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波士頓環球報》11月6日文章,原題: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購買” 中國制造和美國購買的機制讓我們感覺很安逸:作為世界頭號消費國,其他國家會迫不及待地為你提供所需商品。但如果形勢逆轉,13億人口的中國開始大肆購物,成為制造商趨之若鶩的消費市場,那將會怎樣?
從洗衣機到瓶裝水,數億中國人和我們有著同樣需求,且越來越多將之轉化為購物行為。中國每年的消費已達4萬億美元,盡管只相當于美國的一半,但已超過日本并接近歐盟,在啤酒、香煙和汽車等諸多商品上,已是世界頭號消費國。
在其新書《中國引領世界》中,牛津大學教授葛凱記錄了中國人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的巨變。喜歡存錢的中國人似乎與沉溺借債的美國人背道而馳,但某些趨勢卻很相似:連鎖店正遍及全國、廣告日益左右消費風尚、曾屬超級富豪專享的高爾夫和滑雪運動開始吸引中產階層。作為顯赫地位象征的茅臺酒正給法國白蘭地讓路。葛凱認為:
在并不遙遠的將來,吸引人們赴華的將不是長城或故宮而是購物良機。全球最佳品牌將為中國市場打造,最先在中國面市并影響全球消費時尚和趨勢。
中國人似乎總認為外國貨更勝一籌。3年前呼吁抵制日貨的抗議者大都在使用各種日本電子產品。傳統打招呼用語“你吃了嗎”已變成“你花多少錢買的”,這足以說明中國人如今非常注重消費。
除了城市中產,中國還有大量農村人口,他們是消費階層嗎?“我問某農村小伙是否聽說過麥當勞和肯德基,他指向電視機。即便尚未吃過,它們已進入他的生活。在還不具備實際購買力之前,中國人已意識到需要快餐或有機食品。中國正出現新市場和新節日。1986年首次見到一名圣誕老人高舉中國國旗時我驚訝不已,如今這種現象已隨處可見。
西方人習慣于按自己的品味打造產品。如今,世界為我們量身定做的產品正發生改變,向中國人的嗜好傾斜。比如汽車后座椅變得更豪華舒適,因為很少有中國人樂意坐在副駕的危險位子,而在中國,坐在后面的通常是有權勢的領導。▲(