,大益每家普洱茶廠商都得到體現。二線普洱茶品牌的經銷商發展速度也開始加快,大家都在開始努力擺脫一個靠訂單生存的狀態,在渠道和招商方面布下重兵,把“銷售普洱茶、讓消費者喝普洱茶”這個戰略擺上桌面。這個環節抬上桌面成為每個公司的戰略重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難看出理性的市場是怎么形成的----茶商開始從消費市場而不是收藏市場去做自己的品牌,消費者從收藏的重點轉向理性的收藏、合理的消費的環節。未來,我們將看到一個理性的,多贏的普洱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